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重估与拓新——《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的推进(3)

http://www.newdu.com 2017-12-2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何宗美 参加讨论

    历史还原
    《总目》价值的独特性决定我们要加强对它的研究,而官学性则又决定了我们对其研究最重要的,是遵循历史还原。可以说,《总目》构建的不仅是一个庞大的书目体系和文献体系,而且是一个庞大的价值批评体系,或者说它通过庞大的书目和文献体系以构建其严密、系统的价值批评体系。这就说明,《总目》研究最终必然要落实到对其价值批评的研究。《总目》的学术批评包括经部批评、史部批评、子部批评和集部批评,涉及经学思想、史学思想、子学思想和文学思想几大主脉,其中,既有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学术、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宏大审视,也有对具体作家、著作或作品的逐一评价,可谓无所不及。《总目》批评研究,则以《总目》经、史、子、集批评为研究对象和内容,从宏观、微观两个视角加以考察和辨证,立足于《总目》批评对象的文本真实,以历史还原为基本方法,旨在反思《总目》批评的是非真伪,同时对《总目》批评本身的合理性提出拷问,包括思想宗旨、观念倾向、批评心态和方法等,皆属此项研究之探究范围。这种研究的深入,有益于对《总目》意义、价值和地位的真切认识,也有益于反观《总目》本身的性质和独具的意蕴,还可以作为一种学术和文化现象,发掘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获得某些思考和启迪。
    《总目》研究的历史还原,既是以“史”为脉络的还原,也是以“真”为面貌的还原。《总目》呈现的通史与专门史,今天看来并不完美,体式并不具备严格意义的通史、专门史特征,史观和史识也存在不少问题。缺憾也并非用今人目光苛求古人的结果,而是将它还原到历史真实情境下自然而然暴露的不足。究其因,时代性和官学性无疑是造成《总目》“史”的考察出现缺失的重要因素。所谓时代性,亦即时代的客观局限性,包括特定历史条件下物质基础的欠缺、认识水平和思想方法的限制等;而官学性,则表现为强烈的主观约束性,是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历史真实的有意介入或干预。所以,今天的研究有必要在充分考虑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对《总目》进行全面还原。
    《总目》还原研究包括宏观还原和微观还原。宏观还原是对《总目》经学史、史学史、子学史和文学史以及经学思想、史学思想、子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等加以全面梳理、辨证,澄清《总目》造成的偏见、曲解、误读和遮蔽。微观还原,主要着眼于版本、文献、史实、材料引用以及语词取舍等具体内容,侧重细节真实性、可靠性的考究,为宏观还原提供坚实的支撑。
     
    (作者系西南大学教授,专著《〈四库全书总目〉的官学约束与学术缺失——以明人别集提要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