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吕底亚和希腊铸币的起源:成本和数量1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对吕底亚和希腊铸币起源的讨论必定涉及货币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这是近些年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货币并不必然以铸币的形式产生,没有铸币的古代社会就没有货币的看法也不准确。亚里士多德认为钱币始于贸易需要。这一解释受到近些年的考古与文献证据的挑战。但目前对小亚细亚所出现的铸币的解释仍然不能厘清铸币起源上的一些技术问题。吕底亚铸币的出现主要原因就在于成本和称量次数的总体降低。而交易成本的降低则进一步使铸币的绝对和相对生产成本的降低成为可能,贵金属直接充当货币的货币体系开始形成。  
    一 导言:货币,东方与西方
    货币并不必然以铸币的形式产生。那种认为一切没有铸币的古代社会就没有货币的看法也不准确。在所有人类社会中可能都存在某种形式的通货,以一种特定物品、或者更经常是几种特定物品专门用于结算和(或者)保值、交换。① 然而,在大多数古代社会中,承担这些功能的物品都在一个具体、有限的环境下运作。这些物品包括具有宗教价值的祈愿祭品以及部落首领们从对外贸易中获得的奢侈品等等。换句话说,在那些社会里,货币不能等同于所有的商品,这或是因为大多数产品都不属于那一类能通过交换而获得的物品,或是因为一个交换网络的等级体系的存在。因此,关于货币是否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特性的讨论,答案一定是肯定的,但必须注意的是,“货币”在每一个社会中并非承担着相同的功能。
    中国的货币体系充分提醒了我们,西方的货币模式并非唯一可能的模式。在古代中国,黄铜或青铜钱币及至后来的纸币是主要的货币形式。② 古代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金、银之类的贵金属并没有被用作货币标准。只是在外来统治的金朝(1115—1234)和元朝(1260—1368),白银才被用作结算的工具。到了清朝,在西方商人的影响下,白银才作为税收和银行间汇兑的工具而流通,但并没有一个单一的标准,白银的成色可以相差很大。这导致了交易时通常需要称量和鉴定白银的成色。③ 古代中国的货币传统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信用货币传统(尽管绝非只有中国是这样),地中海世界和近东的那些社会走的则是一条不同的道路。在“肥沃新月地带”的诸国家中,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埃及,之后在希腊,再在罗马,贵金属——首要的是白银——成为标准的价值参照,而起到了货币的功能。因此,基本上金属的商业价值就成了货币价值的参照。只有到了晚近的时期,从17—18世纪以后,西方才真正开始向信用货币制度发展。不到40年以前,即1971年,美国联邦储备局放弃了“黄金汇兑本位制”,从那时起,黄金与货币才完全分离。
    然而在这一金属货币的传统中,早在约公元前600年就诞生了一项发明, 即贵金属钱币的铸造。此项发明在西方世界甚至之外更远地方的成功经久不衰。与需要称量的金、银相比,钱币真的代表某种新生事物吗?这一问题仍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但它不是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将把视线集中在另一问题:如果说在西方传统中,是希腊人、或者说是吕底亚人和希腊人首创了贵金属铸币,那么,这一发明诞生的确切原因仍不清楚。为什么首先是在小亚细亚西部?为什么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是什么动机促使了发明的产生? 正如最近一项研究中所说:“关于钱币起源问题的庞大书目恰恰突显了‘谁、是什么、何时、为什么、在哪里’这些基本问题长期缺乏定论的现状”。④ 这一判断是相当正确的。本文的目标就是对这一古老之谜做出新的解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