然而比起延妮儿,久娃还算个幸运者。延妮儿的生父是个老革命,胜利后在城里当干部。可惜没几年就病故了,延妮儿的妈就带着她回了陕北,改嫁给老家的一个农民。我想当时在陕北人心中,干部和农民之间还没有那么大的距离,延妮儿妈本来就是从村里出来的,再回到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去,也是很自然的事。我见到延妮儿的时候,她就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女子,看不出一丝城市生活的影子。她后来和其他女子一样,出嫁生孩子当了庄户人的婆姨,身世中的那一点点别样的色彩,并不能给她的命运带来别样的变化,她也从来没想过应该有什么样的变化。 当然还有更不济的。通往县城的石桥边,有一个提着小篮子卖杂货的老汉,好像是姓段。有一次聊天才知,他老人家年轻时也曾当过兵,而且是在中央警卫团。干了没几年,家里头要给他娶亲,他便回了家。也许是新婚燕尔,小伙子乐不思蜀,竟然自行脱队,当了逃兵。解放后,他的战友,很多都当上高级干部,他在家乡,依旧过着穷日子。这是自找,怨不得他人。只不过“文革”清理阶级队伍时,他便倒了楣。他说:“好悬呐,差一点儿就把我选成叛徒了!”我觉得好笑,只听说有选代表选模范的,哪里还有选叛徒的?他说:“可不是,队里开会,讨论我是不是叛徒,吵吵了半夜,也定不下来,最后队长说,干脆举手表决。结果,反对的比同意的多一票。险些就选上了。” 当年边区大生产,出了个鼎鼎大名的劳动模范,听说姓吴。吴一天开荒好几亩,又为主席代耕,成为军民学习的榜样,他的事迹都被编到了歌里,被人传唱,一时占尽风光。四七年胡宗南进攻延安,中央撤退时,怕他因名气太大,被敌人通缉,便把他编入部队,封了个军需部长的官儿,安排了警卫员,配了马,跟上队伍一起行动。战场风云莫测,一日军部突遭胡宗南袭击,首长急令转移,警卫员拉马护着吴撤退,不料,一颗炮弹飞来,在不远处爆炸,战马受惊,把吴掀翻在地,径自跑了。吴是农民出身,丢了匹大马还了得,便不顾警卫员劝阻,只身去追马,结果被敌人俘了去。 吴是名人,虽说入伍不久,好歹也是个高级干部。胡宗南如获至宝,将他当成重大的战利品送至南京,以显示其辉煌战果。国民党也利用他大造宣传攻势,蒋介石亲自接见,好言抚慰,上马金,下马宴,又带他参观国军装备,飞机大炮坦克一通展示,这吴的思想就起了变化。不久,南京的报纸登出了他的****声明。 这一根稻草并不能挽救蒋介石的命运,没过几年,江山易主,老蒋跑到了台湾。他可没想起带上吴,把他一个人撂在了南京。吴只得回到陕北老家,继续种地。好在共产党也没有为难他,让他善终,只不过对这段历史的表述中,再没提到过他。我也是从别人的口述中,才听到这个故事。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甚多,没了吴,还有郝树才、杨步浩,写历史并不缺乏典型。 在陕北,毛泽东的遗迹最多。人们把他住过的窑洞一一找到,哪怕转战陕北时只住过一晚,也挂上了红牌,成为路线教育的基地。“文革”时人们称呼毛泽东,必须加上“四个伟大”的头衔,否则就会被人认为不忠。可许多陕北老乡,还依然如故地称他作“老毛”。传说老毛在延安时,每到傍晚,总爱只带一个警卫员,在延河边上溜达,经常是作沉思状,但有时还操着湖南腔和当地百姓聊聊天,所以老乡们说,当时见老毛并不难。 老毛有辆吉普车,据说是美国人送的。延安修了飞机场,就在东关外边,除了起降飞机,还经常用作群众集会的场地,老毛讲完了话,要坐吉普回枣园,中央机关的那些大姐们,就纷纷把自己的孩子抱到车上,让老毛给捎回去,省得自己累赘。老毛也惹不起这帮大姐,就带着一车的孩子,在延安城里“招摇过市”。我想这场景,一定非常有趣,虽不见文字记载,可我不止一次听人说过,当不会有错。 老乡们把老毛的成功,赋予了很多神秘色彩,说他在佳县白云山上抽得了上上签,自有上天护佑,这才东渡黄河,取了北平,得了天下。这话在白云山一带传得很广,不排除当地人有借此提升知名度的企图,白云山至今香火不衰,持西北五省道观之首,谁说没借了老毛的光呢。不过老毛在白云山上看戏、歇息,倒是确有其事。你现在去白云山,在戏台子前的石柱边,还会有人指给你看,那是毛泽东站立看戏处。 老毛下了白云山,东渡黄河不复还。从此,这里的山山水水就再没有见过老毛的面。解放后,陕北的乡亲进京去看过老毛,带回与他的合影照片,却没有带回对老区的任何经济上的帮助。陕北百姓虽然在政治上翻了身,却依旧过着贫穷的日子。直到六十年代末北京知识青年到延安插队,才陆续向北京传回了真实的信息。周恩来听到了,曾沉痛地说:“延安的问题这么多,大人没反映,孩子们反映了。陕北人民哺育了我们,全国解放二十多年了,一些群众生活还这样困难,我心里非常难过。”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的范文同总理到延安访问,亲眼见到了陕北的贫穷状况,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其实周恩来在延安,还发生过一件事,更加深了他的印象。总理要上宝塔山看延安全景,可当时延河上并没有通向宝塔山的桥。汽车只好从河床上往过开,不料途中竟陷到了泥里。这也许是周恩来当了总理之后,在全国各地都不会遇到的尴尬事。多亏延安的乡亲们,一拥而上,生生用手将车抬了出来。我想周恩来一定非常感慨,一是陕北百姓依旧热情,二是陕北如此落后。从此,北京加大了对陕北的支持力度,延河上,也多了一座桥。 许多传说,已随着年轮的滚动,在有些人的心中,慢慢的淡去了。可对于陕北来说,却是人们精神世界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陕北也因了这些传说继续保持着独有的色彩。我们难以分清传说与历史真实之间的界限,但是有必要去分吗?有了传说的历史,才是丰富的历史。相对于有限的史籍,更多的活在老百姓心里的,恐怕还是这些传说。 (《博览群书》200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