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满全]蒙汉史传文学叙述模式之比较(4)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满全博客 2009-09-12 09:54:1 满全 参加讨论

    (二) 导语或入话
    导语或入话即引入正文的诗词或小故事,与故事或正话相对而言。蒙古族史传文学的“导语”和汉族话本故事的“入话”是有相似之处。导语或入话是说书人或撰写者的开场白,几首文雅的诗词或有趣的故事以及宇宙形成的神话,直接或间接寓意、引导正话内容,当作一段序曲。由于印藏佛教典籍叙述程式的影响蒙古族17-19世纪的诸多史传文学作品几乎都有导语或开篇诗,其内容主要就歌颂诸神和帝王,或讲述宇宙形成的神话故事。这与汉族的话本入话有所不同,如《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回《李道人独步云门》有一段描写说书场上的情形:
    那瞽者听信众人,逐敲动渔鼓简板,先念出四句诗来道:
    暑往寒来春夏秋,
    夕阳桥下水东流,
    将军战马今何在,
    野草闲花满地愁。
    念了这四句诗,次第敷衍正传,乃是“庄子叹骷髅”一段话文,又是道家故事,正合了李清之意 。
    这里的入话程式比较简单。“暑往寒来春夏秋”四句诗既入话,下面直接进入正话故事。《快士传》第二卷《疏财汉好议订宗盟总兵官观诗礼文士》的入话是:
    诗曰:
    萝茑翻成棘与荆,无端萍水却多情。
    贫穷自合疏亲戚,恩遇何期在友生。
    却说大力庵中董闻所遇之人也姓董,单名一个济宁,表号遐施。本是仪封县人,近来移居开封府城内,少时曾中过武举,性极豪侠,生平最爱的是结客。
    《五美缘全传》第一回《钱月英酬神还愿冯子清误入桃园》的入话是:
    词曰:
    蜗角虚名,绳头微利,算来自应空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教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然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辜负皓月清风,苔茵展、银汉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话说这部小说,故事出在大明正德年间。自从武宗皇帝以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也不在话下。单讲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具有一世官,姓钱,名铣,表字自由,官拜两广都堂之职。夫人马氏所生一男一女,公子名林,字文山,小姐芳名月英。兄妹二人勤心苦读诗书,学富五车,外国人皆称为才子佳人。
    尹湛纳希所著的《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第一回至第二十九回均采用四句诗来做入话。如第一回《乘天运圣人降生,凭地灵英豪云集》的导语是:
    英雄刀速该降服特默沁,
    福人窝格仑幸生圣太祖;
    太祖铁木真为父报三罕仇,
    智士毛浩来慧眼识圣主。
    话说,勃特国国君也速该巴特尔在巴拉古浩热勃特国的旧地,选择水草丰美的地方,修筑了土城,建造了栅墙,安下了营寨。
    第十四回《英雄布古尔吉渡河火攻索隆古德部,智者毛浩来擒使定计出兵索隆古斯》的导语为:
    斩钉载铁的实话虽耐人寻味,
    可无知之辈却把它置于脑后。
    读书人视史书故事荒庭无稽,
    却不知人间万物的深奥含义。
    且说大祖点将拨兵亲征鲁特的旺楚克汗,军师毛浩来定夺出征和留守的将士以后,前军由毛浩来率颔,中军由太祖率颔,后军由布古吉率颔,三万人马分路出发。
    第二十九回《圣太祖议定赫利特乃蛮亲事,毛浩来智降旺固布布顿二部》的导语为:
    父母生成老有靠,
    太祖定法要记字。
    鳏寡自应受人怜
    圣主制礼后人效。
    且说辛酉年正月初一清晨,勃特国远近亲属聚集一堂,庆贺太祖夫妇二人四士寿辰。
    入话诗词概括正话故事内容,给正话故事营造氛围,使读者或听众事先了解故事内容,增加了吸引力。《青史演义补充本》每回都有四句诗作为入话。藏传佛教色彩较浓的17—19世纪诸多作品均有像章回小说或话本类此的导语部分。如《诸汗源流黄金史纲》开篇诗为:
    尊贵菩萨后裔,
    贤德帝王根基,
    起源印度土番,
    愿述事迹梗概。
    为着拯救世间,
    众生免于沉溺,
    禀承佛陀旨意,
    大三末多降生,
    以众敬王显场 。
    《蒙古源流》开篇诗为:
    南无嘛尼雅租·固卡阿雅帅,
    三皈依之尊上三宝,
    三世诸佛之三尊身,
    三第六金刚救世,
    顶礼三备三德喇嘛,
    三顶存在之尊奉者,
    自奠基外相世界时,
    生成所依存之生灵,
    降生接引生灵之诸菩萨,
    显现极乐世界之诸圣者 。
    众所周知,17-19世纪蒙古诸多文献均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从叙述策略到叙述模式发生与传统叙事文学不同的变化。檀丁在《诗镜论》中有“多章相连成大诗,这里要说其特点。祝愿、敬神的提要,构成大诗的开篇”的记载。17-19世纪蒙古历史文献的导语诗或导语故事表述的大概意思是作者对佛祖、诸神、祖先的无比崇敬之情或宇宙形成的故事。在活佛传记中也有类此的导语部分。如《扎雅班第达传》、《六世达赖喇嘛传》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