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是中国古代汉人对北方和西方地区其他族群的统称,泛指生活方式和身体外部特征有别于汉人的外族及外国人。胡俑就是以胡人形象为参照,用陶或土烧制而成的偶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考古学家在中国营州(今辽宁朝阳)、韩国庆州地区7—9世纪的墓葬中陆续发现了大量胡俑。他们的服饰反映了其来源和族属关系,展现了当时东西方交往的某些片段。 营州胡俑:族属广泛、职业多样 朝阳纺织厂唐墓中出土了两件陶胡人俑。他们均为高鼻、大络腮胡须,且并腿直立,头戴黑色的前后翻沿的平顶高胡帽,身着右衽宽袖至膝长衣,下穿裤,足蹬靴。这两个陶俑的形象与《新唐书》记载的大食“男子鼻高,黑而髯”相吻合;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大食人俑(图1)和洛阳出土的三彩胡俑的形象基本一致。同时,与萨勒在《古代波斯艺术》中描述的波斯人形象也较为一致:“男子身着齐膝的圆领长袍,长袖松软,宽松而合体的外套挂在肩上,像披着一个短的斗篷。头上戴着尖顶高帽,尖顶前倾。”中国古代一般称波斯人为大食人。因此,该俑的族属很有可能为波斯人。 朝阳纺织厂唐墓还出土了一件瓷胡人俑。他面目温和,满脸皱纹;头戴幞帽,后沿上折,帽带在头顶上系成花结;身着右衽窄袖长袍,长至足上;足蹬靴,立于方形台座之上;腰束窄带;双手拱于胸前,被衣袖盖住;通体施灰白釉。该俑与柏孜克里克壁画中的回鹘人形象非常相似。 此外,朝阳黄河路唐墓还出土了一件骑骆驼男俑,他骑坐在驮袋上,头发中分,于两鬓编发盘于脑后,浓眉大眼,高鼻深目。身着翻领紧袖衣,右臂曲肘握于胸前,手中有孔,持物已朽,左臂曲肘置于腰前。下着肥裤,足穿尖头靴。左腿向后弯曲,右腿前伸。这尊男子像是官员的形象,符合中亚粟特人的特征。 朝阳纤维厂唐墓中出土了一件西域胡俑(图2)。这是一个黑人形象的胡俑,卷发,高鼻,大眼,颧骨较高,头向右侧,目视前方。他的上身赤裸,斜披帛带,横幅绕腰或穿着短裤。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微抬,做舞蹈状,应为舞俑。这个胡俑的形象与唐代高僧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记载的昆仑人形象极为相似,尤其与“赤脚敢曼”这种描述非常符合。“敢曼”是梵语,指下身所穿的贴衣。该俑的形象和衣着具有南海地区黑人的明显特点。 朝阳纺织厂唐墓中也出土了一件陶昆仑俑。他的形象是卷发,朱唇,高鼻,大眼,颧骨较高,头朝向右侧,目视前方。陶俑身着圆领右衽过膝长袍,腰束带,在右腹处有扣带;双手握拳,左手置于腹前,右手置于胸下;足蹬靴,立于台座上。这件陶俑与纤维厂的那件头部形象一致,不同的是身着长袍,可知这个昆仑俑的族属也应该是南海地区的黑人,但从事的职业不同于前者。 庆州胡像:归属遥远、头部系带 韩国庆州的挂陵王墓、兴德王陵、九政洞方形坟都出土了胡人武士像。挂陵王墓位于庆尚北道庆州市外东邑挂陵里17号,据推测该墓为8世纪末元圣王的陵墓。元圣王为新罗第三十八代君主。挂陵墓是新罗时代王陵中现存唯一完整的古墓。墓前排列着武士石像、文人石像以及石狮子像;古墓后方的土台上有12尊半人半兽石像,用以指示方向。胡人武士像左右各一座,高鼻深目,头部有带子,手持武器。(图3) 兴德王陵位于庆州市安康邑,为新罗第四十二代君主兴德王的墓葬。在通往陵墓的神道上有两对站立翁仲,一对武官,一对文官。其中,武官是身材魁武、高鼻深目、八字胡须的胡人形象。这两个武士像与挂陵王墓胡人武士像基本一致。(图4) 九政洞方形坟位于庆州市佛国寺火车站北侧,是新罗地区绝无仅有的方形石室坟,年代为9—10世纪。墓主人身份不明,由于它距离挂陵王墓非常近,有人疑为陪葬墓,但两个坟墓在时代上并不吻合,因此墓主人身份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坟墓南侧的墓门敞开,有双石门扉,里面是石室;墓外侧下部刻有12个神像护石。角落原有刻着胡人武人像和狮子像的“隅柱石”,立于方形坟四角处;原立在右侧的隅柱石,现已移往国立庆州博物馆。该胡人武士隅柱石,高73厘米,宽31厘米,两侧以低浮雕的方式雕有西域风格的武士像和狮子像。武士像高鼻深目,头部有带子,手持武器。(图5) 挂陵王墓、兴德王陵和九政洞方形坟出土的胡人武士像的形象基本一致,均为高鼻深目,头部系有带子,手持武器。从服装上,我们无从判断他们的族属,但“头部系有带子”这一点却可以为我们的判断提供依据。据《大唐西域记》卷一“窣利地区总述”条记载,粟特男子“……服毡褐衣皮□。裳服褊急齐发露顶。或总剪剃。缯彩络额形容伟大”。 头带在古代近东和希腊都曾出现。虽然头带样式有所不同,但大同小异,都是系于头上,是王权的象征,也是国王具有神性的体现。它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波斯帝国的王冠,一个是希腊运动会授予获奖者的花冠。在马其顿,腓力二世可能就是最先戴王冠的人。随后,在亚历山大的部将为他发行的钱币上,亚历山大也系上了这样的头带,这显然与波斯对马其顿人的影响有关。后来,中亚也模仿或采用了这种样式的王冠。8—9世纪,大批中亚九姓胡人迁居朝鲜半岛,挂陵王墓、兴德王陵、九政洞方形坟的胡人武士像很可能与来自中亚的这些九姓胡人有关。另外,九政洞方形坟的武士像和狮子像是采用萨珊的浮雕刻法,这说明他们应该与东罗马拜占庭有一定的渊源。 韩国庆州龙江洞古坟还出土了一尊文官雕像(图6),用黏土烧制,高17厘米,年代约为8世纪。他带僕头、身着新罗文官服饰,左手和右手上下叠放并拿着笏板,留着银白色的胡须,高鼻、深目,显然为外国人。与朝阳鲁善都唐墓出土的骑骆驼男俑、唐永泰公主墓出土的彩绘骑马斗豹狩猎俑的面部也十分相似。这尊文官雕像的族属应为中亚粟特人。 综上,在中国唐代,营州和庆州胡俑雕像的来源和族属多种多样,既有来自地中海地区的东罗马人、波斯人,还有中亚地区的回鹘人、粟特人,甚至有来自南海地区的黑人。 交通网络:陆路、海路、草原三位一体 在唐代,进入东北亚地区的胡人职业多样、身份多样,不仅有商贾、舞者,还有为朝廷效力的文臣武将。在胡人与汉人相互交流甚至通婚的过程中,西方文化艺术也随之传入唐代社会,西方习俗也从多方面影响到唐代的社会生活,继而传到朝鲜半岛。 营州地处连接中国东北与中原以及朝鲜半岛的咽喉地带,是唐朝与东北各族及朝鲜半岛国家交往的枢纽,是东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因此,唐中央政府在此设立了营州都督府,负责管理北方少数民族。据《旧唐书·宋庆礼传》记载,营州都督宋庆礼“招辑胡商,为立店肆”,鼓励胡商在营州展开贸易活动。朝阳双塔区唐墓曾出土了一枚罗马金币,是东罗马帝国皇帝希拉克在位时(610—641)所铸。上述朝阳地区出土的大量胡俑也是这一时期的。这说明当时营州与东罗马帝国、波斯和中亚诸国都有商业贸易往来。 庆州作为新罗的首都,无论是通过陆路,还是经由海路,都与唐朝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庆州出土的武官和文官雕像充分表明新罗与西域之间有着商业往来,而唐朝便是中间媒介。 胡俑的发现证明了唐代丝绸之路已经延伸到中国东北地区乃至朝鲜半岛。这或许也说明了当时的陆上丝绸之路并不仅仅是以西安为起点、直接向西延伸,而是以西安为中心、向各方向辐射的一个交通网络;海上丝绸之路也并不仅仅是从中国向西、与西方国家往来的交通道路,还应包括从中国向东、与朝鲜半岛往来的交通道路。因而至唐代,丝绸之路已形成以中国为中心,西到中亚、南亚、西亚甚至地中海东岸,东到朝鲜半岛甚至日本的陆路、草原、海路三位一体的大规模交通网络。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