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不仅针对我国“世界史”研究中“中国史”研究的缺失,而且也希望在理论上、术语学(terminology)上和学科划分上求教于学界同人,改变我国史学界的尴尬。 何谓“世界史”?从术语学上说应当指全世界的历史,即“全球史”。 全球史不是国别史的集成,也不是经济史、政治史、社会史、外交史、军事史、文化史、科技史等专门史的汇编,而是从全球角度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原因和结果,从而理解和描述全球史整体的发展。因而,全球史注重研究对全球史变化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形成和作用过程,即导致全球失衡的合力。 在我国,观念上和专业上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泾渭分明的学科划分不仅对世界史而且对中国史的伤害都是致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按“中国历史”和“外国历史”的分卷方法似乎在说中国没有“世界史”。 中国的“世界史”是外来的,一直处于模仿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和体系。没有全球整体意识是我国全球史和外国史研究被动和薄弱的症结所在。全球史整体研究首要的问题是观念的革新,没有观念的革新,就不会有理论变革、专业改造,知识结构升级,资料的开发整合,研究成果的积累等等。 建议:创建真正的二级学科“世界史”或“全球史”专业,请有志整体研究者加盟。 何谓“外国史”? 在世界各国,“世界史”实际上是“外国地区国别史”的同义语,由于地区国别史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全球史意义上的“世界史”甚至因其太大太长而不能成为一个“专业”,而只能由具有某个“专业”专长的学者“兼顾”,“世界史”课程实际上是“各国历史概况”,难免缺少整体研究。其直接后果是:这种学科专业划分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单薄脆弱,缺少整体认识和研究全球史的基本功。而地区国别的专门史学生能掌握的也不多或不够。 建议:把地区国别史和全球史并列,提高地区国别史的地位,使之成为二级学科。 何谓“中国史”? 中国史是全球史的一部分。但在我国,由于中国史和世界史泾渭分明的传统学科划分,学者鲜有真正把中国史当成全球史的一部分来深入研究。尽管在我国学者编写的世界史中都有中国部分,但这一部分一般比较简单,处于鸡肋般尴尬的境地。 从全球史整体研究的视角认识中国史是一项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全球史”学者和“中国史”学者长期艰苦的合作。不过,尽管看上去跨越了两个传统分开的二级学科,但不能说这项研究是“跨学科”研究,因为全球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加强全球史中的中国史研究既不利于中国史研究也不利于我国全球史的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 建议:重视全球史中中国史研究,请中国史学者加盟全球史研究。 要加强全球史和全球史中中国史研究需要调整学科划分:在一级学科“历史学”下分设并列的二级学科:中国史、外国史(按地区国别划分)和全球史。 笔者无意也不敢斗胆建议把强大的“中国史”专业“兼并”到“全球史”中来,因为在我国和在其他国家一样本国史都是“老大”,而外国史或“世界史”都是“弱势群体”,不可与之同日而语。但笔者的确认为:有必要将“中国史”请入“全球史”,纠正这个缺失。这样,我们才有平台和实力与国际学术界交流。时间将证明这样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