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文史百科
民间说史
历史典籍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清朝
汉朝
刘备
朱元璋
刘邦
乾隆
武则天
佚名
三国
诸葛亮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马达加斯加扎非曼尼里的圣木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教科文《信使》2006年5月刊 dex.php?Author=Fabri
参加讨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
© J.Ségur/ZED
扎非曼尼里人的木工生活
马达加斯加的扎非曼尼里人在木头上雕出花纹,他们在这种神圣的材料上印刻上自己的宇宙起源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将此项传统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Antoetra位于马达加斯加南部的塔纳拉森林腹地,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笼罩在云雾之中。这是个很普通的村庄,但当地人常常步行四个小时来赶每周一次的集市。集市上,成群的孩子带领着访客穿梭在店铺和作坊间中间。这里出售的红木雕椅子、凳子、蜜糖罐和其他木雕箱盒声名远达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和日本。
Antoetra是扎非曼尼里地区的门户,面积达700平方公里,由数百个村庄组成,最远的相隔徒步十天的路程。从事木雕制作的手工艺者从前遍布全岛,现在只有这个25000人的部落还在继续。在所有建筑物的表面甚至是最常用的木制器具上都能见到这种世代相传的复杂的手工艺传统。
从Antoetra 步行几个小时来到笼罩在薄雾中的Sakaivo,传统木屋散布于溪水两侧及稻田间。以前在整个中央高原地区都能见到的这种木屋,现在已被粘土、柴泥或砖块的建筑取代。Rakoto先生是这里很有名气的木匠,他带我参观了他的一件“作品”,并向我解释,扎非曼尼里的木屋需要三个月才能建成,全部用厚木板接榫而成,根本不用钉子或其他金属部件。而此时,旁边的细木工正在一位少年的帮助下仔细地刨板。
© J.Ségur/ZED
木工技巧
复杂的象征
门窗上是扎非曼尼里得以声名远播的几何图形,雕镂得异常精美。木头上的象征意义与居民的信仰有关。蜘蛛网的图案意味着家庭关系,蜂巢则代表部落生活。房屋建筑实际上还要遵循更讲究的规则。从房屋朝向到单个房间的陈设,通过四个方向即四个命运主神体现出马达加斯加全部的宇宙起源观。族系的创始人总是住在村庄最神圣的东北角。长子要低于父亲,而次子只能在西南角,这是最世俗的角落。房间内的布置也是如此:床在东北角,入口和粗俗的物品都放在西边。村民们使用的20种树木香精都有其独特的用途。
© J.Ségur/ZED
马达加斯加南部的塔纳拉森林腹地有上百个村庄
文化处于险境
这种文化今天也处于险境。1950年的饥荒爆发后,扎非曼尼里人开始卖手工艺品维持生计,但他们不知道如何象中间商一样牟利,也不知道如何对付假冒仿制。而且,随着森林过度砍伐,原材料开始短缺,他们转而烧火开荒,种植作物,更加剧了森林退化。年轻人开始去城镇或造船基地打工,农村人口流失正在消解扎非曼尼里的特性。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旨在保护部落自然环境、促进传统技术传承的行动方案。这是将扎非曼尼里人—渴望者的后裔—几个世纪积淀的知识留传下去的一个办法。
Fabrice de Lestang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长歌一路自豪放:普米族
下一篇:
传统纸扎──逐渐消失的生死符号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学术文摘
理论政策
经济生态
社会文化
语言文字
民族史学
世界民族
民族地区发展
新疆研究
西藏研究
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应用
访谈笔谈座谈
书评文萃
田野研究
随便看看
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
中国古代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花
刘胡兰的童年时代 抗日战争的暴风雨
《红楼梦》情节之:是什么原因导致晴
废帝溥仪在伪满洲国是如何担任执政和
清朝发型:为什么清朝男子要把前面头
东晋强悍的北府兵军队是谁组建的?北
明朝历史:朱元璋治世与朱允炆削藩
“中美商约”独占整个中国:中美友好
1932年12月颁布的《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学
史家论史
观点
史学评议
国外史学
治学心语
历史考据
历史名人
古今文献
学科简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词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史
党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中国近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中国现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民族学
学术文摘
理论政策
经济生态
社会文化
语言文字
民族史学
世界民族
民族地区发展
新疆研究
西藏研究
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应用
访谈笔谈座谈
书评文萃
田野研究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民间说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