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中韩高句丽争议1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中韩高句丽争议,唐太宗诏书揭示历史真相,民主韩国正编造一个新世纪的全
    民洗脑谎话
    中韩高句丽历史争议评论之一
    韩国现正全国上下正愤怒谴责侵略
    '
    高句丽,企图以此来凸现高句丽不是中国而
    是韩国的历史
    ,
    叫嚷
    ”
    如果高句丽属于中国,
    中国就不会打高句丽
    ’
    云云,
    随便游览韩
    网,
    就可看见大量的一幅幅巨型油画详细描述隋唐
    “
    侵略
    ”
    高句丽的可恶细节。
    如此
    大规模的愚民洗脑简直就是以伪造的历史编造的一个二一世纪的洗脑谎话,根本
    不堪一驳。
  
    高句丽时代,韩国的国号叫新罗,
    新罗与百济位于半岛的中南部,高句丽则占据
    满洲大陆的辽东和半岛的北部。唐朝开国后,高句丽首先联合百济攻打唐朝在半
    岛的盟友新罗,新罗向唐呼救,唐太宗派二人到高句丽讲和,但高句丽反把二和
    平使者关起来,唐太宗大怒亲自御驾亲征攻打高句丽,遭到高的顽强抵抗战事延
    长,唐军因出兵紧急草粮不足而退兵。
  
    班师回朝后,唐朝改变了策略,决心扶持与壮大新罗共同对付高句丽。公元
    660
    年,唐朝联手新罗灭了百济,在这之前百济为了对付唐新联盟,已从唐的朝贡国
    倒向日本成为了日本的朝贡国。公元
    663
    年日本打着百济复国的标志进攻朝鲜半
    岛,但大败于唐新联军,这就是史上有名的
    “
    白江村大战
    ”,
    之后日本官方与民间开
    端了大规模的
    “
    遣唐史
    ”
    。
    日本史学将此与二战齐名,
    是日本国家史上两次败于敌国
    而转型向敌国学习的转择点。
  
    唐高宗三年(公元
    668
    )大唐军百万,新罗军
    26
    万共同毁灭了高句丽,大唐军全
    盘接收了高句丽。
  
    由这些已载入史册的史实可见,
    全世界的人都有权指责唐朝
    “
    侵略
    ”
    高句丽,
    唯独韩 
    国人没有这种权利,
    因为唐朝大军第一次
    “
    侵略
    ”
    高句丽的始作俑者正是韩国;
    第二
    次
    “
    侵略
    ”
    高句丽的罪恶帮凶更是韩国。
    今天的韩国学界以割裂历史,
    不提前因后果,
    专门挑选唐太宗攻打高句丽,恶意隐瞒韩国本身在高句丽灭亡过程中始作俑者和
    罪恶帮凶的关键作用,
    不断的煽动国内的民众对中国
    “
    侵略
    ”
    高句丽的所谓悲情,
    韩
    国的大中小学教师都捶胸顿足泪流满面向学生发誓:
    “
    万恶的中华帝国唐太宗赤膊
    上阵自古就侵略欺负韩民族,你们长大后一定要收回高句丽在满洲的故土
    ”
    ,而台
    下的韩国学生无不个个都磨拳擦掌怒发冲冠。中国留学生开端还想和韩国人辩论,
    后来唯有不去课堂。
    留学生私下称之为韩国版的小型
    “
    文革
    ”
    ,
    只是发生在被美前国
    务卿称之为
    “
    韩国是亚洲高技术的成熟的民主国家
    ”
    实在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感
    觉。
  
    以下是唐太宗征高丽(高句丽)诏书,
    从中可见今天的韩国人是如何歪曲唐朝
    攻打高句丽的历史真相的。
  
    唐太宗征高丽(高句丽)诏书
  
    命张俭等征高丽诏
  
  
    百济高丽,恃其僻远,每动兵甲,侵逼新罗。新罗日蹙,百姓涂炭,遣使
    请援,道路相望。朕情深愍念,爰命使者,诏彼两蕃,戢兵敦好。而高丽奸惑,
    攻击未已,若不拯救,岂济倒悬。宜令营州都督张俭、守左宗卫率高履行等,率
    幽、营二都督府兵马,及契丹、奚、,往辽东问罪。
  
  
    亲征高丽手诏
  
  
    行师用兵,古之常道,取乱侮亡,先哲所贵。高丽莫离支盖苏文,弑逆其主,
    酷害其臣,窃据边隅,肆其蜂虿。朕以君臣之义,情何可忍。若不诛翦遐秽,无
    以肃中华。今欲巡幸幽蓟,问罪辽碣,行止之宜,务存节俭,所过营顿,无劳精
  
  
    饰。食唯充饥,不须珍膳。水可涉度者,无假造桥;路可通行者,不劳修理。御
    营非近县学生、老人等无烦迎谒。
  
  
    隋室沦亡,其源可睹,良繇智略乖于远图,兵士疲于屡战,政令失度,上下
    离心,德泽不加于匹夫,刻薄弥穷于万姓。当此时也,高丽之主,仁爱其人,故
    百姓仰之如父母;炀帝残暴其下,故众庶视之如仇雠。以思乱之军,击安乐之卒,
    务其功也,不亦难乎?何异入水而恶其濡,践雪而求无迹?朕缅怀前载,抚躬内
    省:昔受钺专征,提戈拨乱,师有经年之举,食无盈月之储至于赏罚之信,尚非
    自决,然犹所向风靡。前无横阵,荡氛雾于五岳,翦虎狼于九野,定海内,拯苍
    生。然则行军用兵,皆亿兆所见,岂烦言哉!及端拱岩廊,定策帷,身处九重之
    内,谋决万里之外。北殄匈奴种落,有若摧枯,西灭吐谷浑、高昌,易于拾芥。
    包绝漠而为苑,跨流沙而为池,黄帝不服之人,唐尧不臣之域,并皆委质奉贡,
    归风顺轨。崇威启化之道,此亦天下所共闻也。况今丰稔多年,家给人足,余粮
    栖亩,积粟红仓,虽足以为兵储,犹恐劳于转运,故多驱牛羊,以充军食。人无
    裹粮之费,众有随身之廪,如斯之事,岂不优于曩日?加以躬先七萃,亲决六奇,
    使攻无所守,战无所拒,略言必胜之道,盖有五焉:一曰以我大而击其小;二曰
    以我顺而讨其逆;三曰以我安而乘其乱;四曰以我逸而敌其劳;五曰以我悦而当
    其怨。何忧不克?何虑不摧?可布告元元
    ,
    勿为疑惧耳。
  
  
    命将征高丽诏
  
  
    观乎天道,鼓雷霆以肃万物;求诸人事,陈金革以威四方。虽步骤殊时,
    质文异制,其放残杀,禁暴虐,戮干纪,讨未宾,莫不扶义而申九伐,文德昭于 
    率土,因时而董三令,武功成于止戈。
  
  
    朕祗膺宝历,君临宇县,凭宗社之灵,藉卿士之力,神祗储祉。夷夏宅心。
    故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高建武,夙披丹款,早奉朝化。忠义之节。克着于夷;
    职贡之典,不愆于王会。而其臣莫离支盖苏文,包藏凶慝,招集不逞。潜怀异计,
    奄行弑逆,冤酷缠于貊,痛悼彻于诸华。纂彼藩绪,权其国政,法令无章,赏罚
    失所,下陵上替,远怨迩嗟。加以好乱滋甚,穷兵不息,率其群凶之徒,屡侵新
    罗之地。新罗丧土,忧危日深,远请救援,行李相属。朕愍其倒悬之急,爰命轩
    之使,备陈至理,喻以休兵,曾不知改,莫遵朝命。窥窬亭障。首鼠窟穴,完聚
    更切,赋敛尤繁。丁壮尽于锋刃,羸老弊于版筑,久废耕桑,咸罹饥馑。生肉表
    异,显其亡征;雨血为妖,彰其数尽。比室愁苦,阖境哀惶,华发青衿,不胜苛
    政,延颈企踵,思沾王泽。
  
  
    昔有苗弗率,劳大禹之驾,葛伯仇饷;动成汤之师。况乱常巨寇,紊三纲而
    肆逆;滔天元恶,穷五刑而莫大者哉!朕所以宵衣兴虑,日旰忘食,讨罪之意,
    既深于投袂;救人之义,弥轸于纳隍。类上帝而戒途,诏夏官而鞠旅。可先遣使
    持节辽东道行军大总管英国公,副总管江夏郡王道宗,士马如云,长驱辽左。奋
    夷岳之威,屠豕于险渎;乘建瓴之势。斩鲸鲵于镂方。行军总管执失思力、行军
    总管契何力,率其种落,随机进讨。契丹蕃长于勾折、奚蕃长苏支、燕州刺史李
    元正等,各率其众,绝其走伏。使持节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副总管常何、总
    管左难当等,舟楫相继,直指平壤。新罗王金善德,倾其城邑,竭其府藏,荷不
    赀之泽,复累叶之仇。出乐浪而冲腹心,临沃沮而荡巢穴。百济王扶余义慈,早
  
  
    着丹款,深识时机。弃历稔之公交,赢粮蓄锐,惟命是从。凡此诸军,万里齐举,
    顿天罗于海浦,横地网于辽阳。朕然后经涂白狼之右,亲巡元菟之城,执鼓而戒
    六军,载太常而麾八阵。使流汤者鱼烂,握炭者冰消,诛渠魁于恶稔,吊黎庶于
    厥角。其或拥众立功,或行闲自拔,宜宏宽大,各复农其土。有劳者当加其,怀
    能者不滞其才。如其长恶莫悟,迷途遂往,斧钺既下,必婴丧元之悲;玉石一焚,
    徒轸噬脐之叹。具宣朕旨,咸使知
    ?
    。
  
  
    高句丽灭亡后大约
    5%
    的高句丽人融入朝鲜民族,约
    95%
    都融入了满族和汉族
    中韩高句丽历史争议评论之二
    高句丽生前是中国的属国,亡后被大唐军全盘接收,生来死去没有一天归属过
    韩国。现在的韩国人总是说高句丽是朝鲜民族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在具体分
    析高句丽亡后韩国先后分批两次从中国手中接过小部分高句丽遗址对韩国历史的
    影响,这对探讨高句丽对朝鲜民族的组成的影响的轻重至关重要。令人匪夷所思
    的是韩国学者对这中韩边距历史上的这两次北移都避而不谈。
  
    今天朝鲜境内的高句丽遗址是分两个时期两部分划入韩国版图的。第一次是公
    元
    748
    年唐玄宗下诏同意把边距从汉江北移到大同江,这份土地约为
    3
    万平方公
    里,其中包含原部份百济故地。粗略高句丽故地占两万,百济故地占一万,安高
    句丽最鼎盛的时期的约为四
    万平方公里计算,也就是只有约占
    5%
    的原高句丽故
    地划入了统一新罗的疆域,
    5%
    如此小的比例,
    按照世上任何一种历史划分的方
    法,高句丽都不可能是韩国的历史,只能说高句丽的后人对朝鲜民族的形成有影
    响而已。正因为高句丽故地所占的比例实在太小,统一新罗和后来的高丽王朝全
  
  
    都没有把高句丽行入本国历史,这就反驳了
    04
    年中韩高句丽争议公开后,韩国媒
    体及外长潘基文登的诉求:高句丽是韩民族的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