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 由于类别限制,我们把上述领域之外的代表性成果统列入此节中加以介绍。 史学史与史学理论 过去5年,世界上古史的学者在进行区域、国别、断代、各种专门史研究的同时,也注意世界古代史学科本身的反思与理论建设。李长林、杜平对台湾学者近20年来在世界古代史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介绍。由于历史原因,台湾学者与大陆同行长期处于隔绝状态,大陆学者对台湾同仁的世界上古史研究活动、研究成果所知甚少,两人的论文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③。郭小凌的对世界古代史学科在国际国内的发展史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世界古代史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世界上古史研究需走集约式、内涵式发展之路,应当紧扣时代主题,及时吸收国外的学术成果,注意比较研究,多出学术精品④。与此同时,世界古代史学界对我国世界古代史学科建设过程中一些贡献卓著的大师们的成果也有意识的进行总结。雷海宗是学贯中西的史学大师,对世界古代史也有精深的研究,王敦书等发文纪念这位早逝的学界泰斗⑤,其中王敦书发表数篇文章,较为全面地总结了雷先生的成就,整理出版了雷海宗的文稿《西洋文化史纲》⑥。王敦书本人的论文集《贻书堂文集》也于2004年出版,汇集了王先生的大部分文稿,为我国年轻一代学者吸收前辈的学术营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⑦。 郭小凌就如何提高世界古代史研究中的文献应用水平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指出世界古代史领域中的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之别,说明我们经常使用的所谓的第一手材料实际上大多属于第二手史料,一手史料必须是当事人、目击者直接留下来的人证、物证、书证,因此使用史料时需进行认真的考辨。鉴于世界上古史的史料状况,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特别需要持有一种小心谨慎重、如履薄冰的态度,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像近代法国著名史家古朗日那样,在做定性结论的时候把话说绝,误以为带有主观成分的个人认识便等同于客观历史本身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李长林、杜平:《20年来我国台湾学者世界古代史研究综述》,《世界历史》2003年第5期。 ④郭小凌:《世界上古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⑤王敦书:《雷海宗与<历史教学>》,《历史教学》2001年第3期;《雷海宗的生平、治学特点和学术成就》,《历史教学》2003年第2期;郭小凌:《雷海宗与他体大精深的历史纲要》,《安徽史学》2004年第1期。 ⑥雷海宗撰,王敦书整理、导读:《西洋文化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⑦王敦书:《贻书堂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⑧郭小凌:《古代的史料和世界古代史》,《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 文明的产生 文明产生问题是世界古代史乃至整个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易建平在这方面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果。他的研究侧重于文明产生的途径问题,围绕目前国内学术界影响较大的酋邦模式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否定了“酋邦产生专制、产生中央集权”的观点,否定了东方社会由酋邦模式进入文明社会、西方(主要是希腊、罗马)由部落社会进入文明的观点①。 古代民族研究 古代民族问题的研究是过去5年中我国世界上古史研究的新方向,这些研究包括古代民族的起源问题,古代民族观以及对民族间关系的认识。沈坚对古色雷斯人的历史、居住范围、种族构成、社会制度、精神风貌以及历史影响作了全面的考察②。 吴素梅从考古学、语言学、神话学等方面人手,对希腊语民族到来之前生活在希腊本土的非希腊语土著民族——佩拉斯基人和克里特人的身份、族源及其所创造的文化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在希腊民族到来之前,希腊世界居住着一批土著民族,他们在人种上属于地中海人种,宗教信仰属图腾崇拜,文化上属多元文化③。 叶民、王敦书总结了有关伊达拉利亚人起源的多种说法,从文化比较的角度提出新的结论,指出伊达拉里亚文化起源于意大利本土的青铜文化、铁器文化的渐进发展与东地中海城邦的殖民文化的结合,伊达拉里亚人则是在本土因素和殖民因素综合作用下,伴随着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兴起而形成的。④倪学德、徐晓旭则分别研究了古希腊的民族观,倪学德主要研究了古希腊对蛮族的认识,指出古希腊对蛮族的认识以伯罗奔尼撒战争为分水岭,前一阶段双方之间有差别,但其地位是相对平等的,后一阶段则视蛮族为低等民族,视其为天生的奴隶⑤。徐晓旭则研究了古希腊对“民族”这个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分析了古希腊表示“民族”的三个主要概念:ethnos、genos和phylon,指出古希腊人把血缘(或更多的是想象的血缘)、语言、宗教、生活方式等文化属性作为“民族”概念的标准⑥。 教材、译著、科普读物 教材建设的代表作是刘家和、廖学盛主编的《世界古典文明研究导论》一书。这是我国乃至国际上第一部通论性质的世界古代史研究生教材,对各个文明史的的史料状况、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主要的学术期刊与参考文献以及必需的工具书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为我国世界上古史研究生教育提供了颇为难得的入门读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单独立章分析、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世界古代史的研究成果,体现出我国世界上古史研究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鲜明特征⑦。米辰峰主编的《世界上古史》是吸收以往教材的经验,相对比较适于教学需要的一部新教材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易建平:《部落联盟模式与希腊罗马早期社会权力结构》,《世界历史》2000年第6期;《部落联盟模式、酋邦模式与对外战争》,《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伦斯基的园耕社会与谢维扬的酋邦学说》,《世界历史》2001年第4期;《祖鲁与酋邦模式》,《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酋邦与专制政治》,《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酋邦与中央集权》,《史林》2001年第1期;《论古代民主与专制的定义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2期;《部落联盟还是民族——对摩尔根和恩格斯有关论述的再思考》,《历史研究》2003年第5期。 ②沈坚:《古色雷斯人透视》,《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③吴素梅:《古希腊土著民族探源》。《世界民族》2003年第5期。 ④叶民、王敦书:《伊达拉利亚人起源考》,《世界历史》2001年第5期。 ⑤倪学德:《古希腊人对蛮族的态度浅析》,《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⑥徐晓旭:《古希腊人的“民族”概念》,《世界民族》2004年第2期。 ⑦刘家和、廖学盛主编:《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⑧米辰峰主编:《世界上古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引进国外优秀的学术和教材成果是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重视的工作,我国世界上古史工作者在近5年里在这方面同样取得了突出的业绩,陆续出版的国外著名学者的译著多达30部以上,其中不乏有代表性的专著或基础性的史料文献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保罗·麦克金德里著、晏绍祥译:《会说话的希腊石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理查德·詹金斯主编,晏绍祥、吴舒展译:《罗马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M.I.芬利主编、张强等译:《希腊的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狄奥修斯·拉尔修著,张志华等译:《名哲言行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让-皮埃尔·韦尔南著、余中先译:《神话与政治之间》,三联书店2001年版;让-皮埃尔·韦尔南著,杜小真译:《古希腊的神诸与宗教》,三联书店2001年版;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张智仁、何勤华译:《法律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修昔底德著,徐松岩译:《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戈岱司编、耿升译:《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中华书局2001年版;巴恩著,郭小凌、王晓秦译:《剑桥插图考古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巴恩著,郭小凌、叶梅斌译:《剑桥插图史前艺术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五、存在的不足 五、存在的不足 我国世界上古史学科在过去5年里尽管成绩卓著,但暇不掩疵,还有不少缺憾需要引起注意: 首先,学科分布不平衡。古希腊罗马史的研究队伍相对人数较多,发展势头良好;古代东方史学科仍显单薄,但有发展潜力;原始社会史方向原有的研究队伍则几乎全军覆没,令人忧虑。 其次,对现实生活的回应还显得不足。目前许多学者进行的研究只是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是相对较为容易进入的领域,而不是积极回应现实生活中的重大课题,通过古史的研究,为当代人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发挥史学的应用功能,从而使古史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获得社会的关注和理解,而不仅是少数好古主义者的领地,沦为脱离社会、自怜自赏的绝学。 再次,世界上古史领域由于缺少能够集聚队伍的重大研究课题,目前的研究目还各自为战,缺少集体合作。 四,基本史料的建设仍显滞后。近十年来,我国世界上古史学科的基本史料建设虽然有所进展,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陆续购进了古希腊罗马史的基本读物,即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罗埃布古典丛书,但其他分支学科,如古代西亚史、埃及史、印度史的基本史料严重匮乏。即使罗埃布丛书,在全国亦不足十套,不能充分满足古希腊罗马史研究的需求。再者,古代典籍的中译本偏少,目前主要是古希腊和罗马作家的作品。虽然这些中译本能够基本应付国内古典学研究生的学习需要,但仍有少数缺漏应该也能够得到填补。至于古代西亚、北非和印度典籍与铭文史料的翻译,则任重而道远。 第五,古史研究的基本功还比较薄弱,一部分论文和著作缺乏足够的史学基本功(古今外文、文献学、史学理论、中文表述)的准备,老论题、老观点、旧解释或者说翻炒冷饭的现象仍时有所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上缺憾并非自近5年始,也不能期望短期内可以解决。从近些年的发展趋势看,一些问题正在得到较好的处理,比如因应现实需要的问题,史料建设的问题,基本功训练的问题,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我国世界上古史学科在今后将肯定会取得较近5年更大的成就。 [本文作者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理论与史学史中心教授。北京 100875;祝宏俊,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南京 21009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