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朝鲜断发令是怎么回事 朝鲜断发令为何引发全国骚乱

http://www.newdu.com 2018-01-30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闵妃被杀之后,金弘集的亲日内阁再度上台,之后在日本的操控下,颁布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就包括断发令。朝鲜断发令在经过几番曲折之后终于发布了,但这道实现朝鲜近代化的措施并而没能在全国引起好的反响,反而是骚乱不断,甚至危及到金弘集内阁的地位。 1895年10月8日,朝鲜发生了“乙未事变”,亲俄的朝鲜王后闵氏(明成皇后)为日本人所杀,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内阁重新掌权,朝鲜君主李熙(高宗)形同傀儡。金弘集内阁以日本为后援,在“庶政刷新”、“移风易俗”的名义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延续“甲午更张”以来的近代化政策,历史上又称“乙未改革”。其内容主要包括小学令、种痘令、开设邮局等。这些政策表面上看来是倡导文明开化,与西方国家接轨,实质上是日本为了加紧控制和吞并朝鲜、使之同化于日本而指使朝鲜的亲日政权所进行的“改革”。此时由于乙未事变的发生,朝鲜社会已是骚动不安,反日反政府的情绪十分强烈,而金弘集内阁进一步颁布的断发令,更激起了朝鲜全国空前的混乱。
    “断发令”并非是临时制定的政策,而是作为朝鲜改革派实现近代化的重要措施而酝酿已久。早在1884年甲申政变期间,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人就颁布过断发易服的命令,只是这起政变很快被清朝驻军镇压下去而没有施行。1894年甲午更张以后,朝鲜政府先下令推广周衣、简化服饰,后来又命巡警穿西式制服,断发之说就在坊间流传了。乙未事变以后,实行新一轮改革(乙未改革),日本人和亲日派就秘密议定改革计划时,就有“急施断发令”一条。1895年11月,日本驻朝公使小村寿太郎进宫逼高宗断发,被高宗借“因山”(即为闵妃举办国葬)之故拖延。等到阳历新年即将来到时,金弘集内阁准备借颁布使用阳历的机会将断发的命令一齐颁布,终于下达了“断发令”。
    1895年12月30日(开国五百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朝鲜高宗根据内阁的决议,下诏断发,并自己率先垂范断发。另外他的太子李坧、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也跟着断发。“断发令”称:
    “先断朕发于臣民,尔有众克体朕意,亦即断发,以成与万国并立之大业矣。”
    随后,内阁又发布告示,阐明了断发的目的和好处,包括文明、卫生、便利、清爽等。又停用网巾等旧式衣冠,鼓励人民穿着西服,而高宗则赐给百官西式制服。与断发令同时颁布的,还有实行阳历、建年号“建阳”等决议。
    在断发令之前的社会风俗改革法令,虽然颁布全国,但遭朝鲜人民的抵制,朝鲜政府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未严格实施。但这次的断发令一反往日,强制在朝鲜境内推行。关于断发令推行的过程,黄玹的《梅泉野录》有详细的记载:
    十五日辛亥,上始薙发,命中外臣民,一切开剃。自周衣颁行以来,薙发之说渐作。十月中,倭使胁上早薙,上以因山后为期。至是(俞)吉濬、(赵)羲渊等,导倭围宫城,环理大炮,宣言不剃者屠之。上长叹,顾(郑)秉夏曰:“汝可剃我!”秉夏持铰刀,手剃上发,吉濬剃太子。令既下,哭声震天,人人愤怒欲绝,势将激变。倭人严兵待之,警务使许琎率巡检持刀拦路,逢人辄剃,又入人家,检觅殆遍,故非深藏者不得免。客于京者,出辄断髻,皆拾髻藏于囊,痛哭出城。凡被剃者非净削,但髻割发垂如长发僧,惟妇人童子不剃。
    内部大臣俞吉濬出动大批巡检,并且日本兵持枪紧随其后,在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的道路上见行人即剃其发髻,拒绝者一律逮捕入狱。朝鲜各地方政府也派出“剃头官”,挨家挨户去剪没有断发的男子的长发。朴殷植形容当时的情形:“巡检周行村市,勒令剃发,呼哭相闻”。地方官吏为了讨好上司,千方百计强迫人民断发,因此断发令成为了“甲午更张”诸项政策中执行力度最强、范围最广的改革措施。由于许多百姓是被强制断发的,只是被巡警一刀割下了百会上的发髻,因此头发披散“如长发僧”,真正留西式平头的只是自愿断发的少数人。
    本来,朝鲜遵奉儒家学说,与中国古人一样一直保有蓄发绾髻的习俗。《孝经》开篇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强制断发,就是对父母的大不孝行为,就是亵渎朝鲜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更何况这是亲日内阁颁布的命令,是在日本人的指使下进行的,而日本人又是三个月前杀害朝鲜国母的仇敌,因此断发令是朝鲜人民坚决反对、万万不能接受的,正如朝鲜儒林领袖崔益铉所说:“头可断,发决不可剪”。断发令强制执行之时,人民哭声震天,很多人因为反对断发而被拘禁甚至被杀害。儒臣李道宰、崔益铉等人接连上疏反对断发令,无一例外被投狱。儒生李兴宰闻知断发令后奔入山中,痛哭气绝而死;儒生李凤焕反对断发,绝食七日自尽;报恩郡守李圭白断发后,其妾大骂他以后自杀;儒生安炳瓒自刎,并在衣袍上留下血书:“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宁为断头鬼,不作剃发人!”当时“终日风霾,哭声满城,小民被凌勒不忍愤怨,至有自决者。”人们将断发令称为“倭政”,将剪断头发的地方长官称为“倭观察使”、“倭郡守”,因而格外仇恨之。
    更严重的是,断发令严重伤害了朝鲜人的民族感情,极大激化了朝鲜的社会矛盾,引发了朝鲜全国空前的骚动和混乱。更多的朝鲜人面对“断发令”奋起反抗。断发令颁行后不久,各地儒生和百姓就组织义兵,揭竿而起,不仅反对断发令,也提出驱逐倭寇、为国母报仇的口号,历史上将其称为“乙未义兵”(第一次义兵运动)。义兵处决断发官吏,杀死前来镇压的日本兵,其势迅猛异常。断发令正如加在柴堆上的最后一点火星,点燃了朝鲜人民的怒火。压抑已久的反日情绪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席卷朝鲜全国,金弘集亲日内阁风雨飘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