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岳庆平:社史人物与核心价值观

http://www.newdu.com 2017-11-09 爱思想 岳庆平 参加讨论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九三学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思想建设的关键。鉴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我认为当前应重视两点:
    一是尽量避免过多纠缠于像普世价值、民主、自由、人权等比较敏感和见仁见智的政治概念的公开争论中,不去刻意追求精辟的见解、科学的定论和广泛的共识。实际上限于人类认识能力、文明发展水平、个人社会角色和某些特定条件等,我们当前在这些政治概念上,也无法真正提出精辟的见解、得出科学的定论和形成广泛的共识。数十年后我们再回头看,对此可能会看得更清楚。换个角度说,数十年前某些所谓"精辟的见解"、"科学的定论"和"广泛的共识",如今不是已被严重质疑甚至彻底否定了吗!但我们确实可就某些不太敏感又比较重要的概念,在适当范围内开展一些学理上的深入研讨和思想上的深度碰撞,如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价值有无普遍性?什么是价值的普遍性?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什么是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什么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什么是民主党派的核心价值观?什么是九三学社的核心价值观?
    二是在认真学习、深刻理解、高度认同、牢固树立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在下大力气把澄清思想认识作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和长期的着力点和切入点的同时,我们应立足九三学社特色,区别各种具体情况,遵循切实可行原则,致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效果,下些功夫找到和突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局部或阶段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如社史人物、身边典型、本职工作、参政议政、优良传统、时代潮流、核心价值观等。
    以下仅就自己目前所掌握关于社史人物与核心价值观的大量资料,试先挂一漏万地作点初步梳理工作。我认为,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最集中地体现了九三学社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在许多社史人物身上所表现的爱国、民主和科学精神,也充分展现了九三学社的核心价值观。
    一、爱国
    爱国目前主要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祖国。爱国作为一种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在九三学社广大成员身上表现得非常突出。如江泽民同志指出:"九三学社的广大成员,不仅是各自领域的造诣很深和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同时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赤诚的爱国主义者。九三学社成立及其发展的历程表明,在中国,各行各业里许多杰出人士,都把个人的事业与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都把能够将自己的学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作为一生最大的追求。这种爱国爱民的抱负和品质,是九三学社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并永远保持和发扬这个传统。"又如韩启德主席指出:"爱国主义是九三学社不断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无论是九三学社的前辈还是在座的各位,每个人的思想都不相同,境界也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九三学社社员都是满怀着爱国主义情怀。九三学社就是要把这一作用发挥到极致,用这一点来凝聚力量,来把各项工作做好。"
    1、胸怀爱国之心。如许德珩主席在《为了民主与科学》一书中,讲述了五四前夕北大同学们通过在寝室里辩论,得出了"救国第一"的结论,认为救国高于一切,应探索如何以"知识救国"、"科学救国"或"教育救国"。再如金善宝先生在美国留学期间,一位美国学生在聚餐会上公然蔑视地对金善宝先生说:"把这些剩饭拿去给中国人吃吧!中国人正饿着肚皮呢!"金善宝先生听后,感觉这是对中国人的污辱,民族和祖国的尊严使他对这位挑衅者无比愤怒,当即回敬道:"先生,遗憾得很,中国离这儿太远了,还是请先生拿到芝加哥公园里去吧!那里失业的人有的是,他们正需要这些。"金善宝不愿在受歧视的海外生活下去了,1932年初,他毅然离开美国回国。又如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会见了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九三学社创始人,大家非常担心毛泽东在重庆的安全,都希望他早日离开重庆。毛泽东很理解大家的心情,频频点头表示会意。会见结束时,毛泽东满怀深情地说:"我十分感谢诸位教授先生们,在爱国、民主、和平方面,我们的心是相通的。"又如师昌绪先生说:"人生在世,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要对人类有所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又如韩启德主席指出:"九三学社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是贯穿我社历史的一条主线,追求'民主与科学'在本质上与爱国主义是一脉相通的"。又如王志珍主席在谈到优秀人才时说:"最重要的是人才要有一颗爱国的心。一颗中国心会强烈地促使一个人想直接地投入到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来。就像1949年前后,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这些在国际上占有很高地位的科学家,他们排除重重困难回到新中国。"
    2、接受共产党领导。如金善宝先生在《风雨同舟忆当年》中说:"九三学社许多创始人及前辈,都是在爱国主义思想驱使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和旧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他们受到革命的启蒙。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及大革命失败后,他们努力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受到许多挫折而不退缩。他们经过观察、对比,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和感召下,终于选择了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再如许德珩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强调:新中国的建立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领袖毛主席之正确的领导,坚强的努力",所以大家应当"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依照共同纲领,把新中国的基础建立起来!"许德珩主席在《为了民主与科学》一书中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九三学社的成立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又如周培源主席在"三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我社所以能够在民主革命中做一些工作,有一些成绩,主要是由于紧密地依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又如吴阶平主席在"八大报告"中指出:"要认真学习社章、社史,学习我社老一辈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质,继承我社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的主线和精髓,就是坚持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同共产党亲密合作。"又如韩启德主席指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九三学社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九三学社历史发展的必然。""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不用说更大的道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九三学社完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起来的。所以,我总是强调要加强社史的研究和教育。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保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就要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坚持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是我们的政治使命。"
    3、走社会主义道路。如1963年元旦,许德珩主席在为九三学社第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题词中写道:"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三面红旗,贡献一切力量;加强马列主义和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学习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思想,提高认识,进行世界观的改造;加强团结,高举无产阶级革命红旗,向帝国主义、反动派、现代修正主义者作坚决不懈的斗争;做好岗位工作,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出成果出人才而奋斗;这是我们共同的信念,坚守弗渝,并力以赴。"再如周培源主席在"三大报告"中指出:"我们懂得,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能够给民主党派以正确的道路和光明的前途。"又如吴阶平主席在九三学社建社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九三学社在五十年的战斗历程中,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其中之一就是"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不懈奋斗。"又如韩启德主席在"九大报告"中指出:"九三学社的历史表明,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我社自觉自愿的选择。"
    4、海外归国的行为。如茅以升先生1919年在美国获工科博士学位后,有人以科学无国界劝他留在美国。茅以升先生回答:"纵然科学没有祖国,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更需要我!"他毅然踏上了回国的归途。再如王淦昌先生1933年12月在德国获博士学位后决定回国。当时有人劝他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你是科学家,中国没有你从事科学研究的条件。"王淦昌先生回答:"我是学科学的,但我首先是中国人。现在,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又如1945年末,周培源主席应邀留在美国海军军工试验站工作,年薪高达6千多美元。但周培源主席丝毫不留恋美国的优厚待遇和良好的工作条件,报效祖国之心极为坚定,带领全家于1947年4月回到清华大学工作。那时清华大学教授的月薪仅相当于25美元。又如吴阶平主席1947年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他的导师赫金斯教授是现代肿瘤内分泌治疗的奠基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十分赏识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千方百计地要把吴阶平主席留在美国。当时芝加哥大学正在大兴土木为赫金斯建科研楼。赫金斯把一张蓝图摆在吴阶平主席面前,诚挚地指点着说:"这里是你的实验室……"赫金斯还许下诱人的优厚待遇,并动员吴阶平主席把家属接去。然而吴阶平主席不为所动,他连行李都没带,赶在新中国诞生前夕回到了祖国。又如邓稼先先生在美国获博士学位时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又如师昌绪先生1952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由于抗美援朝,美国不许留美中国学生回国,他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三年。1955年,美国当局公布同意76名中国留学生回国名单,其中包括师昌绪先生。当他站在回国客轮的甲板上时万分激动:"我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又如葛庭燧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早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就积极参加爱国学生民族解放先锋队。新中国诞生前夕,他在美国最先打出五星红旗,同时号召和发动留美学者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他的影响下,包括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在内的一批留美学者相继回国。钱学森先生曾致信葛庭燧先生:"我永远也不能忘记是你引导我回到祖国的怀抱"。
    5、不怕牺牲的精神。如1937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以留德同学的名义邀请税西恒先生出任四川教育厅厅长,他不愿同流合污,以"不会做官,只能教书"为由坚拒不任。而由中共南方局筹划创建的蜀都中学邀请他做校董事长,他则不畏风险,不怕牺牲,欣然就任。后来这所中学成为中共地下党培养革命干部和从事地下工作的据点。再如1946年9月3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发表《反内战宣言》。陈立夫亲笔写信劝说梁希先生发表声明予以否认。梁希先生称:"宣言上名字系我亲手所签,全非由人代笔。如欲发表声明,亦仅此而已。"陈立夫又派人征询梁希先生愿否共掌农业部或担任浙江省参政会议长,梁希先生回答:"我是聋子,叫聋子干这样大事,岂不耽误大事!"后有持枪特务登门,有人劝梁希先生暂避一时,梁希先生回答:"如果我梁希的名字能够写在闻一多的后面,可谓死得其所。何惧之有?"1948年5月4日晚,南京进步学生为纪念"五四"举行营火晚会,周围一片白色恐怖。梁希先生不顾个人安危,站在高台上说:"同学们,不要害怕,天色就要破晓,曙光即将到来!"当夜写下了广为传诵的诗句:"以身殉道一身轻,与子同仇倍有情,起看星河含曙意,愿抛鲜血荐黎明!"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提议请梁希先生出任国家林垦部部长。梁希先生回答说自己"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周总理写一字条:"梁先生:你是认真的人,故临时而惧,我应该向你学习。但当仁不让,你应该向古人学习"。梁希先生很受感动,立即回一字条:"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又如1948年3月29日,为了揭露国民党当局"行宪国大"的反动实质,
    它用通俗的文字语言宣传抗战救国,教导农民如何生活、怎样认识人生、怎样发展农业生产。《田家半月刊》在齐鲁及华北广大农村深受喜爱,发行量达十几万份,有着广泛影响,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再如梁希先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中指出:"我们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扬弃独善其身、自我欣赏的超人思想,坚决站在人民大众立场,使科学为人民大众服务。"又如上世纪50年代初,裴文中先生常勉励大家放下教授、高级知识分子的架子,虚心向农民学习,以科学态度对待土地革命问题,努力在实践中锻炼成为人民的知识分子。土改结束后,裴文中先生在接受重庆《新华日报》采访时说:"科学应面向人民,应和广大人民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这是我此次参加土改工作,经过阶级教育之后的收获之一。"又如闵乃本先生在"把知识献给祖国人民"的讲演中说:"现在我们国家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要根据自身条件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好,就是一种贡献。天生我才必有用,要有用于国家,有用于人民!""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奉献人民。""科学的追求旨在对全人类的奉献,而不是以科学家本人的功利为目的。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毕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又如许多社史人物利用自己在科学上的专业优势,在有关民主和民生的重要问题上积极建言献策,也充分体现了科学为民的精神。
    3、实事求是的精神。如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说:"继我上台演说的是有名的'大炮'许德珩,他的讲话具有甚大的鼓动力量。"翟俊千说:"记得五四游行示威出发前,北大学生数千人集合在马神庙大饭堂,先开了一个短会,人人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有许多人奔上讲坛,说几句话,尤见激情。许德珩、张国焘情绪最为强烈,拳击木桌,可闻裂木之声,富有鼓动性。"陶希圣说:"许德珩每会必发言,老手捶桌子,说得那样起劲。"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许德珩主席是有名的"大炮",揭露政府腐败,呼吁团结抗战,被称为"最能为人民讲话的参政员"。"在参政员任内,他是一位炮手,抨击蒋政府的腐化,及不合理的政策。""在国民参政会中发言,他是蒋介石最感头痛的四人之一。"又如谭其骧先生曾将自己科学研究的经验总结为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绝不迷信。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我应该超过前人,你们应该超过我。只有这样,学术才能进步。"
    4、追求真理的精神。如周培源主席以86岁的高龄,于1988年9月率182位政协委员赴湖北、四川视察三峡工程。之后,他以一腔爱国爱民之心,以一个科学家的严谨和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忠诚耿直,向中共中央多次直陈己见。周培源主席认为:"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实质上是要不要科学,要不要民主,要不要决策民主化的问题。"又如被誉为"科技界真理斗士"的邹承鲁先生,1981年便发表文章鲜明地提出"科研道德"问题:"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可是有的人却弄虚作假,用以追逐名利。个别人甚至不择手段剽窃他人成果,就更令人不能容忍。"邹承鲁先生对学生的一贯教导是:"追求真理,少贪虚名,少想发财,想发财就别到我这儿来。科学是寂寞的,科学家是寂寞的。别为出小名,赚小钱出卖良知。"邹承鲁先生晚年说:"我一辈子探索科学真理,现置身无处不假的环境中,安享晚年是不可思议的事,更不会闭眼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捍卫科学真理是非常正常的,如果熟视无睹,则寝不安枕食不知味。"邹承鲁先生在《科学研究五十年的点滴体会》中写道:"我一生做学问遵循的基本原则:努力追求科学真理,避免追求新闻价值。"韩启德主席在"邹承鲁先生诞辰85周年纪念会"上说:邹承鲁先生在科学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学习他的科学精神,科学精髓本质上就是求真。邹承鲁先生为了科学事业总是坦率、直言,他反对科学中不从实际出发的做法和科研中的不道德行为,并身体力行。如果我们科学家有更多的人像邹承鲁先生那样,我们的社会将净化,我们的科学事业将发展得更快。
    5、紧跟时代的精神。如许德珩主席早在1919年初发行的《国民》杂志创刊号上,就发表了《国民思想与世界潮流》一文,认为"克胜救国之任者,国民思想之改革也",这是比政治更为重要的根本性的问题。而思想改革的目标,则是顺应"世界潮流之所趋"。从中可见许德珩主席当时的世界眼光和紧跟时代的精神。再如赵九章先生在科学事业上紧跟时代,具有远见卓识:"科研要急国家所急,还要先走一步,为国家长远需要早做准备。"1964年他上书周总理,建议正式启动卫星工程,随之国家成立了"651"设计院,赵九章先生任院长,对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返回式卫星等总体方案的确定和关键技术的研制,起了重要作用。又如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等四位科学家上书中央,对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提出建议。3月5日,邓小平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并强调指出"此事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200多名专家学者的全面论证和反复修改,1986年11月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又如吴阶平主席在九三学社建社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九三学社在五十年的战斗历程中,取得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加强政治学习和自我教育,与各兄弟党派团结合作,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前进。"又如韩启德主席在"九大报告"中指出:"九三学社的历史表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为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作贡献,是我社存在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6、认真学习的精神。如魏建功先生在学术成长道路上信奉"勤"能补"拙"。学生时的他每天读书至深夜,有时一夜要做几十张纸的摘记。他脑勤、手勤、口勤,勇于探索又不耻"上"问。在北大上学时,魏建功上书北大教授会,针对当时学科不分类,学生选课难的问题,建议除一年级设共同必修课外,由二年级起学科设置分为三类。教授会采纳了他的建议,1925年秋季学科组织大纲就是按此修改的。又如韩启德主席2008年提出:"要读万卷书,要读有用的好书。""比如关于社会主义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在谈社会主义,那有没有真正读过关于社会主义的书呢?最近我专门读了一本关于社会主义的书,了解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和它在当代的发展,我觉得收获就很大。再比如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报纸上的文章多得很呢,但我觉得这样的文章看得再多也不如读一些相关的好书,书里的信息都是有用的,看完这些书以后收获更大。还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到底怎么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太需要学习了。我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融资方面的知识,读相关的书,现在对这些问题就清楚多了。但在没有碰到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让我去读这方面的书,我想肯定是读不进去的。读书多了以后,我慢慢觉得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或者说已经成了一种生活需要。我觉得养成读书的习惯很重要,什么时候读书成了习惯,也就养成了学习的自觉性。即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样的学习肯定是结合自己的需要,而且也是自己的兴趣,当然就会有收获。今年国庆节期间,我把所有事都放下,带着一摞书去杭州待了五天,坐在西湖边上读了整整五天的书,觉得真是一种享受。"又如"九三讲堂"已在社中央机关举办过十多届,韩启德主席每次都以普通听众的身份在台下就坐,并自始至终都聚精会神地听讲和记录。韩启德主席也多次参加在社中央机关举办的多数与会者都不念稿、都讲肺腑之言甚至并无主持人的读书会、学习研讨会和"青风沙龙",与大家平等讨论、聚焦问题,进行思想上的深度碰撞,极大地推动了社中央学习型机关的建设。
    7、善于思考的精神。如吴阶平主席说:"实践、思考、知识的自觉结合至关重要。三者缺一不可,思考是结合的关键,从重视思考到善于思考要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中认真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再如闵乃本先生回忆说:他1990年研究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时,"意识到一个理论必须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必须做实验来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当时碰到的最大难题是制备介电体超晶格的新工艺。"在开始的一两年内研究毫无进展,这是最痛苦的一件事。但是越是痛苦越是不得要领,就越能体现科学工作者的素质,那就是勤于思考,勤于探索,在发展中创新"。又如韩启德主席提出:"我们讲科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质疑,要多问'为什么?'孟子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不能书里面说什么你就信什么,那是不会变成你的智慧的,那样的话还不如不读书。《金刚经》里讲,'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如来所说法(即佛法)是不可抓住的,也是说不出来的,说得出来的、表达出来的,就已经不是佛法了。没有什么是固定的东西,非法不是非法。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讲出来的'道'已经不是'道'了,'道'需要'悟',是心领神会。这个'悟'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8、严谨治学的精神。如柯召先生一贯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他非常善于利用时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常在旅途中认真进行学术思考,有的论文就是在火车上构思的。他说自己的一些数学结果,是在晨起或午睡醒来时偶然得出的,或者可以说是突然得到的,似乎有灵感。其实这都是柯召先生一贯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的收获。又如20世纪50年代,袁翰青先生开始从事化学史,特别是中国化学史的研究。他治学非常严谨,认为研究工作应遵循三个原则:(1)要有正确的历史观点,即必须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证和评价化学史中每一事实。(2)发明和发展并重。必须重视化学知识在发展过程中的积累和突破的相关性,既不能偏重研究最令人兴奋的发明和创造,如造纸和火药,又不能偏废化学知识的积累和传播。(3)对史料必须审慎处理。首先要注意史料的可靠性和历史的真实性,孤言片句不足以构成有力的论证,同时还应该识别伪书的存在。在研究古代的化学工艺时,尤其需要用实物来证明。
    9、勤奋工作的精神。如涂长望先生1960年两眼不能聚焦,蒙上右眼后写了2000多字的涉及多项业务的建议书;1961年双目接近失明,用口述完成了他最后一篇题为"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的问题"的重要论文;双目失明后,他仍时刻关心并深入思考我国的气象工作;在生命垂危之际,他思维仍很清楚,但语言能力丧失了,只好艰难地用手势表达还想为国家工作20年的心愿。再如王选老师曾住过北京大学佟府园丙八号,在只有11平米的平房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金瑞林教授,与王选老师是四十多年的老朋友、老邻居,他感慨地说:王选老师住佟府园丙八号的时候,"已经是教授了,而且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就。……经常看见他在院子里的破木椅上,靠着一个软垫,勤奋地工作。"2003年,王选老师病情加重,但仍躺在病床上看完博士生潘爱民长达100页的毕业论文,并在5天内将修改意见返给潘爱民。潘爱民回忆说,他能看出王选老师仔细阅读了全文,"这对于病人来说是相当辛苦的"。又如闵乃本先生的科研团队里,无人规定何时上班、何时下班,但每位成员吃完晚饭都会自觉地赶到实验室,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离开,大家已习以为常,19年来如一日。所以闵乃本先生认为:"做科学工作,我体会是自讨苦吃,没有钟点,没有假期,没有周末,一有时间想到的就是科研,尤其在没有突破的时候非常痛苦。当然,入了迷以后就乐在其中,一旦理论结果或科学预言被实验证实了,这种成功的喜悦是别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体会到的,只有自己能懂。"又如王志珍主席总是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里勤奋工作,她在广西作学术报告时说:"我觉得兴趣对一个人成功很重要,有兴趣才能吃苦。我大年初一都泡在实验室里,别人说我的活不是人干的,但我乐在其中。""我在工作中觉得最美的事情有两样:一是在研究和反复修改论文中,找到一个能很好表达出自己科学观点或问题的图画,写出一篇好的文章;二是遇到一个聪明的学生,在和他对话、交流中产生一个Idea(主意)。"
    10、精益求精的精神。如魏寿昆先生每次讲课前,都要认真修改教案,增补国外前沿研究的新资料,吸收国内生产与研究方面的新成就。所以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有位没听过魏寿昆先生讲课的学生,
    要求在毕业前能聆听一次他的专业讲座,作为一种享受来使自己得到满足。在北洋大学校志里有这样的记载:"矿冶系魏寿昆主任,他在课堂教学,条理之清晰,逻辑之严密,科学之论证、分析之透彻,深为师生折服与钦佩。"再如2004年底,我陪同金开诚老师出席某文化论坛。当时金开诚老师致词只有5分钟,但他讲得精彩异常,可谓语惊四座。会下金开诚老师坦率地告诉我,为了这5分钟的致词,他自己在家对着镜子练习了十几遍表情,拿着录音机录了十几遍声音,直到表情和声音完全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为止。又如韩启德主席提出:参政议政"不仅要看到当前的这一步,还要看到这一步以后的第二步第三步会发生什么情况,据此来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我觉得提出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也很不容易。我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因为要去参加党外人士座谈会,有时候我心里很没底,倒不是担心自己谈的问题不能与中共中央保持一致,而是担心我提的这些问题太'小儿科'"。"现在我觉得写好参政议政的文章越来越重要,这是参政议政成果的最终体现。我看古人写的奏折,文字优美,篇幅不长,但言之有理,能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现在我们的一些文章写得很长,却不知所云,让人印象不深刻。我们要努力改变八股文风,不断提高写文章的本领,把参政议政的报告写好。"韩启德主席正是凭借这种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使他近年来最出色的能力,更多体现在许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综合性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各种会议讲话、政治协商发言和参政议政成果上。
    11、勇于创新的精神。如1980年严济慈在《人民教育》第11期上发表了《谈谈读书·教书·写书·做科学研究》一文,集中反映了他勇于创新的精神:写书要"推陈出新,写出自己的风格"、"要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论述问题",让看书的人"好像听见你在说话一样"。"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在于探索未知",因此,"在学术上应有所创见,在技术上应有所创造,即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应有所创新"。再如黄昆先生喜欢从"第一原理出发",去探寻物理世界的奥秘。谈起创新,黄昆先生这样评说自己:"我文献看得比较少,因为那样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变成书本的奴隶。(注)自己创造的东西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对我来说,后者要困难得多。学别人的东西很难,而自己一旦抓住线索,知道怎么做,工作就会进展很顺利。""我喜欢与众不同,不喜欢随大流。如果跟着大家做,就没有什么意思。"刚上中学时,在伯父的要求下,黄昆先生除作业外还要去做数学书上所有题目,"不仅使我数学很熟练,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黄昆先生说自己很少去看书上例题的偶然情况"有着深远影响,使我没有训练出'照猫画虎'的习惯。"又如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闵乃本先生等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之际,闵乃本先生说:"这一项目从提出基本概念、建立基本理论、证实基本效应一直做到最终研制成功全新的原型器件,历经19年。""这项成果的取得是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结晶。"对于这次获奖关键所在的创新,闵乃本先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发展当代前沿的过程中才能创新。"
    12、执着争论的精神。如1930年秋,谭其骧先生进燕京大学历史系当研究生,师从于顾颉刚先生。次年秋,谭其骧先生读了顾颉刚先生"尚书研究"的讲义以后,认为其中所列的十三部并不是西汉的制度,即在课后向顾颉刚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顾颉刚先生要他将意见写成文章,并在收到的第二天就复了一封六七千字的长信,对他的看法赞成三点,反对三点。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争论的勇气,六天后写了第二封信,就顾颉刚先生不赞成的三点再次申述了自己的论据。十多天后,他收到了顾颉刚先生的复信,对第二封信的三点又同意了一点,反对二点。不久,顾颉刚先生把这四封信加上"关于尚书研究讲义的讨论"题目,印发给全班同学。这场争论不仅提高了谭其骧先生的研究能力,而且使他对历史地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最后选择了历史地理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又如时隔数十年后,杨振宁先生对黄昆先生的认真仍然念念不忘:"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不是在美国做研究,而是当时和黄昆同住一舍的时光。"黄昆先生在西南联大任助教时,和年小几岁的杨振宁先生同住一屋,那时他们总是喜欢纵论天下,相互顶牛。而黄昆先生往往都将话题引向极端,引发无休止的争论。有一次,为弄明白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含义,他们从白天一直争论到晚上,最后是上床后又爬起来,点亮蜡烛,翻看权威资料来解决争论。杨振宁先生说:"正是这些争论,使我找到了科研的感觉。"
    13、知难而进的精神。如黄汲清先生一生工作勤奋,知难而进,他曾语重心长地说:"生活的道路不是平坦笔直的,科学的道路更是如此。一个人一生要想做出点成绩,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埋怨环境,不呼喊困难,认准目标,一直往前。挫折是暂时的,成就是永存的。在山穷水尽之时,要想到柳暗花明之日。"再如周培源主席为人正直无私,刚直不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从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文革"期间,陈伯达找周培源主席批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周培源主席以科学精神捍卫科学,旗帜鲜明地表态:"狭义相对论已被事实证明,批不倒。广义相对论有争议,可以讨论。""讨论,也是物理学家的事。"直接把陈伯达顶了回去。这充分说明周培源主席是"高举科学的骨头前进"(1975年胡耀邦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呼吁"高举骨头前进",批评那些在"四人帮"高压下屈服的"软体动物",鼓励人们立身处世要有骨气)的科学家,不是察言观色的"气象学家"。再如"四人帮"推行实用主义,轻视基础研究。有人如此评论:"中国自五四之后觉醒的科学与民主意识,面临着一次空前的危机。中国向何处去?是向愚昧与专制倒退,还是向科学与民主前进?深厚的学养与强烈的科学信念,又一次使周培源按捺不住心头郁愤,破门而出,高举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大旗,顶着凶猛的潮流成为当时众望所归的科学界的中流砥柱。"周培源主席写了一篇5000多字的阐述基础理论必要性与重要性的文章,于1972年10月6日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的发表,犹如惊蛰春讯,在国内科学界、知识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也钦佩周培源敢于反潮流的大无畏的勇气,能够为人民、为科学仗义执言"。杨振宁先生赞叹道:"大家对周先生很佩服,因为他不怕压。"
    注:黄昆先生的创新感悟发人深省。孟子也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其中的《书》,原指《尚书》,现泛指书籍。究竟是多读书好还是少读书好?恐怕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异,也要因工作因生活因学科因专业而异。以我自己为例,多数情况下还是多读书好,但在个别场合就是少读书好。这不仅因为多读书的书生有时循规蹈矩、不善创新,而且因为多读书的书生有时"百无一用"、"想入非非"。这种例子很多,仅举一例:我经常熬夜读书写作,半夜前后偶然会精神恍惚,似乎闪现天与人感应、社会与人生合一、环境与自我同归、过去与现在相似、眼前与未来难分、此处与彼处融合、书内与书外交错、作者与读者一体、文字与声音激荡、颜色与气味混淆、意识与存在重叠、想象与实际杂糅、梦境与现实互动、虚幻与真实模糊、谬误与真理莫辨、心灵与身体碰撞、糊涂与清醒并存的瞬间。所以不仅未出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现象,反而会出现"读书破万卷,下笔无自我"的感觉。好在我现在读书虽多,但记忆力一般,发表文章很少,避免了某些"无自我"的尴尬。但对那些读书较多、记忆力超群、发表文章很多者来说,其有的文章可能会缺乏原始创新,像黄昆先生所说的"被人牵着鼻子走,变成书本的奴隶","训练出'照猫画虎'的习惯",甚至不经意间会形成"客观抄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