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随笔 >

另一个世界的想象

http://www.newdu.com 2018-01-19 国家文物局 崔波 参加讨论
2018年开年,大同沙岭7号北魏墓葬壁画的摹制作品与云冈石窟部分雕塑来到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一展北魏都城平城与众不同的文化面貌。1月12日-2月28日,由云冈石窟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另一个世界的想象——大同沙岭7号北魏墓葬壁画与云冈石窟艺术”在北京大学塞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
    北魏定都大同的平城时代延续了近一百年,奠定了北朝历史走向。大同的地上和地下遗留了大量北魏文化遗产,墓葬壁画和石窟艺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原壁画
    
    
    摹本
    此次展览的“主角”是位于大同东郊的沙岭7号墓,这是一座北魏时期的地下“豪宅”。据墓室出土漆皮文字推测,墓主人死于太延元年(435年),鲜卑人,是侍中主客尚书平西大将军破多罗氏的母亲。这座铲形砖室墓的墙壁上布满了精美的壁画——甬道两侧绘有镇墓武士和镇墓兽,甬道顶部绘有伏羲女娲,墓室两侧是大型出行图和宴饮图,都是典型的汉晋传统文化元素。伏羲女娲手中所持的摩尼宝珠,在不经意间还流露出了西方文化的印记。
    沙岭7号墓既有彩绘图像和纪年文字的漆画,又有保存基本完整、内容丰富的壁画,填补了汉唐考古壁画没有北魏时期定型材料的空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系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沙岭7号墓壁画是大同迄今发现的形象内容最为丰富精彩的北魏绘画,但是历经多年,壁画局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分化、空鼓、龟裂起甲、颜色氧化发黑、颜料脱落等衰变现象。本次展出的是大同沙岭北魏墓壁画摹制作品,是大同云冈石窟研究院抢救濒临消失的古代墓葬壁画的一次有益尝试。
    从2016年开始云冈石窟研究院邀请专业壁画临摹团队执笔,组织院内外考古研究专家配合,摹制沙岭墓葬壁画。这种由专家学者与画工团队的无缝协作方式,在全国文物保护领域尚属首例,共同研究、创作的作品科学性大大增强。
    研究院邀请姚智泉老师对壁画进行摹制,姚老师创制的传统壁画“摹制法”已获国家专利。绘制团队多次前往大同博物馆、北朝艺术博物馆,现场观摩北魏人物、服装、车马等形象,在实际临摹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先后三易其稿,并在临摹之前画出线图,保证摹制壁画的准确度。
    大同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与沙岭墓葬群年代相近,并且其表现形式与壁画艺术颇多相似之处——洞窟窟口的金刚像、飞天环绕的摩尼宝珠,都与沙岭7号墓中的元素相呼应。他们都展示了北魏人的生死观和对极乐世界的寄托,也体现了当时的多元文化融合。此次展出的文物来自云冈石窟研究院,其中包括云冈石窟第5窟窟顶佛寺遗址出土的泥塑佛像,以及石窟窟前遗址出土的菩萨头像、立像。
    观众还可以在本次展览中体验VR,近距离感受云冈石窟的恢宏气势。展览中3D打印的佛像和VR展示是云冈文物数字化建设的部分成果。为了尽可能完整采集云冈石窟和沙岭壁画的信息,研究院数字中心应用多类型全方位空间信息测量手段,如采用GPS测量与全站仪测量对遗址进行测绘网布控、采用基于多图像的三维重构技术与激光三维扫描技术对遗址整体进行高精度三维信息测量与采集等。
    本次展览是云冈石窟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术成果之集中呈现,体现了科研单位和学术机构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的共同努力。
    责编:韩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