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引用明万暦以后有关小唱的文献中,都提到了明万暦后北方临清(在山东)、汴城(河南开封)和真定、保定(在河北)的歌童冒充浙人充作“小唱”的情况。南方籍的官吏、行人很容易识破这种骗局,所以社会上也认同了有“南”、“北”小唱之分。那些“北”小唱,在宴席上模仿江浙方言唱传统的南曲,自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唱北方的时兴小曲,则得心应手。清初,作为传统歌唱曲艺的“小唱”消失了;由北小唱演变而来的“挡(堂)子班”,便唱时兴小曲了。人们对这些堂子班的歌童仍以“小唱”名之,这就是清代江苏某些地区仍把流行小曲称作“小唱”的原因。了解“小唱”历史的文人,自然认为它的名义不佳,所以,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些爱好“小唱”的扬州籍文人,便借昆曲清唱之名,将扬州的小唱改称作“广陵清曲”。五十年代后,作为一个曲种正式定名为“扬州清曲”。这种在特定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混同现象,研究者应当认真辨别,才不至于出现本文“前言”中所说的错误。 五、附论:追寻宋元“小唱”在民间的遗响 上文提到,以唱慢曲(慢词)为特点的宋元“小唱”,在明代文献中不见了。但是,宋元时期的小唱在民间有没有遗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山西发现的明代万暦二年(1574)抄本《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45](以下简称《礼节传簿》)所提供的资料,则令人考虑:宋元小唱在明代万暦年间,乃至近现代,仍有可能留有遗响。 这个抄本《礼节传簿》是山西上党地区民间迎神赛社活动祭礼献乐的节目单,山西潞城县崇道乡南舍村曹占标收藏。当地迎神赛社活动,由世袭的阴阳先生主持,参与演出的演员是世袭的农民。曹占标家世代为“阴阳先生”,他的二十二代祖曹振兴即充任“阴阳官”,此件是曹振兴的孙子曹国宰于明万暦二年(1574)正月十三日抄写。曹战标的祖辈世代相传,保留至今;当地参加过祭礼献乐演出活动的农民演员,也仍有人在世。 据这本《礼节传簿》和田野调查的资料,这种迎神赛社的“礼节”,是以二十八宿附会唐教坊俗乐二十八调,由二十八宿星官“值日”,安排二十八台祭礼和杂戏的演出,连续演出三天。现举“头场”“角木蛟值日”的祭礼供献节目: 角木蛟值日:潞城县南贾村维首某某同主礼生姓□□,为享祀神祗供馔献乐事:照得是日“头场”之期,系星宿值日。[46] 虎头女面披发,白袖朱履,右手执曲尺子,向东而立。置下筝。[正宫]第一品行三曲:《粉桩》、《夜叉》、《梁州》。好食素物,上居天秤宫,下临郑地。巳分(分辰)。并前后两衙,队戏陈列于后。计开: “前行”说《三元戏竹》。 第一盏,《长寿歌》曲子,补空《天净沙》《乐三台》; 第二盏,靠乐歌唱,补空《大清歌》; 第三盏,温习曲破,补空再撞再杀; 第四盏,《尉迟洗马》,补空《五虎下西川》; 第五盏,《天仙送子》,补空《敬德战八将》; 第六盏,《周氏拜月》,补空《尉迟赏军》; 第七盏,合唱,补空,收队。 正队《大会垓》,院本《土地堂》,杂剧《长坂坡》。 文中“角木蛟”是二十八宿之一。迎神赛社分三天进行,第一天称“头场”(第二、三天称“正赛”“末赛”)。“虎头女面披发”等文字是写值日的星宿“角木蛟”的装扮。28调按宫、商、角、羽四声分为四组,每组七调;“正宫”为七宫之一,《粉桩》、《夜叉》、《梁州》是属“正宫”的3只器乐曲。“前行”由宋杂剧中的参军色演化而来,手执“竹竿子”,在祭神仪式中说唱“赞词”,报幕并指挥舞队和演员上下场。 下面供馔(为神献歌舞并侑食)共七献。第一盏乐奏《长寿歌》曲子,如果曲子演奏完,供馔尚未结束,则以《天净沙》《乐三台》两曲“补空”。第二盏“靠乐歌唱”,是指合乐歌唱上述《长寿歌》曲子;如果时间富裕,则 “补空”合唱《大清歌》。第三盏表演“曲破”,即歌舞,如果供馔未结束,则“再撞再杀”,继续表演下去。第四盏至第六盏,表演杂戏为“供盏队戏”,即“哑对戏”。供盏之后演出正队戏。 许多研究者已经指出,这本《礼节传簿》所规定的演出形式,产生于宋代。将它同本文第一节所引宋代文献中记录的皇家节庆宴会演出的仪轨和内容比较,也可得出这个结论。《礼节传簿》中虽没有出现“小唱”之名,但值得注意的是: ㈠每场祭礼开始部分按宫调所“行”(演奏)的曲子,与宋代的“四十大曲”基本相同[47]。自然,三天的祭礼表演中,不可能演出大曲,只能演奏各大曲中的代表性词曲,如大曲《绿腰》中的《六幺令》[48]等。 ㈡每场祭礼供馔中“第一盏”器乐演奏的曲子有《长寿歌》(又作《长寿歌曲》)、《万寿歌》(又作《万寿歌曲》《万寿歌曲子》)、《寿南山》(又作《寿南山歌》《寿南山歌曲》)、《老人星歌》(又作《老人星歌曲》),补空的曲子有《金殿乐》、《万花乐》、《净沙乐》、《天净沙》、[49]《三台》、《乐三台》、《折花三台》、《折花乐》、《插花乐》等,从这些曲子中有的题名为“歌曲”、在“第二盏”时它们又可“靠乐歌唱”来看,它们可能源于宋元词曲。它们大部分已不见于今存的词牌,有的可找到相同或相近的词牌名,如,《三台》源于唐教坊曲(同时也是大曲名),宋词《三台》是慢曲(慢词)[50];与《长寿歌》相近的有词曲有《长寿乐》、《长寿仙促拍》;与《折花乐》相近的有《折花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