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现实生活人物成为当代神话中新型的崇拜对象,崇拜活动的偶像化和利益倾向越来越明显。现实性的人物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成为社会公众的膜拜对象。政治领袖、知识权威、节目主持人、娱乐明星、体育名人等,他们不同程度地被大众当作当代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崇拜。尽管他们客观上是现实性人物,但是,他们的生活经历被涂抹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他们在现代传媒的精心包装和策划下,通过不同版本的传说和故事,演绎成为神话式的传奇人物,被提升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象征符号,一度成为教科书、影视、网络媒体中的大众偶像。现实生活人物上升为当代神话的偶像,这消解了神话的理想主义的完美性,而代之以现实的功利主义诉求,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现实性的基础和向度,但也导致了社会大众对于神话的彼岸性遗忘,导致了人们集体无意识地对于审美信仰和审美理想的放逐,使功利主义成为潮流,从而造成价值取向的世俗化和道德理想的走低。当代神话的偶像崇拜,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负面影响表现得尤其显著。青少年追星族显然是以自我丧失为代价,借助于崇拜明星而获得一个虚假的自我幻影,这个虚假幻影就是神话式的自我,他们借明星获得虚构的自我快乐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明星是神话性的自我,而自我只能依附于明星才能寻到存在的意义和生命的幸福感。更为悲哀的是,不少青少年偶像化的神话崇拜,关切的焦点之一,竟是被崇拜对象的商业利润,明星的高收入数字对他们而言是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话语,甚至金钱也成为一种神话意义的象征品,对青少年构成了一个富有图腾意义的符号。另外,对于被崇拜对象的外在符号的关切和迷恋,成为当代神话中青少年追星族的又一值得分析的焦点。明星的服饰、发型、相貌、饮食等外在形式成为他们瞩目的对象,这些平常的对象被青少年追星者赋予神话般的意义和审美价值,明星的普通物体被灵异化的过程,类似于宗教中教徒对于教主的崇拜现象,教徒由对教主的崇拜而演化到对教主有关物体的崇拜。显然,当代神话中的偶像崇拜散发着宗教崇拜的气味。这表明当代神话的一个有趣的事实:神话一方面是媒体制造的,同时也是大众在传播中自我增殖和自己强化的。总之,青少年这种偶像化的崇拜活动,构成了当代神话的常见景观,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当代神话中一个快乐而又悲哀的境遇。 第三,还值得关注的是,当代神话的娱乐性一面具有宣泄和快乐之功,另一面又逐渐抵消理想主义的诗性功能,娱乐成为神话的主题词和关键词。神话的道德功能和审美价值被单纯的游戏功能逐渐抵消,审美超越性让位于享乐内容,而理想主义和诗性精神等传统理念成为一声无奈的叹息,许多人包括一些知识分子都沉沦在感官享受的欲望叙事中。这就是当代神话的另一个消极景观。与此相关,当代神话中的情感世界呈现明显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矫情和虚假的“纯情叙事”,另一面对于情感的恒定性和专注性采取反讽的态度,唯有感性欲望才成为它的恒定主题,唯美和诗意在不断流动的时间过程中被放逐。因此,当代神话的话语方式主要是日常生活话语和公共性流行话语,它只热衷于制造大众化无个性的话语,在缺乏创造性个性化和诗意话语热情的同时,更丧失了这种创造能力。还有,集体无意识的情感平庸成为当代神话的本质特性之一。如果说古典神话呈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诗意结构状态,而当代神话则是集体无意识的非诗意结构状态,这是逻各斯运作的结果,是一种高度技术化的精心编码。因此,当代神话的结构是逻各斯结构和严密的技术性结构,在精致的结构中,隐藏着经济学功能和欲望心理学逻辑。它的意义是被确定和被规范的,作为人的个体性和集体无意识的崇高感不容易得到彰显。由于话语的约定俗成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因此在意义的理解上人们一般不存在误读和曲解的可能性。 注释: ①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第100页。 ②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5页。 ③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9页。 ④谢林:《艺术哲学》上册,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⑤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104页。 ⑥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16页。 ⑦约翰·维克雷编:《神话与文学》,潘国庆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13-14页。 ⑧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⑨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李培茱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⑩罗素:《宗教与科学》,徐奕春、林国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31页。 (11)冯俊等:《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573页。 (12)格朗德维埃(Grandville,1803-1847),法国漫画家,以政治漫画和文学作品插图闻名。 (13)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85-186页。 (14)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137页。 (15)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48页。 (16)克罗齐:《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211页。 (17)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第146页。 (18)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第185页。 (19)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第109页。 (20)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0页。 (21)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69页。 (22)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10页。 (23)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10页。 (24)威廉·维斯:《光和时间的神话——先锋电影视觉美学》,胡继华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4页。 (25)约翰·费克斯:《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26)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汪家堂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3页。 (27)戴维·利明、埃德温·贝尔德:《神话学》,第150页。 (本文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3期,第172~185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