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述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论述中世纪基督教对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 
    摘要:中世纪界定于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公元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这一历史时期。中世纪是全世界封建制社会形成到发展的时期,也是世界三大宗形成并广泛传播的时期。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取得了万流归宗的地位。在中世纪里,基督教不仅使整个欧洲基督教化,而且成功地保全了希腊、罗马和希伯来文明的精华,逐渐与蛮族融为一体,呵护着新生的文化嫩芽,终于使它成长为参天大树。以基督教信念为核心的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纪兴起并走向繁荣。本文就是对基督教在西方中世纪社会文化的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世纪 基督教 西欧文化 作用 
    基督教的产生,不仅依赖于现实的社会基础,而且有其自身的思想来源。在基督教产生的时代,罗马帝国境内流行的一些社会思潮为基督教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由此可见,基督教正是融古代的伦理和教理于一身,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超个人、超家庭甚至超越国家的普遍的精神纽带。 
    西方人的生活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领主,无论是骑士还是普通百姓,只能在宗教的框架内思想与生活,绝对不能够超越。12 世纪基督教规定了宗教仪式有七种:洗礼、坚振礼、忏悔礼、圣餐礼、终敷礼、婚礼、授职礼。除最后一项外,都是普通百姓直至王公大臣必须施行的。可以说人生的一切重大事件都被基督教会的宗教仪式所包容,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人的一生都在宗教的制约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几乎所有习俗都带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许多节日都与宗教有关,如仲夏节是为纪念施洗者约翰、冬至日是纪念圣女露西亚、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万圣节是为纪念所有死去的圣徒、情人节是纪念圣瓦伦丁神父等等。人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教会和宗教相关,即使是演剧也都演圣经中的故事。 
    由于基督教代表着人对上帝的信仰和皈依,它以一种普遍的至高信念,构成一种上帝、世界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天、地、人、神分别在其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壮大,它通过传教的方式最终把强调个性的希腊文化,强调国家、军团和法律的罗马文化和强调血缘、家庭的日耳曼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基督教文明的时代特征。因为宗教的超越性,以及教会在发展的同时不断充实自己,善于吸收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基督教渐渐使自己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正是在基督教文化思想的哺育下,西方由野蛮逐渐进化到文明。 
    一、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挽救和传播了古典文化,并为新文明的产生提供了模式和方向。 
    日尔曼人虽然在军事上能破坏一个旧世界,但在文明进程上无力创造一个新世界。在这特殊时期,教士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修道士们搜集、保存、抄写书籍,修道院逐步建立起藏书室或图书馆,修道院设有专门的抄写室。修道院的修道士也从事一些编著活动,修道院还兴办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神职人员。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修道院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传承了文化。它保存了希腊、罗马的部分高度文化,如毕达哥拉斯派在数学研究上的一些论著以及欧几里德、门内马斯、阿基米德、海伦和丢番图等人的著作,以及罗马时代伽图、瓦鲁科琉麦拉和帕累狄阿斯等人的农业著作等等,使日耳曼人开阔了视野,接受了新思想。可见,基督教会不仅保存了古典文明的种子,并且为正在萌生的新文明提供了模式和方向。 
     二、基督教客观上促进了中世纪西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基督教早期是一个反对富人和罗马统治的宗教,它宣传穷人易升天国,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所以,当时的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持敌视态度,迫害教徒,烧毁教堂。基督教受到了残酷的迫害,这造就了一大批殉教烈士,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扩大了基督教的影响,也促使教徒们更努力地传教,结果反而增强了教会的地位。后来,教会逐渐被富人控制,让人忍受现实苦难的教义又有利于罗马的统治,罗马的统治者才把它定为国教。基督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成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尽管基督教和罗马权贵最终未能挽救帝国的衰亡,但是它以一种新的世界宗教的形式取代或同化了古代社会的各种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为中世纪社会提供了生活的模式和思维的方法。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西派教会承认了日耳曼人所建立的国家,并开始向那些地方派遣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随着基督教在日耳曼王国中的传播,处于氏族社会形态的日耳曼人,不仅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继承并发展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并且他们还在基督教中获得了拉丁文化的各项成果,包括语言、文学、科学、哲学、建筑、音乐、绘画、教会的组织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尽管是出于宗教目的,但他们的传教活动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可以说西派教会在西方乃至北欧地区的传教过程,也是普及古希腊、罗马文化的过程。正是基督教在日耳曼人王国中的传播,使众多落后的日耳曼部落由氏族社会直接转入了中世纪文明的轨道。 
    三、基督教对中世纪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渗透到西方的文学、教育和法学等各个领域。 
    在文学方面,中世纪早期出现的教会文学作品多是赞美诗和描写基督与圣徒生活的戏剧,中世纪盛行的英雄史诗有: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等等,都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它们大多借基督教反对异教斗争的形式,表现一种寻求统一和抵御外侮的英雄气概。神性和世俗性的矛盾在诗人但丁的《神曲》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它以基督教天堂与地狱为题材,充满了神学典故,它把基督教神学作为最高指导思想,却又把异教徒维吉尔作为引路人,它既崇奉基督教来世思想,又在作品中讴歌现实生活。基督教文学,尤其是《圣经》对欧美文学的影响至今不衰。许多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曾从《圣经》中汲取营养,寻找素材。14世纪英国诗人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16世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17世纪英国诗人弥尔顿的《失乐园》都取材于《圣经》。由此可见,《圣经》已成为欧美文学的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在教育领域,基督教也为近代西方教育打下了基础。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学制度都是源于中世纪的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其文化知识和多种学科也是在中世纪早期兴起的文法、修辞、逻辑、几何、数学、天文、音乐这“七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2世纪城市大学的诞生,带来了西方社会学术生活和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从欧洲历史上看,各种教育制度、机构设施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基督教会分不开的。     在法学领域,德国著名法学家鲁道夫·耶林有一句名言:“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中世纪欧洲是被基督教神学家称之为“神圣秩序” 的时代,根据基督教的信仰,世俗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被贬低,它只是在教会之旁或教会之下的一个负责较低等级事物的社会组织。“城邦的统治者和政府的官员与教会的管理人员均来自相同的阶层,在相同的大学里接受教育,并具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因此,在这里存在着一种不断的相互批评的过程,它刺激了一种受过教育的公众舆论的发展”。现代罗马法精神正是经历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改造,是宗教信仰进一步理性化和世俗化的产物。 
    四、基督教文化对中世纪的负面影响 
    基督教在西方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同时也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宗教信仰的狂热和专制酿成了种种战争,如十字军战争、镇压异端的战争。尤其是宗教裁判所的成立,残酷扼杀了新的科学思想,布鲁诺、塞尔维特、伽里略都是遭到宗教裁判所迫害的科学家。教会曾把大批有“异端”思想的人活活烧死或终身监禁。在西方的中世纪和近代社会,科学与宗教确实呈现出了激烈的冲突,几乎科学的每一个进步都受到了基督教的阻挠,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等都经过了与基督教的殊死搏斗,大批的科学家受到了天主教宗教裁判所的制裁和惩罚,伽利略被长期监禁,布鲁诺被活活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教会还垄断了几乎全部文化教育事业,为其神权统治服务。中世纪的基督教教育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可见,基督教在促进西方封建化进程、促进民族融合以及转变西方社会风气、促进西方经济恢复与发展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特别是基督教文化作为中世纪初期西欧主体文化,它对日后西方文化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肯定基督教的积极影响,并不能淡化其曾经的负面作用。它追求上帝之国,却在世俗界泥足深陷;它在理论上遵循唯灵主义,在实践上却采用感觉主义;它希望拯救世人,却一度沉沦为人间地狱„„这种典型的自我分裂和二元对立,以及由于力图克服这种对立而导致的普遍虚伪,构成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最本质的特征。
         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