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陈金文]试论梁祝悲剧的性质(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中国民俗学网 陈金文 参加讨论

    最后,本人还要表达对苏力教授的歉意。一般而言,苏力教授是学界名流,名声远播于海外,岂是属于庸驽愚钝之列的我辈所能及,而本人之所以敢于放胆与苏力教授一辩者,实是因本人是一个民间文学研究者,由于所从事的专业方面的原因,自以为在梁祝文化的研究方面还有一点发言权,故才斗胆敷衍出这样一篇文字,至于苏力教授的睿智与渊博,本人则是实在不敢有半点怀疑。故文中若有唐突之处,万望苏力教授的宽容与海涵,本人则不胜感激!
    [参考文献]
    [1]钱南扬.祝英台故事集[M] .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丛书,1930.
    [2]钱南扬.梁祝故事叙论[J].民俗学周刊,1930年2月,第93、94、95期合刊.
    [3]钱南扬.梁祝戏剧辑存[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1956.
    [4]刘魁立.梁祝传说漫议[J].民间文化论坛,2006,(1).
    [5]刘锡诚.梁祝的嬗变与文化传播[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1).
    [6]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J].比较法研究,2003,(2).
    [7]邱志强.法律与文学的语境观──读《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有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8]梁祝悲剧原因“包办说”遭质疑.文汇读书周报[N].2002.4.12.
    [9] 郑亦桥.梁山伯祝英台墓碑出土记略[J].文物,1957,(9).
    [①] 钱南扬:《祝英台故事集》,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丛书,1930年5月。
    [②] 钱南扬:《梁祝故事叙论》,中山大学《民俗学周刊》第93、94、95期合刊,1930年2月。
    [③] 钱南扬:《梁祝戏剧辑存》,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1956。
    [④] 刘魁立:《梁祝传说漫议》,《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
    [⑤] 刘锡诚:《梁祝的嬗变与文化传播》,《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⑥] 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从梁祝的悲剧说起》,《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2期。
    [⑦] 邱志强:《法律与文学的语境观──读<苏力制度变迁中的行动者>有感》,《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⑧] 《梁祝悲剧原因“包办说”遭质疑》,《文汇读书周报》2002.4.12。
    [⑨] 郑亦桥:《梁山伯祝英台墓碑出土记略》,《文物》1957年第9期。
    (此文发表于《鲁东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