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专家论文 >

八百里秦川本为黄河古道——曹发展关于沙河桥遗址问题答记者问

http://www.newdu.com 2017-11-08 汉阳陵博物馆网站 佚名 参加讨论

    最近《咸阳日报》社以《发掘20年•沙河古桥遗址仍然迷雾重重》为题组织系列报道,就“沙河古桥”遗址的属性问题,组织了一次专题采访活动。现把我对此问题的主要观点整理出来,贴在网上共公布,以便讨论。
    一、沙河桥是怎样发现的?对此学术界有那些反映?
    答:沙河桥的线索首先是原秦都区文官会主任张德臣先生发现的。
    1986年元月,因群众挖沙子发现了沙河古桥木桩。桥桩体量很大,数量很多。所以,张德臣主任的第一个判断就是“西渭桥”遗址。
    此后,省考古队进入发掘。到1989年10月,桥桩全部露出,并在西安召开了考古发掘及木桩保护方案论证会,各种媒体均以发现了“西渭桥”遗址做了广泛的报道。在那次会上,唯独我持反对意见,不承认“沙河桥”为“西渭桥”遗址的定性。
    再后,有人发表了《西渭桥考》,确认“沙河桥”为“西渭桥”。对此,我在《西北大学成立考古专业四十周年纪念文集》上发表了《沣桥渭桥辩》一文,把“沙河桥”争议的相关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辩说。随后时瑞宝等先生陆续发表文章,否认“沙河桥”为“西渭桥”。
    二、关于“沙河古桥”到底是“渭桥”还是“沣桥”?
    《西渭桥考》把“沙河桥”判定为“西渭桥”遗址的主要依据是所谓的“渭河沙层”。认为遗址上层5米厚的粗沙层是沣河沙层,其下含泥的细沙层是汉唐时期的渭河沙层。并解释说这是汉唐时期的渭河北移后,沣河沿用了渭河故道形成的,因此把“沙河古桥”判定为汉唐时期的“西渭桥”。我认为“沙河古桥”不是架在渭河上的桥梁,更不是“西渭桥”,而是架在战国至汉唐时期沣河上的沣河古桥。这种争议的核心问题有三个:
    1、今沙河下层“含泥的细沙层”到底是不是渭河沙层?
    2、今沙河到底是不是“汉唐时期的渭河”故道?
    3、今沙河到底属于“渭河”还是“沣河”?
    现回答第一个问题:
    我的基本观点是:关中道本为黄河古道。黄河古道的沙层在关中道分布很广,所谓的“渭河沙层”实为古黄河沙层。理由如下:
    1、1989至1992年,我对这种所谓的“渭河沙层”分布情况进行了大面积调查,发现这种沙层分布很广,在今渭河南北两岸数千米范围内均有这种沙层分布。如果说渭河南岸有这种沙层是渭河北移留下的,那么在今渭河北岸数千米广泛分布的这种沙层又作何解释?难道还要说渭河曾南移过数千米不成?
    2、要说清沙层问题,还得从黄河古道的变迁说起。过去在考古学界,很少有人关注黄河古道的变迁问题。其实,古黄河的变迁,动作很大,并非只是后来的下游泛滥或一般左右摆动而已。大约在510万年以前,远古黄河的平面形象,并不是现今这个曲折坎坷的“几”字形,而是自西向东,经兰州、天水、宝鸡、咸阳、西安、渭南至潼关,基本呈一直线,直流入海,顺畅自然。当今整个关中道就是其宽阔河床所形成的遗迹。进入新生代以来,陕甘宁地区不断发生间歇性波浪状的不均衡隆起。甘肃鸟鼠山的崛起,把榆中至鸟鼠山与秦岭连成了一条近南北状的隆起,构成了一条西秦岭,阻塞了黄河东流的古道,使其不得不从现今兰州的刘家峡一带北折而上。环绕陕甘宁黄土高原拱起边缘薄弱地带顺势流淌,西北两面又受贺兰山脉和蒙古高原所阻,行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又急折东行,经晋北地区沿桑干河入海。现今内蒙古集宁市(凉城县、丰镇市)一带尚可看到黄河当时东注入海的古道遗迹。之后,大约又经过了300万年,由于内蒙古集宁市一带地壳的再度升起,再次阻塞了黄河的东去之道,迫使黄河不得不再次改道,在内蒙古托克托之东急折南下,穿过晋陆峡谷,冲出韩城禹门(龙门),会至潼关,复归故道。这就是“几”字形黄河形成的大体经过。黄河改道之后,在鸟鼠山东西两侧,沿黄河古道形成了两条黄河的新支流,这就是:鸟鼠山西坡之水沿黄河古道逆流西注于黄河,现今人们称之为“洮河”。而鸟鼠山东坡之水沿黄河古道顺流至潼关东注黄河,现今人们称其为“渭河”。渭河由于流程减短,常规流量自然也小。与宽阔的黄河古道相比,渭河仅可算得上一个小小溪流而已。这就是渭河与黄河所遗留的宽阔河床极不匹配的重要原因。旧有的黄河古道被人们称为八百里秦川,成为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以后的米粮川。孔繁宗《渭河本是古黄河》一文的发表,彻底诠释了这一难题,所谓的“渭河沙层”实为“古黄河沙层”。
    3、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两千年左右沙河古桥的属性问题(1号桥2140年加减70年,2号桥1900年左右),因此,我们只需要找到并确定了2500年以后,1000年以前的渭河、沣河就足够了。至于其它时段的渭河、沣河在哪里?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无关。当今沙河桥遗址中“沣河粗沙层”下压的“含泥细沙层”,既然已判定为510万年以前古黄河所遗留的沙层,当与判定沙河古桥的属性无关。
    三、在特殊性中寻找秦汉唐时期的渭河。《矛盾论》认为,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我们承认,在关中地区,渭河北移具有普遍现象,在一些区段北移多达14公里以上。但在渭河的有些区段,也有至少两三千多年河床不移的事实,这就是问题的特殊性。我们不能用普遍性取代并否定特殊性的存在。两寺渡至铁咀一带的渭河就是几千年来河床不移的区段。至少有三个证据:
    1、遗址为证。今渭河在马家寨至铁咀一带西来急折北上又东去,河床基本呈南北状。在河东岸有马家寨一号遗址(战国)、马家寨二号遗址(秦汉)、曹家寨汉墓作证,说明河床未向东摆动。在河西岸有两寺渡一号遗址(新石器时代)、两寺渡二号遗址(秦汉)为证,说明河床未向西摆动。数千年来,如果河床向东摆动,东岸的遗址就不可能存在;如果向西摆动,西岸的遗址亦当已无存。
    2、地名为证。这一带的地名有铁咀、文王咀、钓鱼台、十里峡等,说明这一带河床峡窄,土质坚硬,河水冲刷不动。经实地调查,这一带的土质为黑红色胶泥土,有些地段还有大量姜石(钙结核)层,地质学称这一带土质为Q2粘土,俗称“胶泥土”,与水粘而不化,河水侧蚀不动。这就是这一带河床狭窄、稳定无左右摆动的主要原因。
    3、文献为证。《五代都雍总说》:“渭水又东受沣水,又东北行,则便门桥横亘其上,此时渭方自西南来。”与今渭河西来北折又东去的流向相吻合。
    以上三条证明,数千年来,渭河在两寺度至铁咀一带,河床就没有变迁的可能。也就是说,这一带渭河河床的现状,与秦汉唐时期的渭河河床相一致,所差只是常规水量有别而已。也就是说,汉唐“西渭桥”只能在这一带的河床中寻找,在此以外发现的其它古桥迹与汉唐“西渭桥”无关。
    四、沙河河床不是渭河古道。沣河出山后至少有过三次变迁。沣河变迁的历明,今沙河河床不是渭河古道,而是战国至秦汉唐时期的沣河故道。
    1、《诗经》“沣水东注,维禹之迹。”这是周人当时所看到的沣河流向,今长安境内尚存“沣水东注”的沣河古道遗址,黄盛章、胡谦盈等先生有考不赘。
    2、《水经注》“沣水出沣溪,西北流分为二水。一水北流为枝津,一水西北流。……又北至石墩注于渭。”这就是北魏郦道元所看到的沣水流向。沣水西北流的故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沙河”。从沙河桥一带出土的文物情况来看,沣水的这种流向至少经历了战国及秦汉唐数代。换句话说,今天的“沙河”就是战国及秦汉唐时期的沣河。
    3、沣河在什么时候改道成为今天的流向?《宋著长安志》在“咸阳县”条记载:沣水“自长安县界来,流至宋村合于渭水”。“宋村”是长安县最西北的一个村庄,在东江渡村西南,泥河西岸。这条记载说明在宋敏求写《长安志》时,沣水还是经资村、西屯、东江渡一带向西北流入渭。在宋代以后,沣水才改道“北流”,成为现今的沣河。清《咸阳县志》有明确记载:“沣水在县东六里入渭。”
    五、“沙河桥”不是“西渭桥”。沙河既然是战国至秦汉唐时期的沣河,架在其上的桥梁当然属于沣河桥,而与“西渭桥”无关。
    1、沙河桥的方向与文献记载“西渭桥”的桥梁方向不符。《史记•匈奴列传》引《三辅黄图》注曰:“细柳仓在便门桥西端”。“便门桥”就是“西渭桥”,文献说“细柳仓”在桥西端,说明渭河为南北向,“西渭桥”为东西向。而沙河古桥为南北向,一号桥为北偏西5度,二号桥为北偏东3度,均为南北方向,与文献记载的桥梁方向不符。
    2、文王咀一带渭河中发现的古桥迹,与文献记载的西渭桥方向相符。桥柱粗1米左右,6根一排,柱周围用石头垒砌。位置在今西宝高速大桥北侧,桥西头,也就是河西岸正好有细柳仓(百万石仓)遗址,与文献记载的西渭桥方向、位置以及与细柳仓遗址的关系完全相符。渭河内这一古桥迹和桥西头细柳仓遗址的发现,再一次证明了沙河古桥与汉唐“西渭桥”无关。
    六、“沙河桥”就是“沣河桥”。
    综上所述,“沙河桥”不是“西渭桥”,而是沣河桥。那么,沣河上架桥的用途是什么?
    1、沣河地处秦汉上林苑腹地,自东向西注入渭水,把上林苑南北隔开,秦汉时在沣河上架桥沟通南北交通非常必要。经考古调查发现,今沙河桥南,户县大王镇之北有秦的钟宫遗址。《三辅黄图》曰:“秦始皇收天下兵器,销为钟豦,此或其处也。”此后省文保中心秦建明等在这一带发现了秦冶铜遗址。再南有五柞宫遗址,位于周至县尚村镇北。长杨宫遗址,位于周至县终南镇东南。《汉书•地理志》注曰:(周至县)“有长杨宫,有射熊馆,秦昭王起。”《三辅黄图》曰:“长杨宫在今周至县东三十里,本秦旧宫,至汉修饰之以备幸。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射熊观,秦汉游猎之所。”当时秦汉皇帝无论从秦都咸阳还是从汉都长安去上林苑西南区游猎,都必须过沣河。因此在沣河上架桥,首先是为秦汉帝王游猎上林苑而设。
    2、汉交道亭遗址的发现,为解决沙河桥的具体用途提供了重要依据。1992年我们配合西宝高速公路建设时,在钓台镇安谷村发现了汉交道亭遗址,南北400米,东西800米。交道亭因道路相交而得名。交道亭位于沙河桥之北,从长安城过来的路在此分为两道。一道向西经“西渭桥”通茂陵;一道向西南经沙河桥(即沣河桥)通长杨、五柞等宫,通周至、户县,远至经傥骆道、褒斜道通汉中、巴蜀。
    据以上两点似可说清秦汉唐时期在沣河上架设桥梁的必要性及其用途。总之,今沙河河床不是渭河故道,而是战国至秦汉唐时期的沣河故道。“沙河桥”也不是“西渭桥”,而是秦汉唐时期的“沣河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