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荷马史诗》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古代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奥德赛》),相传这两部史诗都是盲诗人荷马所作,故这两部史诗合称为“荷马史诗”。
    一、史诗的形成及内容
           由于相隔时代久远,再加上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很多学者对荷马是否确有其人,出生何地,生存于什么时代,史诗的形成等问题,意见分歧,并展开了热烈而持久的争论,产生了欧洲文学史研究上的所谓“荷马问题”。
    关于荷马是否存在,希腊人的回答是肯定的。现在一般学者也认为,传记材料的缺乏不能作为否定荷马存在的根据。从史诗布局的统一,人物性格的完整来看,即使远古时期的希腊各种民间口头创作曾经是史诗创作的素材,也应该肯定有一个具有高度艺术才能的诗人最后完成了史诗的创作,这位诗人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盲诗人荷马。荷马及其门徒,对于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关于特洛亚战争的歌谣和传说,进行加工整理,编成了两部完整的长篇作品,这大概是公元前9世纪前后的事,那时的史诗仍然是一种民间的口头创作。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的执政者庇士特拉妥下令用文字来记录史诗,公元前3至公元前2世纪,又由亚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最后编订,编订后的版本和现在的《荷马史诗》已基本相似。所以说作为希腊人口头创作的总汇,“荷马史诗”反映了集体创作的智慧和文人的创作才华。
           “荷马史诗”两部作品的内容都与特洛亚战争有关。据考证,历史上特洛亚战争确实存在。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掠夺是特洛亚战争的最主要的起因。但在神话传说“不和的金苹果”中,战争的爆发被说成是希腊人为了报复特洛亚王子帕修斯抢走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人间最美丽的女子海伦而发动的。战争进行了十年,希腊联军始终未能攻占特洛亚。最后,伊大卡岛国王奥德修斯巧设木马计,一举攻陷特洛亚城。
           《伊利昂纪》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因为希腊人把特洛亚城又叫做伊利昂。全诗24卷,15693行,这部史诗直接描写特洛亚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故事,史诗一开始就点出“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于是,阿基琉斯的愤怒便成为史诗最主要的线索。在一次战争中,阿伽门农分得了一个女俘,该女俘是太阳神神庙祭司的女儿,祭司请求归还女儿,遭到拒绝后,祭司祈祷阿波罗神给希腊军大降瘟疫。阿基琉斯直言劝谏阿伽门农,阿伽门农虽然放还了女俘,但却与阿基琉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抢走了阿基琉斯心爱的女俘,阿伽门农的这一行为激起了阿基琉斯的愤怒,两人几乎兵刃相见,最后虽然阿基琉斯将女俘交给阿伽门农,但从此退出战场。由于主将不参战,希腊军方面连连失利,特洛亚军乘机进攻,一直打到了希腊军的战船边,情况十分危急。阿伽门农派人来向阿基琉斯求和,但遭到阿基琉斯的拒绝。在紧急关头,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杀上战扬,很快被特洛亚方面的主将赫克托耳杀死。密友的阵亡再一次引起阿基琉斯的愤怒,这一次愤怒的对象是赫克托耳,为了替好友报仇,阿基琉斯重返战场,所向披靡,一时之间特洛亚方面尸积如山,赫克托耳也在一番激战之后被阿基琉斯杀死。之后,阿基琉斯用战马托着赫克托耳的尸体绕着帕特洛克罗斯的坟墓跑了三圈,并且拒绝交还尸体,以此来祭奠亡友。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连夜赶往阿基琉斯营中,乞求归还儿子的尸体,老王花白的头发与爱子之情终于打动了阿基琉斯,终将尸体归还老王。全诗就在赫克托耳的葬仪中结束。
           《奥德修纪》题名的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故事”。全诗也分24卷,12110行。史诗主要写奥德修斯从特洛亚回国途中在海上漂流10年期间发生的故事。伊大卡岛的国王奥德修斯在归国途中,由于无意中刺瞎了海神波塞东的儿子的眼睛,受到海神的报复,在海上漂流了十年,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在斯赫里岛国王阿吉诺的帮助下,才得以返回自己的家乡。在他的家乡,由于他多年杳无音信,传言他早已死去。一群觊觎他家财产的贵族子弟纠缠他的妻子珀涅罗帕,逼她改嫁。珀涅罗帕想尽办法拖延,但求婚者常年驻在他的家里大吃大喝,消耗掉大量资财。他的儿子忒勒马科斯于是外出,到希腊各地去寻找父亲。父子俩人碰面后,奥德修斯先试探了他的妻子和仆人,然后与儿子商量好计策,杀死了所有的求婚者,处死所有曾经帮助过求婚者的家仆,最后全家团圆。
    二、史诗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价值
           “荷马史诗”的内容丰富,涉及远古希腊人生活的方方面,向来被视为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风貌。
            荷马史诗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希腊社会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情况。《伊利昂纪》主要反映了军事民主制时代希腊的社会情况:当时社会组织的细胞是父系氏族,由氏族组成胞族、部落、以至部落联盟。攻打特洛亚的希腊军队就是一支部落联盟的联军。部落中的最高权力属于民众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要在民众大会上讨论决定。民众大会以外有长老会议,这是一种决策机构。史诗中的英雄人物都是各部落的首领,并不是统治者,他们的职责在于领导人民打仗,对部落中发生的不和具有审判权力,执行民众大会、长老大会的决议,其权力受到民众大会和长老会议的限制,这些情况说明当时的希腊还保留着氏族公社的基本组织形式。《奥德修纪》反映的是奴隶社会逐步形成时期的社会形态。奥德修斯同求婚者的斗争,实际上是一场为保护私有财产而进行的斗争,诗人肯定了这场斗争的正义性,这说明当时为保护私有财产而采取任何手段都被视为合法,反映了私有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诗中描写了两个国家——斯赫里和伊大卡,都反映了奴隶制萌芽时期的情况。在那里,贵族们过着豪华的生活,终日酒宴不断,但是并不完全脱离劳动,如奥德修斯本人也和别人一样参加劳动,津津有味地和别人比赛割草,自己制造床、船等物并引以为荣。他的妻子珀涅罗帕常年织布,瑙西卡公主也和女仆一起在海边洗衣。奴隶已经出现,但主要是家奴,为贵族们作家务劳动和豢养牲畜。农业中也开始使用奴隶劳动,奴隶的遭遇是悲惨的,奥德修斯杀死求婚者后,又以相当残忍的手段处死大批曾经帮助过求婚者的家仆,说明此时贵族已经操纵了奴隶的生杀之权。
            史诗还生动地描写了远古希腊人的宗教习俗、社会道德观念和家庭结构模式。在史诗中存在着大量的关于祭神、占卜等活动的描写,为后世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形态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史诗表现的道德观念,是父权制社会形态下的民众意识与道德规范。古希腊人崇尚战争中英勇机智、不怕牺牲和献身集体的英雄主义精神,视荣誉高于一切,谴责消极怠战的行为。史诗把战争当作既光荣又有利的事业,没有涉及战争的道义问题,无所谓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在家庭关系上,以男性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已开始形成,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下。贞洁的珀涅罗帕形象体现了那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而男性却可以公开地或秘密地拥有几个女人而不受到谴责。男子的家庭观念增强了,奥德修斯不论卡吕普索女仙如何温柔缱绻,也一时一刻没有忘记归家。
             史诗表现了希腊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和乐观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在史诗的时代,古希腊人相信命运和神,但是在史诗中,人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因素,也不是命运的玩物,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力量。《伊利昂纪》是人神交混的世界,诸神参与人间的争斗,主神宙斯决定战争的命运,每次大的战斗都有神的预兆,但是在战场上,英雄们仍要靠自己的奋战来夺取胜利,即使面对着帮助敌方的神,他们也敢于较量,甚至还战胜了神,好几个神都被英雄刺得鲜血直流,大吃苦头。在自然斗争中也是如此,奥德修斯碰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总是毫不气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了重重的困难。古希腊人也有冥府乐土的观念,但是在史诗中,人们并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不论是战争,劳动,还是比武斗智,英雄们都抱有莫大的兴趣。《奥德修纪》第十一卷中写到奥德修斯游历地府,见到阿基琉斯的亡魂。奥德修斯对他说:“你是从古至今最幸福的人,活着受人尊敬,死了还统领着鬼魂。”阿基琉斯却回答他说:“我宁愿活在世上做人家的奴隶,侍候一个没有多少财产的主人,那样也比统帅所有的死人的灵魂要好。”这 一段话非常明显地表现了英雄们把幸福寄托在现世人间的思想。正因为对人类、对现实世界抱着这种积极的态度,所以史诗的基调是乐观的、健康的。
    三、史诗中的人物形象
           史诗塑造了一系列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反映了古希腊人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崇高理想,因其写英雄栩栩如生,故“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阿基琉斯是《伊利昂纪》中最著名的英雄。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他是忘我的战斗精神的象征,而这种精神恰恰是整个史诗的思想基础。阿基琉斯的母亲曾预言,他可能有两种命运,或是过和平生活而长寿,或是在战争中博得荣誉而夭折,他坚决地选择了第二种命运。在特洛亚战争中,他攻城掠地,履建奇功。他酷爱荣誉,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视友情高于一切,他与帕特罗克洛斯的友情是感人的,尽管其母告诉他赫克托耳之后就是他的厄运,也没有动摇他为友报仇的决心。他生性暴躁而任性,一怒之下便退出战场,而且固执己见,不肯和解,但是他仍能顾全大局,重视集体利益,虽然不情愿,他还是把心爱的女俘交给阿伽门农。阿基琉斯从发怒到息怒,其间的转变并没有什么严重的思想阻力,这说明部落集体的利益最终还是占据他心目中的主要地位。不过阿基琉斯身上那种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也是很明显的,他过于任性,为了个人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失,长时间不上战场,不肯息怒,造成了希腊军方面的严重伤亡,史诗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是给以责备的。阿基琉斯的性格中有野蛮、残暴的一面,他将赫克托耳杀死之后,对其尸体进行百般凌虐,然而同时他身上又表现出善良,甚至是温厚的一面,他在母亲面前嘤嘤啜泣,他对待前来讨要尸体的赫克托耳的老父友善而充满怜悯,他向花白头发的老人伸出双手去的一幕被视为史诗中最感人的场景之一。可以说,野蛮与文明同时并存于阿基琉斯的身上。
           赫克托耳是特洛亚方面的主将,也是《伊利昂纪》中仅次于阿基琉斯的大英雄,与阿基琉斯相比,他更富于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自觉保卫集体利益的英雄。他把为部落牺牲看成是一种荣誉。他认识到战争是由于他的弟弟帕里斯的不义行为引起的,多次对帕里斯给他的城乡带的灭族大祸感到非常痛心。他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正义一方是希腊军队,特洛亚是理屈的,然而他又不得不站在理屈的一方为着他的全族人民而战。他预感到特洛亚将要毁灭,自己即将阵亡,对妻小面临的奴隶生活感到难过,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悲哀,牢记一个战士应尽的义务,毅然地离别妻儿,勇敢地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当其他人都躲进城里去的时候,他一个人留在战场上,准备和强敌战斗到最后一刻,无论是父亲的哀告,还是母亲的眼泪,都没能使他动摇。他以自己的行动维护了一个战士应有的尊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视死如归的精神,在这个人物身上编织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也使他成为“荷马史诗”中最可歌可泣的悲剧人物。
            奥德修斯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智多星”的形象。他不但是聪明的领导者、勇敢的战士、生产的能手,还是受人爱戴的奴隶主和好丈夫。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不畏困难,在十年飘流的过程中,不论是艰险还是诱惑,他都能以自己无穷的智慧和毅力战胜险阻,摆脱诱惑,他的英雄行为的动力来自他对部落集体和故乡的眷恋之情。奥德修斯身上的个人意识比《伊利昂纪》中的英雄更为明显,带有早期奴隶主的鲜明特点,体现了人的个人意识的觉醒。
    四、史诗的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首先,谋篇布局上,精当奇巧,错落有致。《伊利昂纪》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全篇就围绕着阿基琉斯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这一情节本身又写得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同时,十年战争只写最后一年间五十一天的事,具体描写的也只是四、五天的事,以点带面,内容上丰富多彩而结构上高度集中紧凑。
         《奥德修纪》的主要情节也是由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构成。《奥德修纪》的开端,诗人就说他要歌唱的是奥德修斯的历险。十年的历险,又压缩在最后的四十天,具体描写的也只有五天的事,但也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全诗结构比《伊利昂纪》稍显复杂。围绕奥德修斯海上漂流这一主线,还有两条辅线:伊大卡岛上求婚者对珀涅罗帕的纠缠和忒勒马科斯外出寻父,这两条辅线对主线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突现了情势的紧急和奥德修斯热爱故土的心情。另外,在叙述情节时,《奥德修纪》采取了倒叙的手法,奥德修斯十年漂流的遭遇由他自己向斯赫里岛国王回叙,听来亲切动人。全诗从忒勒马科斯外出寻父开始,最后以父子合力消灭求婚者结束,前呼后应,结构完整。《奥德修纪》的时空大跨度跳跃或互相交织的特点,比《伊利昂纪》更为突出。
            其次,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两部史诗都塑造了众多的人物,但并不显雷同,战场上的英雄虽然个个英勇善战,但个性不同。阿伽门农的傲慢,阿基琉斯的任性,赫克托耳的厚重,奥德修斯的机智,埃阿斯的直率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在妇女形象方面、贤惠的安德洛马刻,忠贞的珀涅罗帕,天真的瑙西卡公主,痴情的卡吕普索都写得栩栩如生。史诗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但有时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也很成功。
             第三,史诗语言优美动听,成为欧洲文学史上这类作品的典范。史诗语言的优美,首先得益于大量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荷马史诗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使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对于比喻的运用,诗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荷马史诗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创作,最初是由行吟诗人唱出来的,因此,为了便于艺人记忆,使观众加深印象,史诗常常让意思相同的形容词在作品中反反复复地出现,有的甚至整段重复,这些重复的词句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另外,史诗中还常常使用固定的程式化的形容词和称谓,一位神或英雄往往有一个以上,甚至几十个饰词或程式化用语,诗人可以根据格律和音步的需要选用合适的修饰词,这种程式化的用语是适应口头文学的形式而产生的,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增加表达的色彩。
           作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对后世的欧洲文学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