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10月1日消息,昨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北京人头盖骨正式展出,展览期间,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门票价格不变,成人30元、学生15元,并有免费讲解员全程服务。展览将持续 到10月14日。 上午10时30分,一辆警车开到博物馆,他们刚刚从中国科学院把头骨运来。 头盖骨运到展厅后,两名持枪警察立即站到两边,实施保护。据介绍,两名警察将在白 天持枪保护,晚上则有自动的保护装置监护。 头盖骨呈红褐色,面积大小约有十几平方厘米,表面看上去相当光滑,很像一块石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介绍,遗址以前曾有大规模开发,为了保护遗址,近期不会再有大规模开发,而且挖掘地点已到底层,不大可能再有新的发现了。 据高星介绍,现在发掘潜力最大的是第15地点,目前15地点仅仅挖到表层,已经有一些石器等文物出现,如果继续挖下去,很有可能有丰富的遗物,甚至人类的化石。但是现在轻 易不会挖,因为这些地方太珍贵了。 高星说,以后的发掘会加大范围,会沿着北京人走过的地点进行,因为人类的活动不可能限定在一个小的范围之内。 对于上世纪30年代丢失的头盖骨,高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希望还是有的,如果由政府出面寻找,力度会比一些组织或者个人寻找大得多。 博物馆馆长杨海峰说,在这里很多展出都是一种科普行为,像这次头盖骨展出,完全免费,所以每年门票收入很有限。参观者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交通很不便。目前还没有直达车,必须乘坐917路公交车,再在当地打车进入。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介绍,周口店有远古人类生活的遗址,开发文化旅游,很有潜力。 高星认为,旅游潜力虽然有,但门票收入一直不高,而且遗址的文化味道过重,不经过讲解,普通的老百姓很难看得懂,所以政府投资仍是博物馆研究资金的主要来源。 据房山区委副书记崔国民透露,对于周口店的开发,房山区最近有一个系统的规划,现在正要修一条快速路直达周口店遗址,10月底,乘坐917路公交车有望直接进入遗址。 新华网北京9月30日电,目前中国仅存的两块“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中的枕骨,30日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公开展出。这是继“北京人”头盖骨额骨去年9月展出后,头盖骨化石真品再次公开亮相。 此次展出的“北京人”头盖骨枕骨化石是1966年在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主持下发掘出土的,与去年展出的额骨可以拼成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同属一个个体。 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介绍,1966年的周口店发掘工作从3月15日持续到7月4日,发掘区域在南裂隙,紧靠1934年发现“北京人”化石的“H”型地的南首。5月4日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枕骨部分,5月5日发现了额骨。 高星说,1927年到1937年,周口店猿人洞中陆续出土了5个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遗憾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因此,1966年的发现弥补了此前“北京人”化石丢失的缺憾,在世界上又一次引起了轰动。 在警察荷枪实弹的严密保卫下,仅有巴掌大小的头盖骨枕骨化石被放置在防弹玻璃罩里供观众参观。工作人员说,为确保化石安全,展厅还安装了远红外线监控设施,并由保险公司承保了450万元的保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