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 根据分工,杭州文史研究会负责组织碑铭的释读研究。经过多次接洽,其与莫尔顿和兰天浪先生达成合作意向,委托他们进行释读。2011年4月,兰天浪博士再次来杭州,与杭州文史研究会正式签订了合作研究和出版意向书。与此同时,莫尔顿先生加紧工作,基本完成了碑文的释读和注释。 不幸的是,此后不久,莫尔顿先生被查出患有皮肤癌,确诊时癌细胞已扩散,研究工作被迫中断。2011年12月,莫尔顿先生病逝。 虽然此时莫尔顿先生的研究工作已处于扫尾阶段,但还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注释,尚未最终完成,需要根据他的线索继续完成,碑文释读也需要进行独立的审核和校对,最终还要将所有英文翻译成中文。其实,这样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并不比另起炉灶来得轻松。 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刻,元史研究前辈、中外关系史大家、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时鉴先生给予了有力指导,他建议杭州文史研究会与北京大学的学者合作。为此,杭州文史研究会联系到老朋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和副教授党宝海,请他们邀请相关学者共同参与这项工作。 对杭州文史研究会来说,这是开展国际合作研究的首次尝试,在与诸多学者的沟通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出版过程中,都会遇到诸多困难和疑惑。 为了顺利推进这项工作,杭州文史研究会与黄时鉴先生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并请他担任这项研究工作的顾问。杭州文史研究会秘书长王利民和副秘书长楼毅生、倪素浓、吴志坚等曾十多次登门向黄时鉴先生求教,共同商量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案。每当研究工作遇到困惑时,黄时鉴教授都会不辞辛劳,花很长时间与研究会同志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并提出非常专业的思路和建议,使这项研究的组织工作每一步都能够顺利前行。 让人感动的是,黄时鉴先生在罹患肺癌期间,依然非常关心这个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并给予研究会最直接的指点。2013年4月黄时鉴先生去世,使研究会失去了一位高参。 为借鉴学习伊斯兰古碑铭研究经验,2012年3月,杭州文史研究会又由常务副会长宋传水带队,专程赴福州拜访了泉州阿拉伯文碑铭专家、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陈达生研究员,并实地考察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学习伊斯兰古碑研究释读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当年5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张帆、副教授党宝海和伊朗德黑兰大学碑铭学专家乌苏吉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波斯语系王一丹教授一行四人,专程来到杭州凤凰寺对古碑进行释读研究。 回京后,中央编译局翻译周思成加入这项工作。根据团队分工,王一丹、乌苏吉负责碑文原文与莫尔顿释读的对校,周思成负责整体翻译和校注,党宝海担任汉译文校,吴志坚整理校对,张帆综合研究成果。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努力,2012年8月基本完成。 为论证这项研究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杭州文史研究会召开杭州凤凰寺藏阿拉伯、波斯古碑文释读考订评审会,邀请这个领域权威专家对初步成果进行评审。 评审会后,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根据学者们的意见,又对碑铭译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和校订,使这部书稿尽可能体现完整性和准确性。 2015年,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杭州凤凰寺藏阿拉伯文波斯文碑铭释读译注》。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在看到这套书籍出版后说:“杭州市政协联合多方力量、组织国内外学者开展这项研究,是站在一线推动杭州文化发展的有力之举,作为杭州文史研究会宗教历史文化研究丛书的第一部成果,其首次整体释读、全面展示了这21方碑铭,体现了这一领域最高研究水平。” 在首发座谈会上,杭州市政协主席叶明表示:“此书见证了元代杭州的包容开放和中华文化的多元,对扩大杭州的文化影响力、推进城市国际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刘迎胜更是对此高度赞扬,认为这项成果还原了杭州城市发展史上——世界上最美丽华贵“天城”时期的历史,实证了杭州当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