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龙飞 凤诞石家河,自从石家河人将凤鸟形象创造出来,凤鸟在中华文化时飞翔了四千年的时光。经历代艺术家的提炼,凤鸟艺术有许多提升,凤体造型也发生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凤与龙的结合,也因此出现了更加富于变化的艺术表现形式,龙凤文化的内涵也更为丰富起来。 凤与龙的艺术表现,起初是独立出现为主,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如石家河文化有玉龙玉凤,但都是单独成器,没有龙凤同时出现在一起的构图。 “龙凤配”形制的玉器在商代开始出现,有凤鸟龙形冠式,也有龙凤并行式。这两类玉凤都见于妇好墓。在一立鸟的头顶,琢一小龙形,可以理解为戴龙冠的凤鸟。另一玉饰表现在鸟背上有一条大龙,似同立云端之上,觉得龙凤之间有种突如其来的亲密感。 到了西周时期,玉龙玉凤仍然常见,有类同于商代的凤首龙冠形,也有龙体凤冠形,龙凤角色可以这样互换,龙可以为凤冠,凤可以为龙冠。山西曲沃晋侯墓M63出土圆雕玉龙凤一件,立鸟头顶倒立一条小龙,被认为是商代器,与妇好墓所见意境相通。 西周龙凤形玉器更多见到的是片雕线刻,如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玉柄形器,上有立凤,立在下面的龙体上。凤体较大,不似商代所见,并不是冠饰。又如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出土2件独体团龙玉饰,也见到2件龙凤玉饰。龙凤玉饰为片雕线刻,表现凤立龙体上,彼此关系并不明朗。但凤并不是龙体之冠,这是可以肯定的。 这一类片雕线刻玉饰在西周比较流行,对于它的名称、用途、含义,现在并没有一致的认识。山西曲沃晋侯墓地M31晋献侯夫人墓出土同类龙凤纹玉器,称为圭形饰,也是表现凤鸟立于龙体之上,凤鸟始终占着上风。 上海博物馆藏西周片雕玉龙凤,一只凤鸟立于仰卧的龙体之上,似乎表现的是龙凤之争,凤鸟也是占了上风。实际上应当是游龙戏凤,并不一定是争斗。台北故宫也收藏有几件类似图案玉器,一般都是作凤立龙体之上。傲气的凤鸟,在西周时代,一直在龙体上站立了数百年。 凤立龙体之上,这样的艺术题材在西周时期一定有固定的象征意义。如果说商代时龙凤已经存在联系,但那还只是“互为表里”,西周时才见龙凤出现真正的亲密接触,这个变化的背景很值得关注。而且还是凤鸟占上风,在周人心里,凤高于龙。 西周还有龙凤同体玉器,龙凤共一身躯,一端为龙首,另一端为凤首,一般称之为龙首凤尾。这种龙首凤尾形构图,尚不明含义如何,从龙凤合体分析,至少可以察觉出龙凤中出现的亲近感。龙凤融为一体,是周人的一种奇想,这奇想的背后,应当还有深层的含义。从互为表里,到亲密无间,再到合二为一,这样的变化动因很值得研究。 例如陕西长安张家坡M157出土龙凤同体玉饰,片雕阴刻,作S形构图,一端为龙首,另一端为凤首。山西曲沃晋侯墓M102项饰玉组佩,6件S形玉饰,3件龙凤同体,3件双首龙形。龙凤同体,龙凤共一身躯,作龙首凤尾形。 到春秋时期,龙首凤尾形的构图还在流行,大体承袭了西周风格,除了玉器上可以看到,铜器和漆器上也能看到。当然也有一些新变化,有时变化非常明显。龙首凤尾的构形,这一时期流行的广度可能超过西周时。如湖北当阳曹家岗春秋楚墓的漆棺一侧,在一个图案单元中绘龙首凤尾两组,呈正倒方式排列。都是龙首向上,凤尾向下。河南辉县琉璃阁春秋中期墓M60出土的佩玉,图案为两两呈十字形交叉的龙首凤尾,这是很少见的构图。 更奇特的是一种S形玉佩,也是龙凤同体,龙首凤尾。如山西太原赵卿墓所见两件玉佩,尖状龙尾如凤喙,圆眼刻画很明确。 除了这种S形造型,也有玉璜类,同样制成龙首凤尾形。河南光山黄季佗父墓出土玉璜,既有双龙首形,也有龙首凤首同体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