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抗战丨蒋日记周周读(四十九)
蒋日记周周读49:蒋宋迎来“锡婚”庆,德国送上“调停”款 1937年11月28日-12月4日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隆重的结婚仪式,1300多位各界名流及美、英、日等16国领事出席婚礼,蒋着西式礼服,挺拔耀眼,宋穿白色婚纱,风姿绰约。冬去春来整十载。1937年12月,蒋宋迎来了结婚十年的“锡婚”纪念。 蒋宋联姻后,蒋的事业总体上风生水起,他完成了北伐,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国民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他被外国人视为中国的领袖。蒋对与宋美龄的结合十分满意,几乎每年12月1日都会写下一些感念的话。然而,1936年,蒋介石欢庆顺利度过50岁大寿之后,婚姻给他带来的好运似乎到头了,先是西安事变,蒋被部下扣留,险遭不测。之后,就是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军队在华北、华东两大战场受挫,首都南京朝不保夕。蒋介石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眼前有无法逾越鸿沟。此际,蒋介石面对结婚十年的纪念,有何感想呢? 12月1日,蒋的日记中写道: 结婚已十足年,党国前途艰难,重生以后第二之十年,究不知如何变化?惟竭尽吾俩之心力,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期达吾人结婚之目的而己。 蒋介石用“重生”来形容这场婚姻给他带来的变化,对未来10年的前途感到迷惘,但他表示要用婚姻的力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国民党政军高层及民间舆论,均出现了与日本“讲和”之声,而蒋介石也从未放弃在一定条件下与日本停战的想法,他对九国公约会议的诉求之一,就是第三国主持中日谈判停战。在此情况下,作为中日谈判调停人德国大使陶德曼,12月2日在外交次长徐谟的陪同下由上海到南京,面见蒋介石,进行了第二次“调停”。 在此之前,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于11月28日致电蒋介石,略谓陶德曼奉德国政府之令,再次出任调停。日军虽在战场上取胜,但日本政府仍愿停战言和,依照上次所提谈判条件,并不苛求,对华北绝无野心。孔电中所提“上次谈判条件”,即是陶德曼在11月4日转达日方的七项“和平条件”:一、内蒙古自治;二、在华北建立一个沿满洲国国境线的非军事区;三、扩大上海的非武装地带,由日本控制公共租界的巡捕队;四、停止抗日政策;五、共同反对共产主义;六、降低对日关税;七、尊重外国权益。 近一个月来,日军在华节节取胜,但所提此“和谈条件”并未升级,蒋介石于11月29日批示孔祥熙:“请德大使来京面谈为盼。”蒋对于与日本“和谈”,有自己的考虑,他在29日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接德大使转达敌国要求言和之报,特约其来京面谈,为缓兵计,亦不得不如此耳。 日记表明,蒋在日军兵临南京城下之际,有利用“和谈”做缓兵之计的盘算。 12月2日下午5时,蒋介石会见陶德曼,讨论与日本媾和问题。在此之前,蒋先“约重要将领会报”,当时还留在南京的高级将领徐永昌、唐生智、白崇禧、顾祝同等人均参加。与会者听完外交次长徐谟转述的日本条件之后,均表示所提条件不算苛刻,赞成以此为基础的“和谈”。 蒋在与陶德曼的会谈中,表示中国准备接受“调停”的意愿。不过,蒋强调了中国方面的四个条件: (一)中国接受这些条件作为谈判的基础。(二)华北主权和完整,……不得侵犯。(三)在和平谈判中,不得涉及中国与第三国之协约。(四)在和平谈判中,自始即由德国任中介人。 蒋介石所提的这四个条件中,华北的主权与完整不受侵犯,等于是要回到七七事变之前的状态,并要求将德国调停意见“通告英、美、法、苏”。日本显然不会接受蒋的条件,更不愿意在大军临近中国首都时收兵,坐等谈判。蒋这一边,也就是缓兵之计,更不会奢望日本会归还华北。双方差距太大,12月6日,蒋记道: 倭寇对德国大使所提调停办法,以我不能屈服,彼已决绝乎。 蒋介石对于与日本“和谈”,甚有定见,他在12月中旬曾写道: 近日各方人士与重要同志,皆以为军事失败非速求和不可,几乎众口一词。此时若果言和,则无异灭亡,不仅外侮难堪,而且内乱益甚。彼辈只见其危害,而不知敌人之危害甚于我也。不有主见,何以撑持此难关耶? 12月7日,蒋介石撤离南京。一周后,13日南京被日军攻陷。这意味着德国陶德曼的第二次调停遂告失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进入新阶段。 1937年的陶德曼(左二) 值得注意的是,蒋介石与日本“和谈”条件中所强调的“不得涉及第三国之协约”,主要是针对中国与苏联的关系。 8月间,中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是公开支持中国,并愿意在军事方面帮助中国的大国,蒋甚至“将苏联出兵看成挽救危局的唯一希望”,特意派杨杰作为特使赴苏联,接洽军援。11月30日,蒋电杨杰请转斯大林,要求加大援助中国的力度: 中国今为民族生存与国际义务已竭尽其最后、最大之力量矣,且已至不得已退守南京,惟待友邦苏俄实力之应援,甚望先生当机立断,仗义兴师。 蒋有意弥补空中军事力量的薄弱环节,他向苏联请援的重点,也是飞机,得到苏联正面的回应。这周的日记中有不少苏联飞机到达中国的内容 11月28日 俄机已到,尚可图挽救战局。 11月29日 空军使用方法。 12月1日 苏俄飞机今日第一批始到南京,惜时已晚,但尚有效用也。 12月2日,训练俄机使用人员。 蒋介石与苏联打交道,并不完全愉快。12月3日,他接见苏联武官特德文时,感到对方态度傲慢,难以忍受:苏联武官“可憎可嫌,败仗之时遭人陵侮,盖如此也。”蒋不得不发出“求人不如求己”的感慨。 在“本周反省录”中,蒋介石也抱怨苏俄空军人员的表现,认为他们“畏死而不努力,反使我空军多加妨碍,靠人之事必害多而无益也。” 此时,在中、日、苏的三角关系中,中国是最弱的一边,受制于人。蒋介石虽不得不求助于苏联,但他根据多年打交道的经验,对苏联有着很深的戒备心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苏联与日本一样,均是中国的敌人。恐“倭、俄以中华为战场,陷于西班牙水深火热地位。”这种矛盾的心理,也使得蒋的对苏政策不停摇摆。 苏联援华飞机 蒋介石日记原文 11月28日 星期日 晴 雪耻 忧患生忍耐,忍耐生智慧。 预定:一、黄光汉、香翰屏、上官云相皆应枪决。二、爆破镇江山洞。三、令第九师由镇过江。四、催滇军速进。五、催徐源泉来京。 注意:一、各将领战意全消,痛心盍极。二、俄机已到,尚可图挽救战局。三、敌军实无攻京决心,惟我军太无力量,敌人虽欲停止亦不能止矣。 本日,对镇江刘兴、常州李江与上管云相等通电话处置一切。上官云相不奉命令,擅撤宜兴军队,任意放弃,殊出意外,此种营混不杀,无以再振军心,痛心已极。晚,会俄武官。 11月29日 星期一 晴 雪耻 大难不惧。 预定:一、电龙罗速催滇军来京。二、与白商外交。三、令各军师设无线电。四、委胡宗南为卫戍副司令长官。 注意:一、子弹仓库与车辆特别警戒。二、粤军兵力之注意。三、空军使用方法。四、致史、伏电。 本日,上午视察天宝城与紫金山麓四周工事。下午,视察雨花台工事。接德大使转达敌国要求言和之报,特约其来京面谈,为缓兵计,亦不得不如此耳。近日前方电线皆被敌炸断,两日不通消息,忧虑之至。 11月30日 星期二 晴 雪耻 不可被死与罪所束缚。 预定:一、发表子文为粤主席。二、严惩宋希濂令。三、电耿光。四、溧阳警戒。 注意:一、外国飞机师之用法(俄?);二、不可陷国家于西班牙形势;三、一面固守南京,一面设法挽回补救。四、此时应不怕内乱,不忧国小,及时补救,从头做起,不患无法也。 今晨二时,和平门子弹车爆炸,炮弹声隆隆突起,至五时未息。初以为敌舰已由江阴袭入南京,故一时人心甚慌,继即查明真相,始得安心。夜间于战时忽闻炮弹惊醒,可知此亦平时毫无准备与警戒之一种也。上午,巡视南山与清凉山工事。下午,办公、会报。 12月1日 星期三 晴 雪耻 结婚已十足年,党国前途艰难,重生以后第二之十年,究不知如何变化?惟竭尽吾俩之心力,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期达吾人结婚之目的而己。 预定:一、约甫澄驻汉。二、电铭三注意航川飞机。三、查古物运量。四、袭击敌军后方。 注意:一、敌军尚在乍浦登陆。二、奔牛、广德凡敌所到之地皆发大火,似敌退却之象。三、江阴恐已被敌陷落。四、甫澄行迹及病状。 苏俄飞机今日第一批始到南京,惜时已晚,但尚有效用也。本日,批阅,巡视城内,突现荒凉与零乱之状,如余早日离京,不知南京作如何景象,窃恐敌人虽欲不来,亦不能不来矣。 12月2日 星期四 晴 雪耻 急事缓处。 预定:一、关军到洛阳受训与补充。二、严令各补充师严格训练。三、各整理部队之位置。四、新枪分配之办法。五、德国调停意见之通告英、美、法、苏。六、训练俄机使用人员。七、顾来商各师位置。 注意:一、对共党之态度;二、对苏俄态度之研究;三、对刘态度与行动。四、四川问题解决之时期;五、联俄本为威胁倭寇,如倭早有觉悟,则几矣。六、各种军火到着时间之开列。 本日,江阴要塞失陷,丹阳亦失守。我空军轰炸杨树浦机场,在京击落敌机四架。下午,与德大使讨论媾和问题,约重要将领会报。 12月3日 星期五 晴 雪耻 求人不如求己。今观苏俄武官态度之骄慢,更觉求己之要矣。 预定:一、电耿光。二、训练在甘空军。三、视察阵地。 注意:一、苏俄物质恐不接济矣。二、对倭抗战到底之利害,全视国际形势而定。三、第九师之补充。四、曹次长电补充兵之械弹之分配。 上午,与健生谈话,商川陕及整军事宜。下午,批阅、会客、巡视。晚,见俄武官特德文,态度居慢,可憎可嫌,败仗之时遭人陵侮,盖如此也。 12月4日 星期六 晴 雪耻 重一点做起。 预定:一、滇军运杭或兰徽。二、第三师运孝感。三、武汉物品从速分散。四、查步械枪到华日期及数目。五、组织与训练。六、未来国事之设计与最恶阶段之处置。七、整军总监部。 注意:一、郎溪失陷后之战局,二、马当要塞之布防;三、倭、俄以中国为战场,以中国为牺牲品。四、国家利害关系。五、为事在人。 上午,批阅,商议空军训练计划。下午,会客、部署巡视。晚,迁入城内慕尹家中。 毛泽东在1937年 11月29日 到延安机场迎接陈绍愚、康生、陈云。 12月2日 致电朱德等,指出“山西仍须巩固统一战线,必满不必要摩擦。” 《竺可桢日记》中的1937年 11月28日 得长兴失落之消息。赴乌龙山林场及祖师殿。 11月29日 作函解决高工、初农遣散学生旅费。 11月30日/12月1日 接希文、衡回建德(由屯溪),均算毕业。 12月1日 出《浙大日报》。 12月2日 接周承佑及教育部两电。 12月3日 开特种教育委员会,各组委员到齐学启等。 12月4日 范惠成病故。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