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题是文化的传承基因,文化通过基因重组来实现其自身的延续与发展。我们还是以实例来说明吧。土家族有个著名的族源神话——廪君神话。这个神话最早见于先秦时的《世本》,又在后世史籍和方志中不断复制。说是古代巴郡南郡蛮有五姓争王,廪君通过掷剑入石和造土船浮水而获胜,带领部落从夷水迁至盐阳,遇神女相恋。神女为挽留廪君,作法化为飞虫遮天蔽日,最后被廪君设计射杀。廪君带领族人定居夷城,成为土家族的祖先。这个神话产生之初,其功能当是通过民族起源的光荣历史,来证明祖先的神圣性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但是,在土家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后,这个神话的内容并未改变,其功能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湖北省长阳县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土家族先祖廪君的故乡。据有关考证,最早认定廪君神话发生在今长阳的,是晋代盛弘之的《荆州记》,并被后世典籍如《水经注》、《太平寰宇记》等援引。廪君神话在长阳民间文化传统中已难找到遗存。1987年,笔者与黄永林先生一起,曾就廪君神话的当代传承问题,去长阳调查了半个多月,结果发现当地既少有人能讲述廪君神话,也少有相关遗迹。从2000年8月9日至24日,笔者的研究生龚浩群又对与廪君神话关系最密切的四个乡镇进行了再次调查,仍未发现这个神话的民间原生形态。龚浩群在调查中还了解到,连县里有关文化部门多年“挖地三尺”,也没有发现多少比较有价值的口承作品和民间传统。这些情况表明,廪君神话在长阳民间口承传统中早已出现了断层。造成这种断层可能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其功能的丧失。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廪君神话的命运发生了变化。1982年,长阳县为了申报成立土家族自治县,开始组织当地文化部门挖掘廪君神话,以证实该县为土家族的发源地,申报获得了成功。80年代后期,随着经济建设热潮的兴起,为了开发旅游,从政府到民间,围绕廪君神话进行了一系列建设。他们根据当地文化部门的研究,指定位于县城西部60里的佷山为武落钟离山,修建了向王庙、夷城、白虎石、赤穴、黑穴、巴王洞等景点。同时,根据古籍记载和当地采风材料,出版了《廪君的传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武落钟离山和夷城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迅速扩大,这条线路成为湖北省的甲级旅游线。现在,廪君神话又以这些景点为中心开始向民间扩散,并出现了从青年人向老年人传讲的反哺传承现象。① 廪君神话的例子表明:文化母题作为一种传承基因,并不因产生它的文化母体解构而消亡。在不同时代,文化母题在保持其精神内核的同时,通过转换形式而得到新的生命。美国学者希尔斯指出:“作为时间链,传统是围绕被接受和相传的主题的一系列变体”。(E·希尔斯,1991:17)这里所说的“主题”,应该理解为“母题”。母题在新文化体系中不断重构,形成一系列变体,使所属群体继续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性,这就是传统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不断延续的策略。由此可见,文化母题在新文化体系中的重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文化自觉:母题重构的必然要求 中国正处在大规模社会变迁的进程之中,按社会学基本理论,根据人类参与和控制的程度,社会变迁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发的社会变迁,一种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在自发的社会变迁中,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以一种无意识的、比较盲目的方式参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则相反,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中国经过近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进入有计划的社会变迁阶段之中。 从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现代性转化的实践来看,也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回顾五四运动以来在这方面的探索,既有少数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不成功的教训。 在现代科学意义上有意识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关注、研究和利用,当自五四运动始。五四运动不仅展开了对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的严厉批判,也进行了许多大胆的文化创新。如以白话替代文言,倡导通俗文学等,就非常成功。但也有不太成功的地方,如借鉴民歌来写新诗的问题,陈泳超博士曾对此作过研究:“‘五四’前后开始,包括胡适、刘半农、周作人、俞平伯等在内的很多人都相信,民歌应该成为新诗的发展方向之一,刘半农、俞平伯并身体力行,胡适更是直到晚年都始终坚持这一主张。但事实的发展并不如人愿,新诗的民歌化虽然开始热闹过一阵,在很长时间里却并没有特别出色的成绩。”(陈泳超,2005:15)五四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十分勇猛,但“当时民俗文化学的从事者,并没有集体表示对创造新文化的意见”,只是“大体上表现出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重视民族传统中的中、下层文化,调查它,探索它,乃至表彰它”。(钟敬文,1999:147)换句话说,当时的文化精英们,虽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有了共同的认识,但在如何实现其现代转化方面却处于初始的自发阶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