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考证分析了清宫藏御用马鞍及马装具的种类、来源及特点。探讨清帝御用马鞍的制作与贮存,亦在教育和启示后世皇帝不要忘本,牢记先帝曾以“国语骑射”之“家法”得天下;分析清朝政治联姻以赠予马鞍为聘媒的礼仪。通过马装具分析清代满族的民族特色,分析六世班禅进贡马鞍的历史意义,探讨清代有一套严格的马装具使用制度和等级规格,寻求其蕴涵的深刻历史意义和摸清其时代脉搏,考证分析马装具在清王朝所具有的特殊历史作用及其价值。 【关键词】清代宫廷 马装具 马鞍 六世班禅 故宫博物院珍藏清代马装具近300件,有御用马鞍、民族马鞍、外国马鞍等。所谓“马装具”,包括马鞍、马蹬、鞦辔、马鞭、马韂(垫)以及附于马匹身上的饰件等。满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以游牧生活为主,在长期的放牧和捕猎生活中,人人练就一身骑马射箭的本领。由于他们日常生活离不开骑马,被后人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并凭借骑射武功建立了清王朝。所以,清帝对他们建立王朝、巩固政权所使用过的马装具十分珍惜,在宫廷生活中乃至行围、庆典、征战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清宫存贮的清太宗、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等皇帝御用马鞍,通过观赏这些马装具及装饰配件,我们能够体会到清王朝夺取天下的不易,也能看到王朝的更迭、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笔者力求通过对清宫马装具种类、来源的考证分析,探讨马装具在清朝所具有的历史作用及其价值。 一 清宫廷藏马装具种类特点 马鞍,是放在马背上供人坐骑或驮运货物的器具。清宫藏有坐鞍、炮鞍、驮鞍、喜鞍等数种马鞍。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宫马鞍,即有清帝御用和皇家官用两种。清代皇家使用马鞍非常讲究,装饰奢华。每只马鞍鞍桥由木板制成,其形似桥,制作马鞍桥的材料一般用瘿木居多。“瘿木,出辽东山西,有桦树瘿,花细可爱,少有大者。柏木瘿,花大而粗。凡瘿盖树之生瘤者也。北有瘿子木,多是杨柳木,有纹而坚硬,好作马鞍鞒子”[1]。坐骑马鞍,是骑马人在骑马时所使用的马鞍。它是由鞍桥、鞍韂、马镫、鞦辔、提胸等组成,其质地和装饰可分为金马鞍、银马鞍、铜马鞍、漆马鞍等。 (一)清宫御用马鞍 坐鞍是清宫廷马鞍中为数最多、最为富丽华贵的一种,用材考究,佩饰精美,工艺精琢,多以精良著称。 1. 故宫博物院珍藏有清太宗皇太极所使用的马鞍,为皇太极征战疆场的坐鞍,迄今已保存了360余年,足见其珍贵。如皇太极坐骑的银镀金镂龙马鞍,长62、高33厘米,清宫旧藏。马鞍木胎,前后鞍桥以银叶片镶边,面以银镀金镂云、水、龙、鱼、禽、走兽为图案,鞍坐面饰黑牛皮,以铜箍相连接。马蹬为银,蹬面饰方胜图案,顶部镂龙以黄带连接。鞍垫面为兰、黄绒,内敷棉。附鞦辔提胸。附皮签满汉文:“太宗文皇帝御用……鞦辔鞍一副原在盛京尊藏。”从马鞍附皮签可知,这件马鞍原珍藏在盛京(即今辽宁省沈阳故宫博物院内),民国时期调拨故宫博物院。观赏此物可体会清太宗戎马倥偬半个世纪,开创大清一代基业的历程。 2. 顺治帝坐骑的马鞍有金錾龙嵌珠石马鞍,长67、高32厘米,清宫旧藏。马鞍木胎,前后鞍桥通体饰金叶,錾龙、云、花叶、海水江崖,镶嵌珍珠、绿松石、珊瑚等宝石,鞍坐面饰黄缎地形态各异的彩色行龙和火珠、如意云纹等,铺设鞍桥以金箍固定。马蹬为铁鋄银,蹬面饰方胜图案,顶部两签镂龙镀金以黄带连接。鞍垫面为黄缎,上绣金龙、蝙蝠、如意云纹和海水江崖,内敷棉。附鞦辔提胸,上镶金花叶饰件,嵌珊瑚、青金石、绿松石。附皮签满汉文:“世祖章皇帝御用嵌松石珊瑚丝线鞦辔鞍一副康熙□年恭贮”;附木牌汉文:“世祖鞍贰”。 牛角边嵌镙钿马鞍,长63、高30厘米,清宫旧藏。马鞍木胎,前鞍桥边饰牛角,面用各色镙钿组成二龙戏珠、海水江崖等图案,鞍坐面饰黑牛皮,以银箍相连接。马蹬为铁鋄银,蹬面饰杂宝图案,顶部镂龙以黄带连接。鞍垫面为毡,内敷棉。附鞦辔提胸,上镶铁鋄金花卉饰件,嵌珊瑚、青金石、绿松石。附皮签满汉文:“世祖章皇帝御用嵌镙钿松石……康熙十年恭贮”;附木牌汉文:“世祖鞍陆”。 铁鋄金嵌珍珠珊瑚马鞍,长65.5、高27厘米,清宫旧藏。马鞍前高后低,木胎,外包银、铁。鞍桥边缘为铁鋄金卷草纹,面为以珍珠、珊瑚珠镶嵌而成的龟背纹,前鞍桥正中有金质镂雕火焰球1个,上嵌东珠3颗。马蹬、鞦辔齐全。附有木牌,墨书:“世祖鞍三” 铜镀金嵌珠石珊瑚马鞍,长66、高28厘米,清宫旧藏。鞍桥木胎,外包黄金,錾刻云龙纹。前鞍桥錾刻3龙,中间正龙衔东珠1颗,边缘嵌绿松石6块、珊瑚珠5颗;后鞍桥饰4龙,边缘嵌绿松石6块、珊瑚珠5颗、东珠1颗。提胸2,西蕃莲镀金花托嵌青金石8块、绿松石8块、珊瑚12颗。马镫铁质,底部镌方胜图案。鞦辔齐全,铁鋄金饰件嵌珊瑚珠。鞍侧附有黄纸签:“甘字二号世祖章皇帝嵌松石珊琥丝线营建一副,镶嵌不全”。应说明的是,铜镀金嵌珠石珊瑚马鞍所附黄纸签中的“珊琥”的“琥”应该为“瑚”字。这副顺治帝坐骑的马鞍,是目前故宫博物院保存最好、最完整无缺的一件精品,无论是工艺水平还是镶嵌技艺都极为精湛,品质上乘,被专家评定为院藏文物的一级品。 3. 康熙帝坐骑的马鞍有铜镀金镂缠枝莲马鞍,长63厘米、高36厘米,清宫旧藏。马鞍木胎,前后鞍桥面饰铜镀金镂缠枝莲纹,鞍坐铺毡。马蹬为铁鋄银,顶部镂龙以带连接。鞍附鞦辔提胸,上镶铜镀金饰件,嵌珊瑚、青金石等。附皮签满汉文:“圣祖仁皇帝御用鋄金丝线鞦辔鞍一副康熙二十一年恭贮”。 掐丝珐琅马鞍,长63、高33厘米,清宫旧藏。马鞍木胎,前鞍桥面饰掐丝珐琅万字纹,镶嵌五岳真形图及掐丝龙首、花卉图案。后鞍桥面饰掐丝珐琅,饰云、龙、火珠、方胜和花卉等五彩。鞍坐上铺设蓝绒鞍垫。马蹬为铁鋄金,顶部两侧铁鋄金镂龙以黄带连接。附鞦辔提胸,上镶珐琅饰件,嵌白玉珠等。 4. 雍正帝坐骑的马鞍有银錾花嵌松石珊瑚马鞍,长58、高28厘米,清宫旧藏。马鞍木胎,前后鞍桥通体饰银叶,錾龙、云、火珠,镶嵌青金石、珊瑚等,鞍坐上铺设鞍垫。马蹬为铁鋄金,蹬面镂杂宝图案,镶嵌青金石、绿松石、珊瑚等,顶部两侧铁鋄金镂龙以黄带连接。附鞦辔提胸,上镶银花叶饰件,嵌珊瑚、青金石、绿松石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