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文考证了干宝身世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包括籍贯、家世、仕历、《搜神记》著作过程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考知干宝祖籍汝南新蔡,约汉末祖上避乱徙居吴郡海盐。永嘉五年为佐著作郎,建武元年耀著作郎,领修国史。在著作凡十年。咸和初补山阴令,迁始安太守。咸康元年王导请为司徒府右长史。二年三月卒官,葬海盐西南四十里金牛山南。《搜神记》创作始于建武元年,约在司徒府成书。 关键词: 干宝 仕历 搜神记 干宝《晋书》有传,事迹较略。对干宝事迹进行过研究的,很久前有葛兆光《干宝事迹材料稽录》(下简称葛文)[1],主要从《晋书》钩稽出一些材料,作了初步考辨。笔者十多年前著《唐前志怪小说史》对干宝生平事迹的介绍,主要依据《晋书》本传,并参考了葛文的稽考[2]。近年日本小南一郎教授著《干宝<搜神记)刃编纂》(下简称小南文)[3],其中第二章《干宝——时代己生涯》对干宝生平事迹作了详细研究,运用资料相当丰富,但论文更注重于对干宝社会背景和社会关系的推测和描述,对干宝经历中的若干紧要问题则疏于考证,或者考证有误,这样所描述的社会关系也就多为想当然之辞,而且一些重要资料也未掌握。笔者近年着手重新辑校《搜神记》,有关干宝的资料搜集了不少,对其事迹作了进一步研究。 干宝传记最早载于刘宋何法盛《晋中兴书》,书已亡,《干宝传》仅存片断。《晋书》卷八二《干宝传》,则当据萧齐减荣绪《晋书》所载[4],是现在最详细的传记。又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七也有关于干宝的传记资料。现将三书所载引录如下:
本文即以《晋书》本传为基本线索展开考证。 干宝籍贯家世考 干宝姓氏,古书或作于,如《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唐释道宣《道宣律师感通录》、《道藏》本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七《吴猛》、《续道藏》本明罗懋登《引搜神记首》都作于宝。小南文引录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的一条记载,说南宋杨万里谈及于宝,一吏以韵书纠正说应为干宝[5]。这些例子说明古书中以干宝为于宝是很普遍的。但干宝姓干凿无疑义,唐林宝《元和姓纂》卷四干姓载:“《左传》,宋大夫干犨之后。陈干徵师。汉蜀都尉干献。吴军师干吉。晋将军干瓒。”“新蔡”下云:“干犨之后。晋丹阳丞干营,生宝,著《晋纪》及《搜神记》。”[6]干犨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干犨御吕封人。”干徵师见《左传》昭公七年:“楚人执陈行人干徵师杀之。”干氏既出干犨,其不作于甚明。小南文中也引证过《元和姓纂》,但他试图把干宝和吴国将军于诠乃至方士于吉联系起来,猜测是同族,所以对干宝究竟姓干姓于仍存疑问[7]。明董穀《碧里杂存》卷下《干宝》云:“干宝者,即于宝也。本姓干,后人讹为于字。”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干宝里籍,诸书均谓新蔡,《元和姓纂》也将干宝系于“新蔡”之下,表明是新蔡人。新蔡县两汉属汝南郡,魏晋属汝阴郡,晋惠帝分汝阴郡置新蔡郡,治新蔡[8],今属河南。然干宝父祖均仕孙吴,则新蔡乃其祖籍。小南文也认为新蔡是原籍,但又猜测干宝实际可能生活在长江流域,下文又根据干宝和周访、翟汤、陶侃的关系,猜测离开新蔡老家的干氏一族可能也在寻阳一带安家,意思是说干宝和周、陶、翟一样实际都是寻阳人[9]。按此说甚非。考后世地志载海盐有干宝墓、干莹墓,海宁有干宝故宅。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三《嘉兴府·古迹》载: 干莹墓,干宝之父也。墓在海盐。 明李贤等修《大明一统志》卷三九《嘉兴府·陵墓》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