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陶立璠]中国的面具文化(5)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 陶立璠 参加讨论

    四、中国傩文化的研究现状
    中国傩文化的研究,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展开的。在此之前的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不仅傩文化受到冷落,就是最切近民众生活的民俗学,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批判。因此在整整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民俗学停滞不前,远远落在日本和韩国之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拨乱反正。民俗学又一次得到新生并空前的发展。傩文化的研究也不例外。首先是中国大陆的戏剧界,在20世纪80年代初,掀起一股不小的民间傩戏研究热,召开了各种类型的傩戏学学术讨论会。紧接着民俗学、民族学者加入其中,展开田野作业,考察民间傩戏的流传和特点。根据学者们对中国各民族傩戏传承现状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有人提出建立中国傩戏学的倡导,并于1988年成立了“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也有的学者认为,傩戏是中国古老巫术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作为中国傩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将傩戏置入文化研究的系统中,作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傩文化学。
    目前中国傩文化的研究,已造成一种多学科参与研究的局面,它已涉及到民俗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民间文艺学以及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在此期间,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傩戏面具展览;出版了傩戏和傩文化论文集、图片集。影响所及,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日本学者已多次、多人到中国贵州傩戏流传地区和民族中作实地考察。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还建立了傩文化信息交流中心,编辑出版研究通信。这种研究正显得方兴未艾。
    近几年来,中国傩文化的研究在学者们的努力下,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基本上查清了中国傩文化的流布地区和民族,形式和特点,并涌现出一批颇有才华的研究者。但在研究方法上,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
    1.对傩文化的本质,学术界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即傩文化是一种综合的民俗现象,还是单一的艺术(戏剧)形式?显然,目前的研究过多的考虑了傩文化的表现特点,着重对傩戏的研究。
    2.近几年来,中国学者对各地、各民族的傩文化进行了大量考察,发表的论文有数百篇。但在田野作业中,对涉及傩文化的众多民俗事象,研究者们尚缺乏宏观关照和精细的描述,这不能不影响到研究的深入。
    3.考察和研究队伍,缺乏专业训练。特别是有些研究者对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缺乏了解,这就直接影响了研究工作的深入。
    4.中国傩文化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规划。
    中国面具文化的考察与研究,近10年展开了新的一页,取得的成果是十分辉煌的。地域性、民族性研究著作陆续出版,标志着中国傩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如果再进一步加以协调和规划,关照宏观与微观研究,并与日本、韩国等国的面具文化作比较研究,中国面具的文化史价值便可得到进一步揭示。
    原载:台湾《哲学与文化》22卷第5期,1995.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