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上海商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6 解放日报 冯筱才 参加讨论

    更大范围内共享资讯工商竞争合作也更加有序
    中国工商业的健康发展,始终与行业自律制度分不开。
    在传统时代,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工商业会馆或公所,是行业自律的关键机制。不过,传统工商业通常是按商帮组织起来的。在一些地方,为加强各行帮之间的合作,商人们也有可能创建集体商业组织。这种组织通常是以联盟性会馆形式建立起来的,如清代重庆曾有过的“八省会馆”。
    上海开埠前后,还存在各种按地域或行业组织起来的会馆、公所,但缺乏联合组织。而当上海超过苏州、宁波等商埠,成为中国东南最重要的商贸中心时,工商社团仍是比较松散的状态。因此,1902年上海商业会议公所的成立,使上海工商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强调合作与共赢的时代。行业自律开始超越业界,并且有了更规范的要求。在此种背景下,上海工商业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合力在面临中外经济竞争时显得尤为关键。
    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刚成立时,其实带有很浓的各行业会馆公所联盟性质。从会员名录中可以发现,代表各商业行帮的“合帮会员”在早期占很高比例,到后来代表新兴工商业、以工厂商号名义加入的“分帮会员”数量越来越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上海经济发展的大致脉络。
    正是由于工商业有新旧之分、大小之别,不同行业也可能存在利益交集,因此商会这种跨行业的整合性自律组织地位就日益重要。商会能够协调商界不同声音、不同利益,这对于上海的发展极为关键。上海成为中国第一通商口岸,与商会的这种协调整合力有密切关系。当然,商会的前后变化也颇大,但在行业自律方面扮演的角色是一贯的。
    由于商会的引导和监督作用,上海工商业的发展总体上是从中受益的。政府当然也可以监管,但有时成本太高。面对政府各种管制政策,无良经营者也总是会想出各种应对办法。因此,行业自身的内部约束和规范就极为重要。它不但可以减轻社会成本,而且对于秩序、创新也很有利。商会的存在,使得上海工商界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资讯,竞争合作也更加有序化。
    近代商会的成立,也标志着行业自律的近代化。此前传统同业组织的自律行为,常常建立在行业惯习的基础上,一些规定未必符合工商界整体利益,抑或处罚过于严苛,与现代法制不合。上海总商会在1913年设立商事公断处,对争议各方以息讼和解为宗旨,减轻了司法行政压力。商会后来规定的商事仲裁条例,既有法律依据,而且其运用过程也更符合近代商人的一些诉求。
    正是由于商会在行业自律方面有独特的权威性,因此各届政府在起草颁布与工商界有关法律时,往往会与商会再三磋商。后者也往往能代表工商界向政府陈情,提供专业意见,使得法律制订更符合工商业界的整体利益。为规范商会事务,各届政府还先后颁布了几次商会法,不但保障了商会的地位,还使商会主导的行业自律活动有了更为完善的政策准绳。
    就上海商会来讲,其自身建设也越来越健全。到1916年,上海总商会议事厅落成。这幢漂亮的建筑后来成为重要的上海公共空间。1920年,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所大楼建成。来自全国的物产商品有了一个布展陈列的地方,许多展览会也在此举行。同时,总商会亦开始办起自己的图书馆和杂志,创建为工商界举办的公益性商业学校,对青年职员或学徒进行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
    此外,商会人事制度从一开始就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例如,会长和重要职员的选举,从早期的投黑白子表决,到后来的选票制,都有章可循,程序较严格。上海商会会长的选举竞争往往非常激烈,这也表明相关程序有一定的公正性。商会运作的制度化,为商会获得广泛社会声誉进一步提供了保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