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物博物馆信息化?为什么要建设、该怎样建设?这些问题让我们困扰并探索了近20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文物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工作也到了值得总结和反思的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前,尚没有全国层面的文物博物馆信息中心,只是有一些大单位、社会机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随着机构改革和文博事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国家文物局审时度势,于2001年将原中国文物流通协调中心改组为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并赋予它新的定位和职能,使之成为国家级文博信息中心。这次变革喻示着文物博物馆行业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上有了创新性的突破。这在当时所有部委的机构改革中,是走在前列的。 文博信息化的概念和服务目标 文博信息化是什么?用通俗的语言概述,即两个方面:一是将现代信息等科技手段(不仅限于计算机、通信等技术)运用到文物博物馆事业中去,改进现有工作方式;二是用新科技新科学理念引导并调整文博事业的发展理念和工作思维。 为什么要进行文博信息化建设?或者说这项工作的服务对象和目标是谁?笔者认为可分为两类。 从用途来说,就是服务于文物保护、文物利用和文物宣传。 从主体来说,就是服务于文物行政部门、文博行业和社会。 2001年以来的信息化发展之路 2001年至2017年的文博信息化工作,呈“点—线—面”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2010年)是布“点”阶段,这是信息化发展中的起步阶段,属于“1.0版本”。许多方面需要布“点”、打基础。 设机构。在国家文物局、各省(区、市)、市、县建立文博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和具体工作机构。 配资金。随着馆藏珍贵文物调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等项目的开展,国家有了专项拨款,各地有了配套资金。 打基础。国家文物局成立了信息中心(并于2006年加挂了“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的牌子”),各省搭建了数据平台,17个省建立了省级数据中心。 立标准。通过项目开展,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数据采集、审核、管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成为文博信息化的国家规范。 建队伍。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分赴地方,先后组织培训200多次,从计算机入门,到文物拍照、数据采集,再到处理入库等,手把手地教给基层工作人员,迅速培养了一批人才,有的甚至成长为既懂计算机、又懂文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为人才队伍建设打下了基础。 电子化。这期间,采集了全国馆藏珍贵文物和部分一般文物等数据。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变成现代电子档案。 这些工作“点”的布局,在今天看来很初级,但在当时却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让整个文博行业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质”变,为之一振。大家认识到,原来文博行业并不是“老土”,并不落伍,我们离新科技并不遥远,我们也可以与现代化、国际化接轨,也是国家信息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旧布新、观念变革,就是第一阶段工作最可喜最成功的地方。 第二阶段(2010年-2016年)是连“线”阶段,这是信息化发展中的初步阶段,属于“2.0版本”。一方面,原有许多“点”开始“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布局“点”,逐渐“连点成线”。 比如,原来仅有馆藏珍贵文物、部分一般文物等数据,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结束,丰富并形成了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和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等。这条数据库的线索越“连”越“长”。 2010年以后,国家文物局委托研发并开始使用OA系统,后来各司室根据行政工作需要,委托研发了考古发掘电子审批系统、博物馆评估管理系统、文物进出境审核系统、网络报审系统、网报网审系统等。这些新的“点”,逐渐穿成国家文物局政务服务系统这条“线”。 第三阶段(2016年至今)是织线成“面”阶段,为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阶段,属于“3.0版本”。 这阶段信息化工作由浅入深、在纵横两方面不断延伸。比如,数据的采集范围越来越大、数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数据的使用方向越来越专、数据的标准化越来越精细;电子政务服务的集成范围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等等。集约化、规模化是它的重要特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