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为当前的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已经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庄严表述中——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成为向世界发出的诚挚吁请。冲破地域或区域障碍,沟通世界、促进人类和平,一带一路倡议当能发挥积极作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能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维护人类永久和平提供什么对话资源,则是我们今天应当思考的重要话题。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文化事件,是中国文明型崛起的标志。[21] 在今天看来,这种有关“崛起”的言说已经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平等对话精神构成了并不那么和谐的“强势”之声。不过,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一些学者已经从尊重文化差异和促进文化间对话的视角关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问题及其发展走向[22]。不论怎样,营造文化间对话的和谐氛围,让文化遗产成为交流、合作和相互理解的话语资源,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讲好“人类故事”,才能在地方、国家、双边或多边、区域或次区域层面改进文化间对话及和平文化建设的环境、能力和方式。写到这里,遥想跨越了数千年的古今丝绸之路,跟随先哲们的脚步,我们迎来的无疑是一次次意义深远的“旅行”。 注 释 ① 限于篇幅,这里仅列举教科文组织在文化遗产领域制定的国际标准文书,但仍然需要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通过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及其框架下的“生物圈保护地”,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农业文化遗产”等项目。 ② 俄罗斯、马尔代夫、南非、新加坡、新西兰及以色列等6 个国家尚未加入《非遗公约》;然而,俄罗斯有2 个项目在《公约》生效之前被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和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于2008 年自动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