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李向振]迈向日常生活的村落研究——当代民俗学贴近现实社会的一种路径(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 李向振 参加讨论
Normal010 pt02falsefalsefalseEN-USZH-TWX-NONE([{£¥‘“‵〈《「『【〔〝︵︷︹︻︽︿﹁﹃﹙﹛﹝({!),.:;?]}¢·–—’”•‥…‧′╴、。〉》」』】〕〞︰︱︳︴︶︸︺︼︾﹀﹂﹄﹏﹐﹑﹒﹔﹕﹖﹗﹚﹜﹞!),.:;?]|}、
    本文在梳理了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历程的基础上,讨论并分析了当前民俗研究中出现的“泛语境化”现象。从现代民俗学学术历程来看,“语境”的引入无疑是学科研究视角和方法的重要转变。然而,经过数年的学术实践,不少民俗研究者在学术表达中出现了“泛语境化”现象或“语境主义”现象,将语境视为研究成果的装饰品。鉴于此,本文提出日常生活整体研究,提倡“通过民俗”的研究理念,将民俗作为切入点去关切日常生活的意义。民众借由民俗事象或民俗事件将日常生活的意义表达出来,其主要表达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身体表达,一类是口头叙事表达。无论是身体表达还是口头叙事表达,都需要研究者在参与观察的基础上,倾听民众的叙述,因为其行动和表达的意义就蕴含在这些叙事之中。鉴于此,研究者在进行日常生活整体研究时,有必要将叙事学作为一种研究策略。
    在社会转型时期,作为现代之学的民俗学必须养成学术反思思维,从“眼光向下”转向“眼光平视”,从关注奇风异俗或深含浪漫主义倾向的寻找“遗失的美好”转向当下生活,正如周星在最近一篇论文中指出的那样,“民俗学是当代学,但它并非只研究当代社会里的温存的那些‘传统’。民俗主义现象全面渗透到当代中国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甚至就是生活本身”。因此,现代民俗学在关注日常生活时,也应破除其潜在的面向“过去”的学术倾向,而转向对现代生活文化进行关注,并在具体研究中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范式和知识体系。从民俗事象或事件的关注转向对村落生活整体研究,正是这样一种探索。它既是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扩展,又是其贴近现实社会的路径。关注村落生活,把村落中的人、行动、文化传统、惯习等视为整体进行“深描”,并以此为基础理解村落运行逻辑和村落生活的意义,为民俗学研究村落社会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理论视角。
    (注释参见原文,本文发表于《民俗研究》2017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