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萧放]春节回家我们的文化物候

http://www.newdu.com 2018-02-18 《光明日报》(2018年02月 萧放 参加讨论

    我曾经在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过一本名为《春节》的小书。在题记上,我写道:“春节是中华民族天幕上的一盏明灯,它光明而温暖。”对我们来说,春节是民族情感之结,是扫清冬霾的温暖之光。
    春节回家不需要理由,就像立春时节,田鼠要从地洞里钻出一样,为的是感受春天的温暖。春节对中国人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物候,我们循时而动。春节回家,是我们的文化天性。当然,天性的养成有着漫长的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是促成我们依恋家园的温床。农业定居式的生活,让我们的先辈世代聚族而居,生死相依,生前族居,死后族葬。紧密而有秩序的生活,让我们有了发达的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文化,形成了以祭祀祖先与家人相互恩爱为主的人伦传统。
    传统的岁时祭祀是有时间性的,清明、重阳、冬至与大年,是一年四季的祭祀时间。冬春之交,人们通过虔诚祭祀沟通安身立命的天地自然、礼敬赐予子孙生命的祖先,以获取新的年度周期的生命力量。从周代岁末迎新时节祭祀祖先的腊祭,到当代年夜饭接祖先回家团年,我们切身感受到历史传承的力量。
    当代社会,在急速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因工作、学习与生活之需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离开家乡进入城市,家乡成为故乡。由于传统的巨大惯性,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漂泊感,人们并没有安心于求生活的他乡,反而因为时空的距离与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思念家乡、亲近祖先的情感越来越强烈。人们利用春节长假时间作为最佳回归时机。年前年后春运的潮起潮落,是20世纪后期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上演的文化活剧。年前回家的人流从大中城市如放射状流向乡村,一向承担巨大人口负荷的热点城市因为春节而有了难得的轻松,对回乡的人来说,也是一年难得情绪与精神歇息的良机。在家乡,人们与亲人团聚,沐浴亲情;在故里,人们祭拜祖先,慎终追远,牢固根脉意识。家乡的山水、家乡的父老妻儿,以及亡故的先人都是游子思归的情感所系。回家祭祖与团聚是春节的精神动力。“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
    春节是传统的,更是当代的。我们如何认识当代生活中的传统,如何理解传统在当代生活中的传承变化,如何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时代,传承民族文化基因,把握民族文化的现代走向,如何面对春节期间出现的非传统的新节俗,甚至反传统的多样选择……对此,我们要积极思考,包容理解。
    中华文化是一条流动的大河,虽然源远流长,但不同河段会有各自的溪流汇入,它们保障了大河的持续奔流。我们的春节应该保留传统的人伦精神核心,同时因应时代,保持开放的姿态,让民族文化长河更加波澜壮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