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对《历史》第一卷的评论(1)(20060507)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本卷以及其它各卷的概述主要依据www.livius.org上的相关内容。对于各卷的讨论,部分依据www.livius.org、www.perseus.tufts.edu、www.herodotuswebsite.co.uk的内容,部分是我自己得到的结果。对于《历史》不熟悉的网友可以到这里去看王以铸翻译的中文版。不过,这个HTML版有不少输入错误,看时请注意。
    《历史》第一卷在我看来是全书九卷中问题最多、可讨论的地方最多的部分。所以后面的讨论可能比较冗长,请见谅。
    一.第一卷概述
    按前面提到的Cagnazzi的分法,第一卷可以被分成3个logoi(为便于讨论,所有各卷的logoi将采取连续编号的方式,即从L1一直排到L28)。L1:吕底亚王国的兴起与覆灭、L2:波斯帝国建立者居鲁士的兴起、L3:居鲁士的征服与结局。现分别简述如下:
    L1(一1至一94):在开场白和两个传说之后,希罗多德开始介绍吕底亚王国(位于今天土耳其西部,首府是萨尔迪斯)。之所以要从这里讲起,是因为他所认为的“最初开始向希腊人闹事的那个人”,就是吕底亚的第五代国王克洛索斯(Croesus)。在简要地回顾了吕底亚王国的建立,以及前四代统治者的事迹之后,作者重点描写了这位吕底亚末代国王的业绩。克洛索斯几乎全部征服了从爱琴海东岸到哈吕斯河西岸的所有民族,其中当然包括在海岸线上殖民的希腊人。哈吕斯河东岸,他也没理由顾虑。因为在他父亲的时代,吕地亚王国和河东岸的美地亚王国就已经建立了友谊。现任美地亚王阿斯提亚吉(Astyages)是他的姐夫(或妹夫)。这样一个事事顺心的人,当然不会把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Solon)访问萨尔迪斯宫廷时给他的忠告――“人间的万事真是完全无法逆料啊”放在心上。不过坏事总是会来的。先是他想传位的一个儿子意外身亡,后是他的亲戚兼盟友阿斯提亚吉被一个叫居鲁士(Cyrus)的波斯人赶下了台。克洛索斯于是考虑应该有所行动。在确信了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托所的预言最准确之后,他向阿波罗神庙奉献了极多的珍宝,让当时还不怎么富裕的本土希腊人大为羡慕(所谓“如克洛索斯般富有”后来成了希腊人的一个谚语,意即“完全超出常人想象的富有”),然后问神他是否可以去攻打波斯人。神庙的祭司说出了那句著名的双关语:“如果克洛索斯进攻波斯人,他就可以灭掉一个大帝国”。于是他决定向居鲁士开战,并想在希腊本土寻求一个盟友。这里希罗多德有两段重要的插话,分别叙述雅典(一59至一64)和斯巴达(一65至一68)此时的政治情况。克洛索斯选择了斯巴达。随后他率军渡过哈吕斯河,和居鲁士的大军作战。在首仗未分胜负的情况下,克洛索斯回到萨尔迪斯,想召集起更大的一支军队。可他万没想到居鲁士采用奔袭战术,将他包围在自己的都城内。为了不让克洛索斯的盟友们(包括斯巴达人)有时间来增援,居鲁士以最快的速度攻下了萨尔迪斯,俘虏了克洛索斯。正当他准备烧死克洛索斯的时候,先是听见对方呼唤梭伦的名字,然后听说了梭伦的忠告,自己也心有感触,后来又有一阵突然的暴雨浇熄了火堆,似乎天神们还没有完全忘记这位虔诚到可怜地步的信徒。于是居鲁士释放了克洛索斯并把他留在自己身边。死里逃生的克洛索斯向德尔斐派出了一个谴责团,质问祭司们:在得到了那么多礼物之后,神保证他将灭掉一个大帝国,结果却是如此,“这样做神是不是感到可耻”。祭司们回答他们说神并没有说明是哪一个大帝国,是克洛索斯自己误解了神。最后,希罗多德对吕底亚的风俗作了简要介绍。
    古希腊人所知的西亚和中亚(地图)
    (DOC格式,285K,点击可打开)
    L2(一95至一140):希罗多德开始追述居鲁士的兴起。他先简单回顾了美地亚王国的历史,从其建立者一直到最后的国王阿斯提亚吉。在他的女儿芒达妮(Mandane)结婚之前、分娩之前,阿斯提亚吉分别做了两个同样不祥的梦,似乎他女儿未来的儿子、自己外孙将推翻自己。于是他召来一个叫哈尔帕哥斯(Harpagus)的大臣,命令他把芒达妮刚生下的婴儿弄死。可事到临头哈尔帕哥斯胆怯了,于是他找来一个牧人,让其代为完成这个悲惨的任务。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这个牧人也没有进行这可怕的犯罪,而这个在牧人家里长大的孩子就是日后的居鲁士。他真正的母亲是美地亚公主,父亲刚比西斯(Cambyses)是一个普通的波斯人(当时波斯人是美地亚人的臣民)。居鲁士长大之后,举止天生有异于常人,阿斯提亚吉最后也知道了当年的婴儿并没有死。他宽恕了外孙居鲁士,但严厉地惩罚了没有完成任务的哈尔帕哥斯――杀了他的儿子并让他自己吃下去。怀恨在心的哈尔帕哥斯于是鼓动居鲁士起来造反。当居鲁士真地开始进军时,没有头脑的阿斯提亚吉居然命令哈尔帕哥斯担任美地亚军的统帅去平叛。结果当然是哈尔帕哥斯临阵倒戈,阿斯提亚吉被俘虏。本logoi最后是一段对波斯风俗的介绍。
    L3(一141至一216):居鲁士已经征服了美地亚,在L1的结尾我们知道他又新征服了吕底亚。于是爱琴海东岸的各希腊城邦开始担心起来。在简述了各希腊城邦的情况(一142至一151)之后,希罗多德告诉我们:除已经和居鲁士缔约的米利都之外,所有亚洲希腊城邦都开始准备战争,新征服的吕底亚也在闹事。居鲁士本人回到了波斯,先是派他手下的一名将军来解决掉吕底亚的反叛,后又派前面提到的那位哈尔帕哥斯来镇压各希腊城邦的反抗。波凯亚人逃到了今科西嘉岛,提奥斯人逃到了色雷斯,其余的亚洲希腊城邦都战败投降了。同时,居鲁士自己也在大肆征服。希罗多德重点讲到了他攻陷巴比伦的情况。在作者看来,巴比伦是美地亚王国之前的亚洲霸主――亚述帝国的最后残余。在一178至一187这段著名的介绍巴比伦城的插话之后,他讲到居鲁士是如何用降低幼发拉底河水位的方法攻进了似乎坚不可摧的巴比伦城。随后,他又插入了一段介绍巴比伦风俗的文字(一192至一200)。接下来,他告诉我们居鲁士想征服里海东岸的一个游牧民族――玛撒革特人。在前任吕底亚王克洛索斯的建议下,居鲁士渡过河(具体是哪条河见下面的讨论)去向对方进攻。虽然初战胜利,但最后他还是战败被杀。本logoi,也就是本卷的结尾是一小段对玛撒革特人风俗的介绍。
    二.“哈利卡那苏人希罗多德”?
    “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那苏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从全书的这第一句话来断言希罗多德是哈利卡那苏人似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其实不然。亚理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中引用这句话时却作“图里人希罗多德”(1409a27,参见罗念生译本,三联书店,1991年版,170页)。图里是位于今天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小城,是雅典的殖民地,约建立于444 BC。可见作者的籍贯在古代就已经开始有争议了,或者说《历史》这本书很早就出现了不同的版本。
    在古代,希罗多德的原籍问题经过了漫长的争论,毕竟希罗多德本人的事迹流传下来的太少了,而亚理士多德的名声又太大了,轻易地怀疑他出了错是极其危险的。当然,现在看来亚理士多德可能确实搞错了。图里可能是希罗多德的最后的定居地,他可能就去世于并埋葬于这里(据说他的墓就在图里),但这里肯定不是他的故乡。因为要证明他确实出生在444 BC之后是极不可能的。中世纪的一本叫“苏达辞书”(Suidas)的词典中提到图里的市场上有一尊希罗多德的雕像。在市场上树立雕像的荣誉一般只授予城邦的建立者。所以希罗多德很可能参加了图里的建立,而不是出生在这里。另外,图里是雅典的殖民地,他本人则不是雅典人,那么很可能在444 BC之前的一段时间他是生活在雅典的,所以才能参加这次殖民行动。
    关于他去世的时间,大体可以从他的书中推断出来。在七137,他在讲斯巴达处死了波斯王薛西斯派来要求投降的使节时,顺便提到了后来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人处死两名斯巴达使节的事。这件事修昔底德也提到了(二卷7章,152页),而这件事是发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二年,即430 BC的。另外,在九73,他提到雅典的一个叫Decelea的郊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从未被斯巴达占领过,但修昔底德在其书的七卷2章(510-511页),明确提到斯巴达人在413 BC攻占了Decelea。那么希罗多德的卒年就在430-413 BC之间。
    至于他的生年,我们的线索更少。他在《历史》中从来没有提到自己亲眼见过笔下描写的战争场面,那么很可能这些战争发生时他根本就没有出生。而书中的战争最晚的是在479 BC。考虑到他最迟413 BC就逝世了,我们可以假定他出生在470 BC之前。这样他的生年就在479-470 BC之间。他大约活了60岁。
    三.两点奇怪和四个神话
    在一1的开场白之后,希罗多德开始引用“有学识的波斯人的说法”,来解释希腊人和异邦人纠纷的起因。这本身就有点奇怪。很难想象写美国独立战争史的美国学者会从“有学识的英国人”方面,或者写抗日战争史的中国学者会从“有学识的日本人”方面开始他的研究。既然希波战争最后是希腊方面取得了胜利,那么一个希腊学者何以会从“有学识的波斯人”开始他的“研究报告”呢?这本身就启示我们,在作者看来,这场战争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反抗侵略或者争取独立的正义战争。希腊人和波斯人并不是这一边绝对的正义,那一边绝对的邪恶。他的视角实际上超越了纯粹的民族感情,至少在研究态度上,他对双方是一视同仁的。
    不要以为古人的正义感就比我们弱,希罗多德的这种贯穿全书的一视同仁的态度在古代就遭到了众多的非议。很多希腊-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指责他是“亲蛮派”(philobarbarism)。不要把现代的所谓“亲日派”、“亲美派”的印象带到这个词中。因为波斯在侵略希腊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民族灭绝或者文化灭绝,这是和抗日战争有着绝大的不同的。民族主义或者极端民族主义的思考方式在希波战争中并不太适用。后代的希腊-罗马历史学家们因为长期生活在来自小亚细亚、中东欧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之中。从波斯人(希腊人永远的对手)、帕提亚人(杀死了罗马“前三头”之一的克拉苏)到匈奴人(罗马人最大的恐怖)、西哥特人(灭掉了西罗马帝国),“野蛮人”对于他们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用这个带有歧视的称呼表达出的是他们自己的恐惧。而他们从自己这种民族主义的观点出发,指责具有世界视角的希罗多德是不公平的。希罗多德当然可能是“亲蛮派”,因为他根本就不认为所谓的“野蛮人”就比希腊人坏、比希腊人劣等。而他同时代的人中有这种倾向的绝不止希罗多德一个。比如三大悲剧家之一的埃斯库罗斯,他本人亲身参加过希波战争,而且他的一个兄弟就死在马拉松(六114)。但在其名著《波斯人》(这是传世的希腊悲剧中唯一一部写现实题材的作品)中,他用了“同宗的姊妹”来比喻希腊和波斯的关系。你能说埃斯库罗斯也是“亲蛮派”?
    现在来看希罗多德引用的“有学识的波斯人的说法”具体内容是什么。又一件很奇怪的事出现了。“有学识的波斯人”居然用了四个希腊神话来说明双方争执的起因。我们很有理由相信这其实是希罗多德自己的看法,他只是借波斯人的口说出来而已。这四个神话对于熟悉希腊神话的读者并不陌生。现将它们的通行版本简述如下:
    爱娥(Io)的故事:爱娥是阿尔戈斯的公主,因被宙斯所爱,赫拉妒之,将她变为一头母牛,并有牛虻时时叮咬、追逐不已。她在逃亡中游历了希腊、小亚细亚各地,后在高加索山遇见因盗火而被罚的普罗米修斯,后者告诉她逃去埃及,并最终得救。(埃斯库罗斯的名著《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提及了此神话。)现在看来,这个神话是为了解释埃及女神伊西斯(Isis)创作出来的。伊西斯的形象就是带着牛角的女神。
    欧罗巴(Europe)的故事:欧罗巴是提尔城(在今黎巴嫩)的公主。宙斯为了得到她,化成一头公牛,趁其坐在背上之际一跃而至克里特岛。后来有名的克里特岛米诺斯怪兽就是她的后代。现在看来,这个神话的背后可能是克里特文明起源于近东的历史事实。而对公牛的崇拜是克里特文明的一个显著特点。至于她的名字何以成了一个大洲的名字则人们至今不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