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宝经历考 干宝人仕前经历不详,仅有些零星记载。《搜神记》“江淮败屩”条载:
惠帝元康末至太安间(299-303)干宝在江淮,时已成人,故有使人散败屩之事。又《晋书》卷九五《艺术·韩友传》:
《晋书》本传云干宝“性好阴阳术数,留思京房、夏侯胜等传”,他向韩友问占卜之术,这是一个例证。韩友卒于永嘉末(313)[30],干宝和他的来往当在永嘉以前。 干宝起家佐著作郎,《晋书》本传云“以才器召为著作郎”[31],中华书局点校本校云:“周校:‘著作’上脱‘佐’字。按:下文王导疏可证。’[32]说是。晋制,著作郎隶秘书省,著作郎一人,谓之大著作郎,佐著作郎八人[33]。干宝起家佐著作郎的时间,可以从《晋书》卷六一《华轶传》所记一条材料来推断。传载:
据《晋书·孝怀帝纪》,永嘉五年(311)五月,尚书令荀樊为司空,琅邪王、安东将军司马睿(即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六月,前赵刘曜攻破京师洛阳,怀帝被掳至平阳,荀樊移檄州镇,以琅邪王为盟主。而据《晋书》卷五八《周访传》:“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寻以为扬烈将军,领兵一千二百,屯寻阳鄂陵,与甘卓、赵诱讨华轶。……访执轶,斩之,遂平江州。”周访参镇东军事是在司马睿为镇东将军之时,不久即以扬烈将军领兵屯寻阳,以防江州刺史华轶,途经姑孰和干宝见面,可见干宝永嘉五年已为佐著作郎(按:传文作著作郎误)[34]。 然检《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复载:
建兴元年(313)四月愍帝即位,五月,加镇东大将军、琅邪王为左丞相,三年二月进丞相、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35]。华谭为镇东军咨祭酒,在建兴元年五月前,司马睿进位左丞相后则转丞相军咨祭酒。他荐干宝等人后上笺求退,笺中称“自登清显,出人二载”,末称“谨奉还所假左丞相军咨祭酒版”,可见时在建兴元年五月后、三年二月前。这就产生了疑问,华谭之荐干宝,究竟是荐任何官呢?葛文以为是荐其为佐著作郎,但如前所述,永嘉五年干宝已任此职,然则此次之荐,断非为佐著作郎。除非是这种情况,就是永嘉五年干宝尚未人仕,传文所称是用他后来的官称。但这种可能性不大,以史书之正不会作此行文。再说姑孰乃晋筑之城,扼守长江渡口(故址在今安徽当涂),为驻军之地,干宝若非有公务在身,何以从海盐老家跑到姑孰去呢[36]?合理的解释是,干宝此时确已官居佐著作郎,来姑孰当有公干。周访南赴寻阳途经姑孰,一则与干宝有同郡之谊,二则与干宝同在官中,所以才与干宝会面,谈论对华轶的策略。这样看来,华谭之荐干宝,绝对和佐著作郎无涉,很可能是代己之职,即丞相府军咨祭酒,但后来王导建议置史官时干宝犹为佐著作郎(详下),可见华谭之荐未果。盖因华谭辞职未获批准,故而荐事亦作罢[3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