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施爱东]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13)

http://www.newdu.com 2017-11-07 作者提供 施爱东 参加讨论

    13.对于郭德纲现象的隐忧
    反观郭德纲的成功,其实存在巨大的隐忧。
    首先,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的火爆是以整个相声行业的冷清来衬托的。
    无论相声界内部有过多少明争暗斗,起码这些斗争没有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内。观众不知情,自然也就无法对相声艺人的个人品质行使价值判断,人们对于相声的判断可以更集中地着眼于相声艺术本身。但是,郭德纲通过“暴家丑”的方式猛烈地抨击相声界内的明争暗斗,给大众造成一种“相声界只有郭德纲一个好人”的错觉,把本该局限于纯艺术鉴赏的行为扩大为一种人格批判,明显地引导了大众的心理倾斜。
    郭德纲及其德云社了,可是,郭德纲的火爆部分地是通过诋毁、贬低同行而达致的,钢丝们对郭德纲的神化进一步反衬了整个相声界的“庸俗”与“劣质”,因此,整个相声行业可能由此遭遇更大的危机。提出相声回归剧场,郭德纲不是惟一的,也未必是最早的虽然德大张旗鼓地搞了个10周年大庆,郭德纲一直讳言什么时候正式有了“德云社”这个演出实。倒是天津的“众友”、“哈哈笑”等相声艺术团明确成立于1999年,而且此前早就提出了相声回归剧场主张是,寻遍众多媒体,郭德纲呼吁相声回归剧场时,从未提及这一主张的天津源头媒体也众口一词地把“功劳”归入郭德纲名下。也就是说,郭德纲并不是通过“水涨船高”的方式来凸显他的英雄本色,而是通过“水落石出”的方式浮出水面。
    当然,我们可以说,危机的明朗化可能会有助于相声界的觉醒,潜规则的打破有助于新规则的确立。但是别忘了,一枝独秀总会有凋零的时候,百花争艳才是春天的来临。如果这种危机是建立在对于全体相声艺人个人品质的价值否定上,如果大众缺少理性的判断,那么,这种危机就可能不是感冒,而是癌症了。
    其次,如果相声全面回归剧场,可能会使相声变成有闲阶层的奢侈品。
    解放前的相声大多是撂地演出,一群贫民围成一圈听艺人瞎侃,哄笑完了,有钱的给钱,没钱的走人,相声是名副其实大众的艺术。相声全面走进剧场走向舞台,主要是侯宝林相声大会以后的事,但侯宝林是通过团结所有相声艺人送戏下乡、送戏到基层的,这时的相声,还是大众的艺术。1980年代后的相声,虽然滋生了一批相声豪绅,但相声直接通过电台与电视,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仍然是大众的艺术。
    郭德纲呢?他不撂地,他诋毁同行,他也没有送戏下乡,他声称自己的节目不适合上电视。惟恐天下不乱的网友和记者甚至奉劝你,别人的相声都不能要了,只有郭德纲的相声才是真正的相声。那么,你到哪去看郭德纲的相声呢?郭德纲火爆这么长时间了,有几个人真正看过郭德纲的演出?郭德纲告诉你:到我的剧场来,买票!票贵不贵且不说,你来了也不一定能买上票。为了看一场郭德纲相声,你得前后张罗好一阵子。北京城堵车这么厉害,出行一趟殊为不便,若非有闲阶层,有几个人能有幸一睹其剧场风采?如果你是外地人,那你就等着吧。
    相声回归剧场,表面上看是降低了姿态,回复了“草根”,实质上只是投合了愤青和有闲阶层的“草根情怀”。剧场的封闭特征使相声由“大众艺术”变成了“小众艺术”,这于艺术的自足发展也许是一件好事,但不可否认的是,郭德纲让相声离大众更远了。
    我们前面分析过,以“性质世界”的标准来看,郭德纲的传统相声并不是“真”传统。而以“意义世界”的标准来看,郭德纲的传统相声也未必是“善”的传统。但愿郭德纲现象所引爆的危机能够触动相声界濒死的麻木。但愿相声界能以此作为反思的契机,无论是以传统的方式,还是以改革的方式,抑或以第三种方式,为大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令人喜闻乐见的相声节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