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代江南地区水驿初探(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中国经济史研究》 李家涛 参加讨论

    二、江南水驿设置
    水驿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论述清代江南地区水驿的设置时,笔者将水路航道这一水路驿站所依托的道路亦考虑在内,目的在于展现一个较为完整的水驿系统。水驿以船为交通工具,故某个驿站是否为水驿,关键在于其是否有驿船、水手和水驿夫设置。本文所谓江南地区,指清代江宁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湖州府、嘉兴府等八府及其所属州县,而非清代江南省所辖江苏省与安徽省。但因松江府“国朝以郡治僻左不设驿”,⑩且清王朝在江南地区添设水驿时,松江府“额马无多照旧存留应付,不必更议造船”,(11)故根据实际情况,本文所涉及的江南地区实为除松江府外的其他七府。
    (一)江宁府及属县水驿
    上元县江东驿。《大清会典事例》载:“江宁府上元县江东驿,宣楼船四十三只,水手四百三十名。”(12)据此驿船与水手数目,可判定江东驿为水驿。
    龙江驿,为上元县、江宁县合管。据嘉庆《新修江宁府志》载:“上元、江宁合管龙江水驿在县北十五里,原设水夫一百名,系龙江关税课大使兼理,雍正四年(1726)裁减夫二十名,乾隆二十一年(1756)裁拨龙潭驿夫二十名。今现设水夫六十名。”(13)又据《读史方舆纪要》载:“龙江驿在金川门外十五里大江边,舟楫辐辏于此,为南北津要。”(14)因此,龙江驿确为水驿。
    江宁县大胜驿。据乾隆《江南通志》记载:“原设站船二十只,水手七十名。后于题明请将等事案内裁减船五只,水手十五名。今现设站船十五只,水手五十五名;苫盖银五十一两五钱。”(15)嘉庆《新修江宁府志》亦载:“大胜水驿,在县西南三十里。原设站船二十只,水手七十名,系关大使兼理,乾隆二十一年归县分管,设船十三只,水手四十九名,乾隆五十六年全行裁汰。”(16)由此可以确定,大胜驿为水驿。
    句容县龙潭驿。乾隆《句容县志》载:“水马驿,在县北七十里琅琊乡龙潭镇……即今龙潭驿也。”(17)该县志亦有“龙潭水马驿驿丞一员”的记载。(18)光绪《续纂句容县志》亦称:“水马驿在龙潭镇。”(19)龙潭驿既然是水马驿,当然也是水驿。
    (二)镇江府及属县水驿
    丹徒县京口驿。嘉庆《重修一统志》载:“京口驿在丹徒县,城西,临河。”(20)另据乾隆《江南通志》载:“今现设快船十五只,水手四十五名。”(21)乾隆《镇江府志》亦载:“京口驿站船一十五只。实造十只,以乾、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为号。”(22)光绪《丹徒县志》亦描述:“京口驿在大西门外北首,旧制滨河朝西,大石码头一座,左右小码头二座”,另有“飞捷快船十只,水手六十名”的记载。(23)京口驿,确为水驿。
    丹阳县云阳驿。据乾隆《江南通志》记载:“快船十五只,水手四十五名。”(24)兹据光绪《重修丹阳县志》记载以为旁证:“驿馆旧在东门内临河,后以官舫不时至驿,水关夜不得扃。乾隆初年改迁大南门外河干”,“原额站船十五只,水手四十五名;原编修船银九十九两,定例三年小修,五年大修,十年拆造”。(25)云阳驿,确为水驿。
    (三)常州府及属县水驿
    武进县毗陵驿。康熙《常州府志》载:“武进县毗陵驿,走递水夫工食银三千四百五十六两,快船水手工食银三百二十四两。快船岁修银九十九两。”(26)走递水夫、快船水手、修船银,皆为水驿设施,可推断毗陵驿为水驿。再引乾隆《武进县志》相关记载以为佐证:“额站船十五只,每船水手三名。”(27)另有记载:“额设站船一十五只,每船水手三名,共四十五名。”(28)
    无锡县锡山水马驿。康熙《常州府志》载:“无锡县锡山驿,走递水夫工食银三千一百六十八两,快船水手工食银三百二十四两。快船岁修银九十九两。”(29)可知锡山驿为水驿。再引乾隆《江南通志》相关记载以为佐证:“今现设快船十五只,水手四十五名,工食银三百二十四两。”(30)
    (四)苏州府及属县水驿
    姑苏驿。据乾隆《江南通志》载:“今现设快船十五只,水手四十五名,工食银三百二十四两,修船银九十九两。”(31)由此可见,姑苏驿为水驿。同治《苏州府志》、民国《吴县志》相关内容同样可引以为旁证:“姑苏水马驿在吴县胥门外”,(32)“姑苏水马驿在吴县胥门外”。(33)因此,姑苏驿为水马驿无疑,当然亦为水驿。关于姑苏驿,该驿位于吴县已非常确切,然而《大清会典则例》与《大清会典事例》皆记为元和县姑苏驿,(34)此与乾隆十九年划姑苏驿归元和县管理有关。(35)乾隆十九年后,姑苏驿以位置言在吴县,以管理论则归元和县。
    吴江县平望驿。据乾隆《江南通志》载:“今现设快船十五只,水手四十五名,工食银三百二十四两。修船银九十九两。”(36)此条可证平望驿亦为水驿。再引同治《苏州府志》相关内容为佐证:“平望水马驿旧无水站,在本镇,去县南四十五里,西至南浔五十余里与乌程县分界。国朝顺治六年(1649)知县李德渟移至东门外长桥垂虹亭,兼水马如旧”。(37)因此,吴江县平望驿亦为水马驿,故其当属水驿证据确凿。
    (五)嘉兴府及属县水驿
    西水驿,为嘉兴县、秀水县共有之驿。(38)光绪《嘉兴府志》言:该驿“座站仙船一十二只,船头水手六十一名,共工食银四百五十两,遇闰加银三十七两五钱。修造船料银六百八十六两四钱一分九厘九毫九丝七忽”。另记载曰:“今西水驿座站仙船一十二只,船头水手六十一名。”(39)由此可知西水驿为水驿。再录《大清会典事例》“西水驿”条以为佐证:“西水驿,船十一只,水手四十八名”。(40)
    石门县皂林驿。(41)《使琉球记》曰:“初十日壬辰,阴,风逆。行五十里,泊石门县皂林驿。”(42)使船泊石门县皂林驿,即该驿为水驿凭证。光绪《桐乡县志》载:“现今铺屋久废,铺兵亦俱裁撤。所有本邑往来公文皆由县中粮差一百二人轮,每五日为一班,承发公文一角,出费二十八文,上送嘉兴西水驿,下送石门皂林驿,交航递送,每次航资百文”。(43)既然往来公文上送至嘉兴西水驿,下送到石门皂林驿,且递送方式为“交航递送”,也佐证皂林驿为水驿。
    (六)湖州府及属县水驿
    乌程县苕溪驿,为湖州府仅有之水驿。在湖州府及属县地方志书中,只有乾隆《乌程县志》记载:“苕溪驿旧在定安门外,本朝康熙十八年裁并乌程县”。(44)另有《大清会典则例》记载:“苕溪驿头号船、仙船各一,修造工料均与吴山驿同。”(45)由此可证苕溪驿为水驿。《大清会典事例》亦可佐证该驿为水驿:“苕溪驿船二只,水驿夫四十名。”(46)
    (七)杭州府及属县水驿
    钱塘县武林驿。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载:“今运河由杭州府之武林驿,又北历湖州府德清县东三十里,旧湖州运道,由德清而东从合于运河。”(47)雍正《浙江通志》亦载:“浙江运道由杭州府之武林驿,北历湖州府德清县东三十里,凡百二十里而达嘉兴府石门县,又东北历桐乡县北八里,凡八十里而经府城,西绕城而北又六十里而接江南苏州府吴江县之运河。”(48)由上可知,武林驿为水驿。
    钱塘县浙江驿。康熙《钱塘县志》载:“在县南十里,濒江龙山闸左”。(49)乾隆《杭州府志》载:“浙江驿,站船七只,修造银一百两,船头水手四十二名,每名七两二钱,银三百二两四钱。座仙船下河听差出江家伙,银三百一十八两。”(50)可知浙江驿为水驿。又《大清会典事例》载:“船六只,水手三十六名。水驿夫一百六十名。”(51)亦可兹证。
    仁和县吴山驿。康熙《仁和县志》仅记该驿“在武林门侧”。(52)乾隆《杭州府志》对吴山驿之记载曰:“吴山驿袍船修造银五百八十两,座船修造银一千二十四两二钱七分八厘二毫,听差座仙船工食银五百七十九两六钱。吴山驿座仙船一十七只,修造银一百五十一两一忽。都字号座船二只,船头水手二十八名,每名七两二钱,银二百一两六钱。听差座仙船一十五只,船头水手六十六名,每名七两二钱,银四百七十五两二钱。”(53)由此可知,吴山驿为水驿。又《大清会典事例》可以为佐证:“吴山驿,船十只,水手三十四名。水驿夫三百十九名。”(54)
    富阳县会江驿。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会江驿在富阳县观山东,以据闽广江浙之会故名。”(55)乾隆《杭州府志》载:“康熙八年裁驿站会江驿站船修造银二十五两八钱七分六厘七毫二丝一忽。”另载:“康熙八年裁会江驿小船夫银八十六两四钱。”(56)又《使琉球记》载:“十八日(庚子),微雨,风顺。乘早潮,行四十里;卯刻,至富阳县会江驿,不泊。”(57)由此可确定会江驿为水驿。
    以上根据有清一代相关政书、地方志及一些文人著述,梳理了江南地区七府及属县水驿(含水马驿)的设置情况。江南地区水驿设置,或紧邻河道干道,或为水陆交冲,或于河流交汇之处。若将这些分散于各府县的水驿进行整体考察,会发现江南地区水驿呈点状分布,而能够将其进行勾连的便是贯穿该地区全境的水驿驿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