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国消失原因 罗布泊曾经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湖面达 12000 平方公里,上个 世纪初仍达 500 平方公里,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 10 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 城, 但至 1972 年, 却最终干涸。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曾经水丰鱼肥的罗布泊变成茫 茫沙漠?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当年丝绸之路的要冲 —— 楼兰古城变成了人迹罕 至的沙漠戈壁?这一直是个科学之谜。 最近, 中科院罗布泊环境钻探科学考察队对罗布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环境科 学考察。 考察队认为: 据初步推断, 随着青藏高原在距今 7 到 8 万年前的快速隆升, 罗布泊由南向北迁移, 干旱化逐步加剧, 最后导致整个湖泊干涸。 这样的一个解 释显然并不能让人满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周昆叔教授则认 为,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很复杂。这里面既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地域性的问题, 除了自然方面的原因,还有人为方面的因素。 一、全球气候旱化是大背景 大约万年前, 地球环境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即由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演变成 冰期后时期的湿润环境,借此契机,人类文化也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 而一万年之后,地质环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性变化,距今约 10000 年至 8000 年 为升温期, 距今约 8000 年至 3000 年为高温期 ( 气候适宜期 ) , 距今 3000 年至今为降 温期。这三大环境格局变化为地质、生物、化学与物理的古环境研究所证实,只 是在三阶段划分的时间上, 由于方法、 地点或研究对象的不同而略有出入。 这种 环境气候的变化规划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以楼兰为例, 新石器时代人类便涉足这里, 青铜器时代这里人口繁盛, 这时 恰值高温期, 罗布泊湖面广阔, 环境适宜。 但此后进入降温区后, 水土环境变差, 河水减少,湖泊缩减,沙漠扩大。在距今约 2000 年左右旱化加剧,这表现在中国 北方广大地区冰进发生,黄土堆积,湖沼消亡,海退发生。 楼兰古城的消亡大约在公元前后至四世纪 ( 中原的汉朝到北魏时期 ) , 这时正 是旱化加剧的时期。其实,在这一旱化过程中,不仅是楼兰古城消亡,而且由于 沙漠扩大, 先后发生尼雅、 喀拉墩、 米兰城、 尼壤城、 可汗城、 统万城等的消亡。 楼兰古城的消亡是在中国北方,甚至是世界气候出现旱化的大背景下发生 的, 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 只是由于楼兰处在干旱内陆, 这里人文与自然环境 的变化更显著罢了。 二、青藏高原隆起是地域因素 除了全球气候的变化之外, 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地域性中最重要的原因。 在距 今 7 到 8 万年前, 青藏高原快速隆升。 这种隆起对中国西北部的气候具有决定性的 作用。 由于罗布泊所处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西北内陆, 每年,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 暖湿气流几乎都很少到达这里。 当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时, 整个东亚西部都开始出现了干旱和沙漠化、 戈壁化 趋势。在这期间,罗布泊开始从南向北推移。在距今 7 万年左右的时候,湖面急 剧下降到最后接近湖底。 因湖底地形的高低不平, 原先巨大统一的古罗布泊分解 成现在的台特玛湖、喀拉和顺湖和北面较大的罗布泊。 在地域性因素中, 还有一点必须值得注意, 据说从近来的遥感资料判断, 孔 雀河上游曾发生了一次大的滑坡事件。这次滑坡整个堵塞了孔雀河的河流通道, 9 致使罗布泊的来水被断。 现在的问题是还不知道这次滑坡的具体时间, 它是否发 生在罗布泊干涸之前还有待于研究。 三、人类过度开发加速罗布泊消亡 人类活动对罗布泊干涸的影响, 在晚近期可以说越来越大。 水源和树木是荒 原上绿洲能够存活的关键。楼兰古城正建立在当时水系发达的孔雀河下游三角 洲, 这里曾有长势繁茂的胡杨树供其取材建设。 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 10 多万平方米的楼兰古城, 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 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作 用。 在这期间, 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水系的变化和战争的破坏, 使原本脆弱的生 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5 号小河墓地上密植的 “ 男根树桩 ” 说明,楼兰人当时已感到 部落生存危机, 只好祈求生殖崇拜来保佑其子孙繁衍下去。 但他们大量砍伐本已 稀少的树木,使当地已经恶化的环境雪上加霜。 罗布泊的最终干涸, 则与我们解放后在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 当年 我们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 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黄河断流就可以得到印证。 罗布泊也由于没有来水补给, 便开 始迅速萎缩,终至最后消亡。 四、楼兰古城消失成为 “ 旷世之憾 ” 提起楼兰古城, 人们都会想到瑞典探险家斯文· 赫定, 因为他在 1901 年首次 对外宣布楼兰古城的存在。 1900 年 3 月 28 日,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正在罗布沙漠中考察,他雇佣的驴 工兼向导, 维吾尔族农民艾尔迪克因丢失工具, 在寻找的途中, 偶然在罗布泊西 北岸发现一片古代遗址,斯文·赫定听说后,马上随艾尔迪克来到了遗迹处,发 现这片古代遗迹地面上,散布着美丽的木雕、织物、钱币。 因缺乏饮用水,斯文·赫定只好返回。经过一年的准备,在 1901 年 3 月 3 日, 斯文·赫定专程来到这片遗迹,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发掘工作。经过整理分析,赫 定根据出土文书中有楼兰字样, 遂将此遗迹定为楼兰, 这一重要发现震惊了世界, 为斯文·赫定赢得了极大的荣誉。 随后英国人斯坦因、 日本人橘瑞超等, 都是沿着赫定的路线图找到楼兰遗址 的, 他们的发掘工作更彻底和细致, 但同时也是破坏和掠夺性的。 这些工作成了 以后楼兰探险的重要地理依据。 尽管从戈壁和雅丹地貌中难以辨认楼兰城昔日的面目, 但科学家从大量资料 和考察中发现,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废弃了 1500 年的楼兰城曾经辉煌一时。 据专家分析, 楼兰遗迹已经有了 1800 年的历史, 经历了风沙洗劫后, 仅存残缺的 胡杨木架和少量的芦苇墙。 从房子的大小和建筑材料看, 当时普通百姓的住房条 件比较简陋, 但遗迹中留下的大量做工精细的木制品和古钱币又提醒人们, 楼兰 城中也不乏富甲一方的人家。 专家认为, 楼兰城中已有了贫富分化, 这些木制品 同时又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木工精湛的手艺和楼兰经济的繁荣。 专家发现, 像这样 的民宅, 留存下来的还有几十间, 并集中在城西组成了居住区, 而在城东又分别 有行政和军事区,城市功能齐全而布局分明,城市规划和发展意识显而易见。 楼兰古尸之谜 著名的 “ 楼兰美女 ” 出土于 1980 年, 当时, 考古学家在罗布泊铁板河发现一具 保存完好的女性古尸,女性的皮肤为红褐色,还稍有弹性,面部轮廓非常明显, 眼睛大而深、鼻梁高而窄、下巴尖而翘。经过图像处理后,生活在数千年前的一 位美女, 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由于这具女性古尸是在神秘的楼兰古城附 10 近被发现的,所以就给她取名为 “ 楼兰美女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