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民间艺人之谋生地 毫不夸张地说,茶馆几乎是所有成都民间演出的发祥地。由于高雅茶馆租金较高,大多数民间艺人喜欢在小茶馆演唱,为下层民众服务。较有名者一般固定在某个茶馆,而名不见经传者只好带着乐器走街串巷,哪里茶馆有听众,便到哪里挣生活,称之为“跑滩”或“穿格子”。还有许多艺人甚至难以觅到一个茶馆,只好在桥头街角空地卖唱,称之为“唱水棚”,经常难以为生。那些在茶馆里的听众,除了买一碗茶,不用另买票听唱,而是根据个人对这些艺人的好恶,给这些“流浪的艺术家”一些小钱。相反,去戏园者则需多付几元,但仍被认为是最便宜的休闲。那些劳工阶层则只需付二三角钱,便可以在茶馆听唱和品茶,既解除了疲乏,亦得到了娱乐。【11】 人们在中低档茶馆欣赏各种曲艺表演,诸如相声、金钱板、评书、清音、杂耍、口技等等。例如,在晚清民国时期,高把戏在新龙巷的一个茶馆挂牌演出,他也应聘到那些举办红白喜事的人家表演,称“堂彩”。柳连柳又称为“打连响”,被认为是最下作的表演。表演者一般成双成对,用一上穿有若干铜钱的竹杆,一边敲打身体,一边有节奏地又跳又唱,批评者称他们语言粗俗下流。由于他们的表演需要较大的场地,所以经常选择茶馆前面的空地。“打道琴”是另一种常见的娱乐,一般是游方道士的把戏,用一皮鼓(又称“鱼鼓”),穿行于各个茶馆之间,挣一点赏钱。【12】 评书应该是茶馆中最吸引顾客的表演。民国时期有评书的茶馆称“书场”,不过它们也为其他曲艺或杂技提供场地。茶馆和民间艺人相互依赖,“但那是因有茶馆而生的,并不是因演杂技而产生茶馆”【13】。表演形式、艺人、节目等都是围绕怎样能吸引更多顾客,为此,茶馆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口岸、邻里、附近居民成分等。一个讲评书者在这个茶馆红火并不意味着在另一茶馆也会成功,在东门受欢迎。但可能在西门受冷落。而在热闹的地区,像商业场、春熙路、东大街的茶馆并不需要评书拉生意,因此这些茶馆中无此类表演。也有人指出,那些大茶馆不愿意表演评书是由于评书吸引了众多小孩,他们只是围在门口观看但并不买茶。【14】 茶馆里讲评书并不卖票,收钱办法各有不同。有的茶馆的茶钱包括了付给讲评书者的佣金,有的则是讲评书者直接向听众收钱,一般每晚两次。不过讲评书者总是在故事的骨节眼儿上戛然停止,急于听下文的观众这时更乐意解囊。【15】每天晚上,人们聚集在明亮拥挤的茶馆中,花钱不多,便可享受品茶和一晚上的娱乐。这里与黑暗、冷清的街头形成了鲜明对照。海粟回忆当他还是小孩时常去茶馆听评书。每天下午和晚上,平时很清静的小茶馆便变得热闹起来,前面摆着一张木桌,一高脚椅子。等屋子里的人渐满,讲评书者清一下喉咙,把醒木在桌上连敲三下,堂倌便大声宣布:“开书哕,各位雅静!”屋里顿时鸦雀无声,大家竖起耳朵只等故事开场。【16】 由于成都较高级的茶馆并不欢迎讲评书,因此那些有钱人和上层精英知识分子只好到普通茶馆听书。例如张锡九在棉花街的一个茶馆讲评书,每天顾客盈门,但第一排总是给当地名流“五老七贤”保留着。每次待这些老者入座后,张才开讲。1916年,时任四川省长的军阀戴戡曾实施宵禁,“五老七贤”在去茶馆的路上被警察堵住无法通过,因之发动了一场取消宵禁的抗争。【17】 成都人也喜爱听扬琴(也叫“洋琴”)。这一方面是由于扬琴音调优美,曲词高雅,清末民初时已成为许多文人和士绅的最爱;此外,也是由于民初慈惠堂的推动。慈惠堂先后招收上百盲孩进行训练,并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堂派”。【18】在茶馆唱扬琴称“摆馆”,到人家里演称“堂唱”。他们经常在新世界茶园、圣清茶园、协记茶楼、芙蓉茶楼等处表演。一般是四至六个演员敲琴和打鼓演唱,以胡琴和三弦伴奏。泗春茶社、安澜茶馆是主要的演出场所,虽然各有100到150个座位,但演出时不得不增加上百个凳子以满足需要。【19】每天下午3点至5点,安澜茶馆2楼演唱扬琴。开演之时,五六个盲人排成一队,每人的左手拿二胡,右手搭在前行者的肩膀上,鱼贯而出。一人坐舞台前面弹扬琴,其余坐后面。堂倌忙着给顾客掺茶,装满滚烫开水的铜壶由滑轮从底楼运到楼上。一个顾客在半个世纪后回忆:“至今,我一想起‘安澜’茶馆的扬琴声,就有一种旧梦依稀的感觉,恍然走进了童年的梦境。”【20】 “改良”的历史故事在当时很流行。例如安澜茶馆的扬琴表演,在入口处立有一个牌子,上书演出的节目,多是讴歌忠臣、孝子、烈女等。如《三祭江》是讲三国时蜀主刘备白帝城托孤驾崩,夫人殉情的故事。《清风亭》是讲一对老夫妇收养了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孤儿长大成人后找到生母的故事。当竹琴大师贾树三在锦春茶楼表演时,观众蜂拥而至,许多名流也在其中。一些文人还写对联助兴,如有对联称:“到此疑闻击筑歌,极目燕云,会有英雄出屠市;凭君多陈流涕事,关怀蜀汉,莫叫丝管人江风。”赞扬贾树三的表演激发了民众对日寇占领东北的愤恨。贾树三的演出和所扮演的角色为民众喜闻乐见,观众为其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慷慨激昂的鼓动语言、忧国忧民的真实情感所打动。【21】 许多艺人从街头巷尾卖唱起家,稍有名气之后,便转到了茶馆的舞台。例如竹琴大师贾树三出身贫困,3岁失明,从14到20岁在街头、下等茶馆演唱,逐渐赢得了名声。1930年锦春茶楼开张后,贾树三以此为固定演出场所达10年之久。每当开演之时,茶楼附近街道总是车水马龙,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看表演。【22】当时许多有名的艺人都有固定茶馆演出,观众们知道去哪里寻找他们的最爱。如到新世界听李德才的扬琴,到新南门听李月秋的清音。也有一些艺人则在同一天转战不同的茶馆。如一个茶馆开在新南门大桥河旁的竹棚里,在夏天顾客喜欢那里的凉风,一些名艺人如贾树三(竹琴)、李德才(扬琴)、曾炳昆(口技)、李月秋(清音)、戴质斋和曹保义(相声)就在这里轮番演出。曾炳昆上午在新南门的茶馆演出,下午到北门外的圣清茶园演出。他藏在一个布帘后,模仿各种鸟兽、人物的声音,讲诙谐的故事。他也曾在归去来茶楼的知音书场演出。在锦春茶楼,贾瞎子、周麻子、司胖子号称“锦春楼三绝”。【2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