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帐汗国的城市与工商业简介 13 世纪至 14 世纪,金帐汗国的许多城市,如克里木的苏达克、刻赤、卡法,阿速夫海 的阿咱黑 ( 阿速夫 ) ,花剌子模的兀龙格赤以及保加尔、必里牙儿等城市有了很大发展。有的 经过复建, 超过了原来的规模, 如兀龙格赤重建后,成为东方的最大城市之一。在金帐汗国 统治时代又新建了一些城市,如克里木 ( 今旧克里木城 ) 、伏尔加河上的拔都萨莱与别儿哥萨 莱、北高加索的马札儿城等。由于汗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以及与邻国的贸易往来, 使各 城市的商业很快发展起来,特别是别儿哥萨莱城。根据 1333 年到过该城的阿拉伯旅行家伊 宾·巴都塔的记载:萨莱城是最美丽的城市 ( 之一 ) ,这个城市规模特别大,建在平坦的土地 上, 城里人众拥挤, 到处有漂亮的市场、 宽阔的街道„„城中有十三座举行礼拜的清真寺„„ 城中〔居住着〕不同的民族:蒙古人 ( 他们是国家真正的居民与统治者,其中一些是伊斯兰 教徒 ) 、信奉伊斯兰教的阿速人、钦察人、契尔克斯人、俄罗斯人与拜占庭人 ( 他们都是基督 教徒 ) 。每个民族分占一定地区,有自己的市场。月即伯汗统治时代 (1312-1341 年 ) 是别儿哥 萨莱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达到 10 万以上。城内建有街坊,每一个街坊从事一定的手工业 生产,有制造铁器、农具、青铜器的作坊,其中以制作皮革和毛纺品最为发达。城内还有规 模较大的熔矿厂等。 金帐汗国与外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人有俘虏, 亦有当地手工业者 和自愿从中亚、高加索、克里木,甚至从埃及等处来的手工业者。 13 世纪至 14 世纪时,在 金帐汗国各城市已形成了具有世袭权的手工业者居住的街区。 拔都萨莱、别儿哥萨莱、兀龙格赤、保加尔、克里木等城市,是东西贸易的集散地。根 据《金帐汗国兴衰史》记载,中国、中亚以及欧洲的商品都运到这些城市,通过这里再运往 东西方各国。 14 世纪时, 丹纳 ( 阿速夫 ) 城与苏达克城享有同等地位, 这里的贸易被威尼斯商 人所操纵。 克里木及其港口是联络东西方的枢纽, 从克里木出发, 到兀龙格赤,再转向河中 方向,可到达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从兀龙格赤出发,通过草原,经讹答剌与阿力麻里,可到 达大都(北京)及哈剌和林(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境) 。还有一条通往中国的商道:丹纳 - 萨莱 - 兀龙格赤或萨莱 - 讹答剌 - 阿力麻里 - 甘州 - 大都,整个行程需要 9 个月。 贩马贸易在汗国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钦察草原的马可以运往各国, 其中以印度居多, 贩马商队最多时可贩运 6000 匹。 15 世纪上半叶,钦察草原的一个商队向伊朗赶运了 4000 匹马,每匹马价值 100 底纳儿以上,从中获利达四成左右。 商人在金帐汗国的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 13 世纪和 14 世纪,商业集团 -- 斡脱商, 是汗的商业代理人, 这种商人大部分与朝廷合股经商。 斡脱商不仅投资于各种商业与手工业 企业,而且还包办整个州或城市的税赋。斡脱商接近朝廷,谋取重要官职,并常担任使节。 朝廷需要金钱时,则向商人借贷。 金帐汗国的建立过程中战争是必不可少的 四、金帐汗国之盛衰与分裂梗概 当初在钦察汗国内, 拔都的十三个兄弟及其后裔各有世袭封地, 拥有军队。 蒙古军事贵 族统辖的万户、千户、百户、十户既是行政单位,又是军事单位。拔都的兄长斡儿答及其后 裔据有今西伯利亚、 哈萨克斯坦,形成了白帐汗国。贵由汗去世后,拔都支持蒙哥夺取大汗 位,打击窝阔台、察合台两系势力,乘机占有河中地区。 1255 年,拔都去世。拔都之弟别儿哥在位时 (1257-1266) ,名义上仍对蒙古大汗称藩, 实际上汗国已成为独立国。 别儿哥因同伊利汗国争夺高加索地区, 无力东顾, 于是河中地区 被察合台之孙阿鲁忽占领,别儿哥便支持窝阔台之孙海都对阿鲁忽作战,帮助海都崛起。 拔都之孙忙哥帖木儿继位 (1266-1282) ,得到忽必烈的正式册封。 1277 年,蒙哥之子昔 里吉背叛元朝,劫走皇子那木罕,送到与海都联盟的钦察汗国拘留了数年。直到 1282 年脱 脱蒙哥继位时,那木罕才被放回。 1302 年,钦察汗国脱脱汗出兵协助元朝攻打察合台后王笃哇、窝阔台后王察八儿,笃 哇、察八儿战败,归顺元朝。 1308 年,元武宗遣使册封脱脱为宁肃王。 月即伯继位钦察汗 (1313-1341) , 1314 年元仁宗遣使册封,予以承认,此后双方经常遣 使往来。 1336 年,月即伯遣使请求领取分地岁赐以赈给军站。 1337 年,元廷专设一总管府 掌管术赤后王平阳等处分地岁赐,每年按额发给。 月即伯在位时,汗国达到极盛时期。迁都到别儿哥萨莱城 ( 今俄罗斯伏尔加格勒附近 ) , 与伊利汗国、埃及等国通好,对外贸易兴隆。 伊斯兰教在伏尔加河下游广泛传播, 此后钦察 汗都信奉伊斯兰教,部分蒙古牧民也伊斯兰化。 随着势力的增强, 金帐汗国各万户几乎逐渐演变成为独立王国, 形成与汗庭相抗衡的力 量。 14 世纪中叶,汗国内部又出现了新的争端,万户们互不协调,各自为政,汗庭权力日 渐削弱,从 1357 至 1381 年间共更换了 20 个汗。 14 世纪末,金帐汗国呈现衰败局面。花剌 子模、 克里木、 保加尔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 金帐汗国同时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的 侵袭。到 15 世纪时,金帐汗国已经分裂成为几个独立的小汗国。 喀桑汗国: 领地建在卡马河和伏尔加河汇合处, 首都设在喀桑城。 保加尔人是该汗国的 主要居民,由术赤后裔统治。 诺该帐汗国:领地在乌拉尔与伏尔加河之间,蒙古人是当地的主要居民。 克里木汗国: 领地在克里木半岛, 该国是从金帐汗国分离出来的诸汗国中最强大的一个 汗国。 西伯利亚汗国: 领地在乌拉尔山以东, 沿托波尔河一带地区。 蒙古人是当地的主要居民, 从事牧业、农业和狩猎业。 阿斯特拉罕汗国:领地在伏尔加河下游,居民主要从事牧业,渔业和狩猎业次之。 大帐汗国:占有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吉什特 - 钦察地区。 金帐汗国的正统汗位由大帐汗国继承,但他的实际地位同于其他汗国。 1472 年,阿合 马汗发动了与莫斯科公国的战争,战争以阿合马的战败而告终。 1480 年,阿合马再次出兵 进攻莫斯科公国, 强迫其纳贡。 由于阿合马的同盟军立陶宛大公未能如期出兵援助, 致使阿 合马到乌格拉河后撤兵, 回到伏尔加河下游时, 被诺该帐汗国人杀死。 蒙古人对罗斯公国的 统治到此结束(统治时间长达 240 年) 。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期,卡马河沿岸和乌拉尔地 区被罗斯公国占领。 16 世纪 50 年代, 沙皇伊万四世统治时期先后占领了喀桑、 阿斯特拉罕、 克里木三个汗国。金帐汗国领土全部并入罗斯公国领地 . 术赤(?— 1225 年)是成吉思汗的长子,能征善战,多次参加征服金国、西厦和中亚的战 争,屡建战功。 1219 — 1225 年间,成吉思汗率部第一次西征中所占领地封给了三个儿子。 术赤氏族蒙古诸汗的世袭领地为术赤汗国,亦称钦察汗国,领有额尔齐斯河以西, 咸海、里 海以北的钦察、花刺子模和康岭等古国的领土。 1225 年,术赤因病去世,其次子拔都奉命统帅蒙古诸王长子西征(亦称西征长子军) 对东欧和中欧征讨。 1236 年征服伏尔加河沿岸的保加里亚地区; 1237 年冬向东北进军罗斯, 先后占领莫斯科、喀山、基辅等 10 余座城市; 1238 — 1240 年同波洛伏齐人、阿兰人、切尔 克斯人连续作战,并征服南罗斯;后经波兰、 匈牙利等地远征到亚得里亚海岸。其辖地东起 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北括罗斯。 拔都统帅的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军 (西征长子军) 正准备向西欧进行大规模征伐的 1241 年末,因收到窝阔台大汗驾崩的噩耗之后,从中欧收兵返回。 1243 年拔都留驻伏尔加河畔 的封地。 拔都在原有的术赤汗国的基础上建立了更强大的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 。其版图东 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北括罗斯;即包括西西伯利亚、花刺子模、伏尔 加河保加里亚、北高加索、克里木、杰什特等地区,罗斯各公国均臣属于金帐汗国。首都为 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巴图城, 14 世纪前半期起为萨莱别尔克城。拔都还将咸海东北之地分 给其兄斡鲁朵,称白帐汗;将咸海以北之地分给其弟昔班,称蓝帐汗,总领于金帐汗拔都。 拔都于 1243 年对罗斯国土实施了很多管理制度,罗斯人称为“蒙古鞑靼羁绊” 。 1380 年的库利科沃会战后仅具空名; 1480 年经“乌格拉河对峙”为伊凡三世彻底摆脱。 其他主要代表人物有:蒙歌贴木儿(?— 1282 年) 、乌兹别克(?— 1342 年) 、脱脱迷 失(?— 1406 年) 、兀鲁·阿赫马德(?— 1445 年) 、卡西莫汗(?— 1469 年)等汗。 蒙哥贴木儿,拔都之孙子, 1266 年起为金帐汗国的汗。他同罗斯王公们结成联盟,远 征拜占庭、立陶宛、高加索。他须发的第一批汗诰之一是豁免罗斯教会的贡赋。 乌兹别克汗于 1313 — 1342 年间暂时巩固了汗的权力,并把胞妹下嫁莫斯科大公。规定 伊斯兰教为国教,他的主要政策是利用宗教唆使罗斯王公相攻击, 1327 年他镇压了特维尔 起义。 脱脱迷失于 1382 年率蒙古军队进攻莫斯科时,因封建主和公国行政当局官员逃离莫斯 科而激起莫斯科起义。 莫斯科市民和四周村镇农民的谓彻组织了莫斯科保卫战, 但在蒙古大 军经过三天的围城强攻,顺利占领了克里姆林宫。脱脱迷失于 1389 — 1395 年间与贴木儿的 战争中败北; 1398 — 1399 年被伏尔加河沿岸的蓝帐汗打败。 元朝初期, 金帐汗国承认元朝皇帝的地位,接受皇帝的册封和岁赐,处于宗藩地位。有 驿路直达元大都,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经济联系的要路。在拔都弟别儿哥汗在位时期( 1257 — 1265 年)逐渐脱离大元政权。 金帐汗国在 14 世纪末,由于内讧不断,人民反抗及帖木儿帝国创建者帖木儿( 1336 — 1405 年)和莫斯科大会德米特里·顿斯科伊( 1350 — 1389 年)的打击,势力渐衰。在 15 世纪先后肢解为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木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白帐汗国、蓝帐 汗国等等。 1235 年至 1243 年,由术赤之子拔都统帅的蒙古大军进行第二次西征,横扫亚洲西部和欧洲 西部和欧洲东部各国。途中远征军强渡伏尔加河。 1238 年,蒙古西征军攻破佛拉基米尔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