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看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防腐措施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秦汉文化网 刘春华王志友 参加讨论

    一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墓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对 于这一“天方夜谭”式的传奇记载,1981—1982年自然科学工作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 秦始皇陵区进行采样分析测试,在始皇陵封土范围内,测得有一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强汞异常区,初步证明了《史记》中这一记载是真实可靠的[1] ;更有学者 据以上测试结果,对 始皇陵之内的水银用量及冶炼能力进行了研究[2]。秦始皇陵中为什么 要埋藏大量的水银呢 ?我们以为实际上是秦代人们在前代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对汞的性能研究和认识的深化,是 东周以来人们对保存尸体的经验的总结和应用。
    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汞的熔点为-38. 87℃,是在常温下惟一的一种呈易流动的银白色液 态金属,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或化合态(辰砂Hgs)存在,尽管它的内聚力很强,却是蒸汽压最高,挥发性最强的金属,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秦代也许不懂驱热降温冷藏的道理,但根据长期经验却选了汞作为冷凝剂,从而在地宫之内组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企图达到尸 体不腐的目的”[3]。秦代是否有此经验与认识我们不敢确定,但是, 汞及其 化合物具有的剧毒与杀菌作用,能使墓室内的尸体长久不腐,达到这点认识是可能的。
    我国古代人们对汞及其化合物性能的认识和利用是有悠久历史的[4] 。东周秦汉时代,我 国古代医学已有高度发展,对汞的药用价值亦有一定的认识,医药方面开始对汞及其化合物使用于临床实践之中。《周礼》中有一种外科医生所用的“五毒之药”中有丹砂的成分;秦 穆公时仙人萧史为秦穆公女弄玉“烧水银成霜予涂”,这即为“轻粉”,其“味辛凉,无 毒,畏磁石、石黄。通大海(便),转小儿疳并瘰疠,杀疮疥癣虫,风疮燥痒”;汉代《本草 经》中的矿物药有汞的记载,其临床治疗作用为:“主疥瘘痂白秃……杀金银铜锡毒,熔化 还原为丹”。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五色药石总重量有数公斤,其中就有辰砂,说明西汉前期,远在岭南的南越国就已经使用其作为药物[5]。汞及其化合物的这 些在中医上去除恶疮、 治疗疥癣的药用价值,亦即它们在临床上所具有的去腐能力,是人们在墓葬之中随葬水银的一个原因之一,其中主要原因却是长久以来人们的对汞及其化合物特征的深入了解。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权力的不断膨胀,国君贵族为了长久享受其豪富,梦想追求 长生不老。于是,北方的燕、齐,南方的荆、楚地区神仙传说盛行,寻求不死仙药的活动开始 进行。到秦始皇、汉武帝更是不惜工本、大规模地寻仙祀神,以求得到不死之药。从最初的 草 木药(也许还有动物药)到性质稳定的矿物黄金、最后固定到水银。水银来自丹砂,经过炼制又会成为丹砂,这种变化、还原的性质与神仙不断变化而依然存在的特点相似,所以人们后 来把丹砂和水银看做是最好的不死之药[6]。在此背景下,为寻求不死 仙药的中国古代的炼丹活动及随之产生的炼丹术就发展起来。两汉时期是中国炼丹术的奠基时期 [7],西汉多位 皇帝和王莽都是好神仙方术之人,东汉道教与炼丹的方士合流后,道士全部掌握了炼丹术,到魏晋逐步进入成熟时期,东晋炼丹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继承、发展了前代的炼丹术 的 思想,对用金石矿物所炼成的丹药何以使人长生不老的道理做了阐发:“夫五谷犹能活人, 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 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以自坚固”。认为金石矿物的抗腐蚀性可以移植给人体,从而使人 长生不老。所以,炼丹家所用的原料丹砂[8]及其分解后形成的汞亦被古人有意识地用于死后的尸体的保存之中。
     从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在墓葬中铺撒赤铁矿粉到新石器、商周时代的许多墓葬棺椁之中 用朱砂铺底,降至春秋战国时期,朱砂在墓葬之中的应用更加普遍,这一时期,随着寻求不死仙药和炼丹活动的进行,人们对汞及其化合物有了更深的认识,汞所具有的灭菌、防腐作 用 被用于墓葬之中以保存尸体,文献中也有这一时期墓葬之中使用水银的记载:唐李泰组织编纂的《括地志》中载永嘉末年被盗掘的齐桓公墓里有“水银池和金蚕数十簿”;段成式《酉 阳杂俎》载齐景公墓开后,“青气上腾,望之入陶烟,飞鸟过之辄坠死”,是墓内葬有大量 水银所产生的现象;《吴越春秋》记载吴王阖闾墓“以水银为池”;《宋书》记载,南朝肖 鉴做益州刺史时,一古冢内“以朱砂为阜,水银为池”。这些“水银池”的出现,使得 墓室 之内弥漫着高浓度的汞蒸汽,一方面利用水银蒸汽的毒性保护墓室的安全;另一方面,利用其防腐性能长久保护墓主的形体。秦始皇陵墓中“以水银为江河百川大海,相机灌输”,将 墓葬之中的水银使用到了极致。长沙马王堆汉代女尸和江陵汉代男尸经过测定,肝、肾、脑、肠等主要脏器的汞、铅含量超过正常人数十倍到数百倍[9]。形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方面是死者生前服食“仙丹”之类含有汞、铅的药物,以及通过化妆品、餐具的涂料、织 物的染料等日常生活的接触而逐渐积淀的;另一方面,这两座墓葬在出土时,棺内都有因地下水的渗透凝结而形成大量的棺液,经过分析,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汞 [10],这是尸体之中汞的另外来源。尸体之中含有较多的汞的成分,在细胞内外沉积,会对其起到固 定的作用,这两座墓出土的保存较好的古尸从一个侧面说明,汞对尸体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秦始皇陵墓之中不仅使用水银作为防腐、防盗,而且在其他方面也采取了一定的尸体保存措施。《秦始皇本纪》:“穿三泉,下铜而致椁”;《汉旧仪》:“锢水泉绝之,塞以文石, 致以丹漆,深及不可入”;《水经注·渭水注》:“斩山凿石,下锢三泉,以铜为椁”。以上这些历代文献的相关记载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关于秦始皇棺椁的,另一类是关于对墓 室防水的。秦始皇墓室之内的棺椁,现代学者们的认识同中有异:(1)椁为与曾侯乙墓“ 外棺”的四周和上下两面用铜材构成框架,再嵌以木板的相似做法作成,棺为天子使用的重棺和黄肠题凑葬制   [11];(2)从外向内依次为石椁、黄肠题 凑、铜棺三重棺椁   [12];(3)用木材垒成的黄肠题凑椁室,在木材的木节和方 木的接茬处浇铸铜液,防止木材过早腐朽和使木椁牢固   [13]。不论上述各点哪个 正确,都在我们以下讨论的墓葬防腐措施范围之内。
    二
    灵魂不死的观念在远古时期已经产生,认为人死后,灵魂脱离肉体继续存在。在人类早期 的历史时期,虽然灵魂不死的观念占据着人们的头脑,但是对人们死后尸体的处理却是简单、草率的。《周易·系辞传》所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正是这种现象的写照。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在尸体周围撒 上赤铁矿粉末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葬法的可靠标志   [14]。新 石器时代,在处 理死尸上开始由覆盖树枝草木,而逐渐出现以瓮棺、石棺、木棺等葬具来盛放尸体。这是活着 的人们再也不忍心看到死者或遗弃于野,或安放于室很快腐烂的惨象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 些方法只是反映了当时人们保护尸体的愿望,而很难说已经有了尸体防腐的目的。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处于社会上层的统治阶级欲使尸体不朽的意图逐渐产生。从早期的人殉、牲殉、 人祭到华丽的棺椁、丰厚的随葬品、祭祀死者的墓上建筑都有意无意地反映着死后的地位要与生前的地位相符。
     古人认为人死不过是生命的一个轮回,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像生前一样的生活。人们死后,魂气升于天,而形魄归于地。如此,则古代埋葬制度与习俗便必然具有双重的目的与特性, 即一方面要帮助魂气顺利升入天界,一方面要好好地伺候形魄在地下宫室里继续 人间的生活 [15]。因而人们死后,对形魄的永久保存,就成了人们追求 的目标,故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防腐。
     尸体防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而产生的有意识的行为。墓葬是人死后在阴间生活的另外一个场所,所以在墓葬的建筑上也模仿生前生活的 场所,墓室结构呈现宅第化的发展趋势。墓室之内的棺椁是保存死者形魄的主要场所,犹如生前居住的房子,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保护。所以墓葬之内的防腐处理也就包含两个方 面的因素:一是对尸体的防腐处理,二是对用以保存尸体的棺椁进行处理。后者的最终目的是前者目的的延续。古人对于这两方面的腐朽机理是逐步认识、深入的,因而也就有一个不 断积累、深入的过程,到东周秦汉时期,人们对墓葬之内的防腐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墓葬之内的防腐措施已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
    三
    概括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防腐措施,除过上述的以水银随葬的做法之外,还有下列多种方法。
     1.选择高地进行埋葬
     在墓地的选择上,高地埋葬是古代人们选择墓地的一个普遍规律,其原因,一是对“形胜吉地”的选择,二是注重实用性。《吕氏春秋·节丧》:“葬不可不藏也,藏浅则狐狸掘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深”。这 是说高地埋葬可避水湿、狐患。高地之上利用沥水,避免地下水对墓室进行渗透,可使墓室结构安全,从而也就有效防止棺椁及尸体迅速腐朽。
    2. 死后即时沐浴
     古人死后入殓之前首先要进行沐浴,这种习俗起源很早。东周时期的浴尸活动是在招魂之礼进行完毕之后,为死者洗尸用潘水,即煮沸的淘米水,由甸人、管人、祝、外御等负责实 施 [16]。《汉书·原涉传》描述涉为朋友主持葬仪的事,其 中便有给死者沐浴的记载。《后汉书·礼仪志》也有“登遐,沐浴如礼”的记载,说明汉代也普遍有沐浴的习俗。《周礼注疏》卷十九中有王死后沐浴时用酒浴尸的记载:“王崩大肆,以秬 ”,郑司农云:“大肆,大浴也”;贾公彦疏:“必用秬 者,以死者人所恶,故以秬 浴尸,使之香也。”又“大丧之大 设斗,共其 ”;郑玄注:“斗,所以沃尸也, 尸,以 酒使之香美者”;贾公彦疏:“大丧筑鬻,则此 酒中兼有郁金香草,故得香美也”。   即郁金,用于取汁以和酒,是为 酒。这种以混合郁金汁液的酒浴尸,和生人用于煮兰汤以沐浴的兰一样,具有清香和消毒作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液中所化 验的乙醇和乙酸则说明埋葬之时棺内放置使用了酒   [17]。人 死后进行沐浴的习俗 ,主要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人死后的灵魂要到祖先那里去,人不干净,祖先要拒纳死者;另一方面,用酒浴尸、在沐浴时所用煮沸淘米水,以及有的水中加有樟树皮、柚子、柑子叶、 香料   [18]等物质,经过蒸煮后,这样的水实际上具有一种消毒和杀菌的作用,并 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使尸体在最初的腐败过程减慢或停止下来,这 样对于尸体防腐及保存是有作用的。这大概就是古今沐浴之俗流行的原因。
     3. 使用多层纺织品缠裹尸体
     《汉书·杨王孙传》卷六十七载杨王孙欲裸葬答祁侯书云:“鬼之为言归也,其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裹以币帛,隔以棺椁,支体络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 ,郁为枯腊。千载之后,棺椁乃朽腐,乃得归土就其它。”其中对古人死后缠尸、含玉的方法和目的作了叙述。先秦时期人死后,给尸体服衣称之为小敛,放尸入棺为大殓。小敛之时 所用的袭服,《仪礼·士丧礼》载:“乃袭三称。明衣不在算。”郑玄注曰:“三称,爵弁服、皮弁服、缘衣也,左衽不纽。”“三称”,即为死者先服三套皆左衽不纽的衣裳,并且其不包括沐浴之后所服的明衣。同时,商祝为死者设 、瞑目、掩、决、屦、握手、冒采等物,来填塞耳朵、覆面、裹首、结跗、缚手、套尸,然后在外面以衾包裹,以绞结扎。这些做 法与汉代人们丧葬用玉应有一定的发展关系。湖北江陵属于战国中晚期的马砖一号楚墓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死者的着衣情况与文献记载为死者着袭服的情况有较大 的出入,但它们在一定程序上与文献记载的情况具有一致性 [19]。马砖一号楚墓的 死者身上有瞑目、握手、掩、三重袭服、冒采等可以与文献对照多种衣尸物品;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女尸,尸体身裹各式衣着约二十层,然后从头至足横系丝带九道,脸部还 覆盖着面罩。经过这种处理后的尸体,包裹严密,对于隔绝空气,防止微生物侵入尸体,起着积极的保护作用。
     4.运用冰块降低尸体周围的温度
     这一时期的国君、贵族死后,举行完招魂之礼后,陈放尸体,供人瞻仰时,如果是夏天, 则要在尸体周围摆放冰块,用以降低温度,防止尸体迅速腐败。《礼记·丧大记》:“君设大盘造冰焉,大夫设夷盘造冰焉,士并瓦盘,无冰”。郑注:“造犹纳也,……礼自仲春之后,尸既袭,既小敛,先纳冰盘中,乃设床于其上,不施席而迁尸焉”。“并瓦盘无冰者则盛水以寒尸”。《仪礼·士丧礼》:“士有冰,用夷盘可矣 ”,为君赐之冰,用夷盘承纳,设冰于陈尸之床下。那时没有现代的制冰手段,冰的保存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只有统治阶级才具备使用冰的条件。冰的防腐作用,说明古代人很早就意 识到了降温措施对降低腐败菌的活跃程度,延缓尸体腐败所起的积极作用。
     5.选用优质的材料制作棺椁
     制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尸体,所以所用的材料及其厚度都要有利于保存尸体。《礼 记·檀弓上》有一段有子与曾子对话,其中一句为:“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表明古人用棺椁防止尸体腐败的愿望是 十分明白的。棺椁的制作主要是木材。所用何种材质的木材、木材的厚度不仅十分讲究和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制作的方式、棺椁的重数要有利于保存尸体。所以棺椁的制作采用榫卯式 的框架结构,可开启的木盖,尸体入殓以后,棺盖加以密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密闭空间,并且棺椁的重数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身份越高,棺椁重数越多,其所形成的保存尸体的环 境就越好。棺椁放入墓葬之后,还对其采取一系列的木材防腐措施加以保护[20],当然,这些措施对于尸体的保存也具有很大作用。
    除过木材之外,制作棺椁的材料还有以皮、铜、石等为质地的。以兽皮作为葬具的。《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水、 革棺被之,其厚三寸; 棺 一,梓棺二,四者皆周。”关于“水、 牛之革以为棺被,革各厚三寸,合六寸也。此为一重。”《太平广记·广川王》记载广川王带人盗掘了襄王冢。“……见棺柩,黑光照人,刀斫不能入,烧锯载之,乃漆杂 革为棺,厚数寸,累积十余层,力少不能开,乃止。”以石棺、石椁作为葬具的。《华阳国志·蜀志》:“周失纲纪,蜀先称王。 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 ”《汉书·楚元王传》说:“石椁为游观”,颜师古注:“多累石作椁于圹中,以为离宫别馆也。”《汉书·张释之传》云“释之从行至霸陵,上居外临厕,意凄怆悲怀,顾谓群臣曰 ‘嗟乎!’以此山石为椁,用 ]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后汉书 ·明帝纪》:“帝初作寿陵,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后汉书·侯览传》:“览预作寿冢,石椁双阙,高庑百尺”。《群书治要》引崔
    《政论》:“送终之家亦无法度,至用 梓黄肠多藏宝货, 烹牛作倡,高坟大寝。盖汉天子之椁,以柏黄肠为里而表以石”。《周礼·夏官·方相氏》郑玄注:“天子之椁,柏黄肠为里而表以石焉”。以铜棺作为葬具的:《越绝书》:“阖闾冢在昌门外,铜椁三重,洪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干将鱼肠之剑在焉。”1964年,在云南祥支大波那发现一座木椁铜棺墓 ,椁室用长条巨木叠架而成,椁室中的铜棺形制是“平栏”式的房屋,棺盖为两块铜板合成人字形屋顶状,下有足;铜棺用壁板二,底板一,头、尾板各一块组成 [21]。196 9年在广西西林发现了一座铜棺墓,铜棺作长槽形,长约1米,宽约0. 66米,高约0. 68米, 铜棺板厚为1厘米左右,外表鎏金和鎏银的铜件附饰,棺内随葬玉之类的玉器。这些不同 质地的葬具,较之木材更不易腐朽,从而更有利于尸体的保存。
     同时人们还利用对蚕食死尸的虫类具有一定的驱赶作用的木材制作棺椁。西晋张华所著《 博物志》有记载:“广州西南接交州数郡,桂林、晋兴、宁浦间人有病将死,便有飞虫大如小麦,或云有甲,尝伺病者居舍上,候人气绝,来食亡者。虽复扑杀有斗斛,而来者如风雨 ,前后相寻续,不可断截,肌肉都尽,惟余骨在,便去尽。贫家无相缠者,或殡殓不时,皆 受此弊。有物力者,则以衣服布帛五六重裹亡者。此虫恶梓木气,即以板鄣防左右,并以作 器,此虫便不敢近也。”说明梓木对这种食腐尸之虫有预防作用。
     6.利用葬玉以图保存尸体
     玉在新石器时代即已被人们认识和利用,商周时期的玉石器有礼 仪、实用、装饰等多方面的用途,死后也有专门用于随葬方面的,如放在死者口中的玉琀、握在手中的玉片、盖在死者面部的缀有玉石片的绢帛面幕及圭璋等礼玉。《周礼 ·春官·大宗伯》:“苍璧礼天”“黄琮礼地”;《周礼·春官·典瑞》:“璧琮以敛尸 ”之类的记载。
    汉代人认为玉石能使尸骨不朽,所以汉代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做的葬玉在汉玉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有玉衣、玉琀、九窍塞、握玉四种。春秋战国时期的“缀玉面罩”和 “缀玉衣服”发展到西汉时期成为玉衣,它是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专用的殓服。完整的玉衣,外观和人体形状相似,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大部分。依据墓主身份的差异 ,文献记载有金缕、银缕、铜缕三个等级,考古发现还有鎏金铜缕和丝缕的。江苏扬州甘泉山西汉晚期墓还出土有以玻璃衣片代替玉片的玉衣。考古出土的这些玉衣的玉片,有表面平 素 的,有的雕刻有柿蒂纹或云纹并镶饰金丝或金叶的,有的表面印有蟠螭纹的。从而可知《西京杂记》称汉武帝的玉衣“缕为蛟龙鸾凤龟麟之象,世谓蛟龙玉匣”者,或不尽子虚 [22]。以玉衣作为殓服,可能是想达到尸骨不朽的目的。此外葬以玉衣的死者,其胸部和 背部往往铺垫许多玉璧,满城汉墓的漆棺,外壁镶嵌26块玉璧,内壁镶满玉版。文献记载也 认为使用玉衣的墓葬,其尸体就会保存的较好,《后汉书·刘盆子传》云:“(赤眉)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抱朴子·对俗篇》有“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的认识,大概汉代人已开始相信这种说法,因而大型汉墓的葬玉中常出土有九窍塞一类的东西。九窍塞是填或遮盖死者的耳、目、 口、鼻、肛门与生殖器等九个窍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体内的“精气”从九窍逸出,同时也企图使“死者为之不朽”。蝉形的玉琀可能是蝉的生活史的循环可以象征着变形和复活,可以使死者的形魄得到永恒。
     7. 在棺内放置花椒、香料及粟米等
     生人在室内熏香以保持空气清 新和杀菌的这种做法最迟在战国时即已出现,秦汉时期国产、进口的香草、香料广泛出现在 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从文献记载及墓葬之中的熏炉的出土情况得以反映出来,并且这种熏香的风气是从南方地区 逐步向中原地区推广的[23]。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宜于各种 病菌的生长繁殖,而香 草、香料具有的杀菌作用使得它们首先于南方地区开始推广。生时使用的熏香死后也被用于墓葬之中随葬。这是日常生活中积累的香料可以防虫、去蠹、祛邪及治疗疾病的经验,自觉 或不自觉地用于防止尸体腐败、霉烂所采取的措施。河北满城刘胜墓、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分别放有花椒、香囊、香枕等[24]。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木 上有书 “葸(蕙)~笥”者,即指出土物中的茅香一笥。又此墓出土的一件陶熏炉里也装满茅香,还 有一件装有高良姜、辛夷等和茅香混合物的熏炉。湖北江陵汉墓之中,棺内放置有杀菌作用 的香料,加上棺椁四周以木炭、沙石填塞,其上敷以密度极大的白膏泥,使墓室与外界隔绝,造成密闭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之下,辅以杀菌药物香料的抑菌驱虫作用,对尸体保存极为 不利的腐败菌就很难生存,同时,花椒、香料的气味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充溢着棺内的这种气味对棺内的微生物的活动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古代这一类物品被大量用于墓中 ,对尸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文献中也有这样的实例:卢弼《三国志集解》卷六引《述征记》云:“表子琮,四方珍香数十石著棺中,苏合消役只之香毕备”。该墓在“太康”中为人所发时,“见表夫妻尸俨然,颜色不异,尤如平生。墓中香气闻三四里中,经月不歇” 。
     在棺内放置粟米,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中棺内铺有一层粟米 [25]。这种做法的 目的可能是与防止蚍蜉之类的昆虫对尸体的蚕食。《礼记正义》卷四十五《丧服大记》中记载:“熬,君四种八筐,大夫三种六筐,士二种四筐,加鱼腊焉。”郑注:“熬者煎谷也。将涂设于棺旁,所以惑蚍蜉使不至棺也。”孔疏:“熬者谓火熬其谷使香,欲使蚍蜉闻其气食谷,不侵尸也。加鱼腊焉者……亦为惑蚍蜉。”在棺内铺设粟米与文献记载的在棺椁周围 涂设熬者的谷类及鱼腊做法的目的相同。
    8.选择通风、凉爽或气候干燥的地方放置棺木
     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丧葬习俗,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境内的武夷山区及四 川珙县、兴文县等地。在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湖北、陕西等地也有悬棺葬的遗迹。悬棺葬俗大概起于商周时代,是古代越人和僚人的葬俗。自汉晋至明清,悬棺葬的习俗 由武夷山区波及到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而传至川陕和西南地区。这种实行“人死则以棺木盛之,置于颠岩之上”葬法的民族,多依山傍水,居于大江大河沿岸。这些地区大 多天气炎热,尸体容易腐烂,将棺木放在高山悬崖之上,通风、凉爽、野兽不及、人迹不到,益于保存尸体和棺木。
    新疆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所形成的干燥少雨的荒漠性和半荒漠性的气候环境,不但各种文书、简牍,以及各种丝、棉织品等易于腐烂的文物能够长期保存下来,而且使得许多古代 人们的尸体迅速脱水干瘪而成为干尸。吐鲁番唐代女尸等干尸的保存环境进行研究,吐鲁番盆地古尸的形成条件除气候条件外,还与地势、墓地土质、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墓室空 间、死者衣着、死期与葬期的间隔、陈尸墓室地上等条件有一定的关系[26]。极 度干旱的环境,严寒的冬季入土,使不少尸体的自溶和腐败过程被自然抑制。这些条件在新疆地区的墓葬之内都一定程度地体现着。
    四
    以上我们对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多种防腐方法作了介绍,这些方法涉及的多是早期的尸体处理技术,它们从人死的一刻就开始进行了。至于棺椁放入墓穴之后的防腐措施, 我们在另文已经有所涉及,在此不再赘述[27]。虽然这些措 施在同一时代、同一地 区的墓葬之内尽管有所差异,但是它们的共同性都是一致的,同样埋藏条件的墓葬数量,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无数,然而尸体能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却寥寥无几。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每 个墓葬的埋葬个体有直接的关系。
    现代法医学在研究尸体现象时,对尸体的腐败现象有较为详细、全面的观察研究。尸体的腐败,与停放尸体的场所、生前的疾病、当时的气候、温度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 与死者个体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死者内在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死因的种类等;外在环境包括细菌、空气、水分(湿度)和温度等。这两个方面的因素 ,在某种条件下,尸体腐败迅速,在另一条件下则腐败缓慢或停止。所以保存尸体要符合一系列条件,处于一定的状态。
     我国科学工作者近年来通过对历代古尸的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将其分为干尸、尸蜡、鞣尸 、“马王堆尸”(或称为湿尸)几个类型,其中新疆地区的古尸多为干尸,我国发现的东周秦汉 时期的古尸多为“马王堆尸”。研究者已对古尸的形成条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除过死者个体的因素是不能人为决定的外,后天的人为及自然因素对尸体的保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涉及到尸体的及时、有效的处理:尽早入殓封棺、密封、恒定的温度、无菌等方面的人为处理和特定的如新疆吐鲁番、楼兰、哈密等地的自然环境 [28]。
     墓葬掩埋之后,就会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在这一环境内的地下物品(包括随葬品、葬具 、尸体),受到土壤的酸碱度、腐蚀剂的浓度、土壤的成分、地下温湿度等方面的复杂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化学变化对地下物品的保存至关重要,它在 棺椁的材质、尸体内部、随葬品方面不断进行着。当各方面的反应达到动态的平衡时,亦即地下物品的化学生成物与地下物品的正反应速度与逆反应速度相等时,只要地下墓葬内影响 木质腐朽、尸体腐败、金属锈蚀等方面的因素不发生变化,化学变化就会相对地静止。而在墓葬这样封闭的体系内的影响因素是一定的、稳定的,所以,墓葬之内的物品才可能在此环 境里长期得以保存。墓葬的封闭性越严,受外界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小,地下物品遭受进一步腐蚀、变化的机率就越少,动态平衡的时间就越长,地下物品保存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墓葬 之内的处理情况,直接关系到墓室之内所有物质的保存情况。
     观察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防腐措施,这一时期的人们已经大致认识到了尸体腐朽 的机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尸体、墓葬的防腐处理方式,已经直接地影响到了这一时期的古尸形成过程。虽然对死者个体因素无法控制,但是从死亡的一刻开始,通过沐浴 、着新衣、尸床下大量置冰、棺内放置香料、粟米、及时入殓封棺等综合措施,对尸体进行 了及时有效的处理,这是尸体得以长期保存尤为重要的一环。沐浴、置冰、更衣对控制尸体腐败和自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香料药物都有着较好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细菌、真菌、病 毒的作用,它们不但直接作用于培养基上有上述作用,而且可以只在气味间接作用的气态条件下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某些香药的气态处理或浸泡,还对新鲜组织有着固定作用, 不但对肌肉有固定作用,对难以完全固定的脂肪组织,也有较好的固定作用。经过这些较为理想的综合处理之后,把尸体封存在密封性能很好的棺椁里,棺椁外浇坚实的浇浆,内外棺 灌有松香等,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棺椁内因为包裹的尸体和殓装等物品填塞,留存很少的空气被尸体初期的腐败过程和棺内物质的氧化过程很快消耗,形成一个缺氧的条件,这样 尸体初期的腐败过程就有可能延缓并最后终止下来。入葬以后,在棺椁周围填充木炭、沙石、青膏泥,然后逐层夯打,就会形成一个恒温、恒湿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小的密闭环境。 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措施,不但在棺内,而且在墓室之内会形成完全缺氧的环境,在这一环境下,对墓室之内的所有物质有破坏作用的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活动就会先后停止、死亡,从 而使当时墓葬之内的尸体得以保存至今。
    正如笔者另文所述,能够采取防腐措施的墓葬都是当时统治阶层的人们,受到当时的科技水平的局限,他们希望死后不朽的愿望并不能完全实现。“自古及今,未有不亡 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 之墓也”[29],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厚葬所带 来的负面效果。古人对于古尸之成因,亦有假设。金玉之物能使尸体不朽的说法,在我国古代颇为盛行,如上所述,尤其是东周到秦汉时期,企图用黄金、玉石等使尸体不腐的尝试是 相当普遍的。然而这一时期金玉的随葬,并不能使尸体长久不朽,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应用金、玉的防腐者未有一例不朽的情况。金、玉化学性质的稳定性,并不代表它与尸体随葬 是有防腐效果的,这是时人认识上的局限所致。
                             
    注释
    [1] 常勇、李同:《秦始皇陵中埋藏汞的初步研究》,《考古》1983年第7期。
    [2]王学理:《秦代科技珍闻(二)》,《文博》1986年第3期;《秦始皇陵研究》第二章“ 丽山园·水银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3]王学理:《秦代科技珍闻(二)》,《文博》1986年第3期。
    [4]李亚东:《秦俑彩绘颜料及秦代颜料史考》,《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3期;郭宝发、李秀珍:《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看中国古代制汞技术》,《秦文化论丛》第七辑,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5]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88年第4期。
    [6]李申:《道教与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漫话》,中华书局1992年版。
    [7]赵匡华:《丹鼎升炼》,《中国古代科技漫话》,中华书局1992年版。
    [8]亦称朱砂、辰砂,为硫化汞矿物。
    [9]《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研究》编辑委员会:《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研究》,文物出版社,1980年10月版。
    [10]即朱砂,其来源于内棺内面的朱漆膜、死者锦袍上的涂料颜料以及棺内旋转的朱砂。
    [11]王学理:《秦始皇陵研究》第二章“丽山园·下铜致椁,辟作游馆”,上海人 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12]刘占成:《秦始皇棺椁葬具考》,《文博》1999年第3期。
    [13]张占民:《秦始皇地宫探秘》,《文博》1999年第2期。
    [14]贾兰坡、黄慰文:《周口店发掘记》,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15]张光直:《〈中国著名古墓发掘记〉序》,《考古人类学随笔》,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或见1990年6月28日《中国文物报》,编者给的题目为《古代墓葬魂魄 观察》。
    [16]李玉洁:《先秦丧葬制度研究》第四章“周代的丧葬之礼”第104页,中州古籍 出版社版。
    [17]《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进行了解剖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文物》197 3年第7期。
    [18]我国少数民族普米族有此习俗。见《中国民间婚丧礼俗通书》第241页,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由此推之,古代人们亦有使用此种方法的可能。
    [19]彭浩:《江陵马砖一号墓所见葬俗略述》,《文物》1982年第10期;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
    [20]详见拙著:《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木材防腐措施》,《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学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1]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清理报告》,《考古》1964 年第12期。
    [22]参看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
    [23]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熏炉Ⅰ》,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2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
    [25]云梦县文物工作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81年第1 期。
    [26]柳用能:《新疆古尸》,《四川文物》1986年第1期。
    [27]详见拙著:《我国东周秦汉时期墓葬之内的木材防腐措施》,《秦俑秦文化研究——秦俑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8]徐永庆、何惠琴:《中国古尸·古尸的形成原因及类型》,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9]《吕氏春秋·安死》。
    (编校:张文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