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竹轩,名如茂,生于1886年,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乡人习惯称他为“顾四”。原籍江苏省阜宁县,因家贫举家流落至盐城县(今属建湖县)为佃农。1901年到上海谋生,在闸北天保里附近做马路工。后来在德国人开设的飞星车行拉黄包车,靠勤俭小有积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老板回国,顾竹轩盘下了车行。1916年,他拜苏北同乡、青帮大字辈刘登阶为师,为通字辈。由于同乡观念强烈,重义气,在聚居在上海的苏北藉人士和人力车夫群体中,获得了广泛的拥护。最终成为上海青帮、黄包车业和苏北旅沪同乡会领袖,天蟾舞台老板,号称“江北大亨”,是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这位青帮大佬也与印光大师结下了香火因缘,足见菩萨度生,或密行,或显化,功德不可思议。 顾竹轩的母亲信佛念佛,但顾竹轩却不信佛,对母亲斋公斋婆的表现十分反感,因此极力反对母亲念佛。一个是黑道的风云人物,一个是天天拜佛念佛求佛保佑儿子的老太太,母子俩经常闹得不欢而散。民国十八年冬,顾的母亲去世,他回家乡安葬了母亲。顾虽然反感佛教,但是为人轻财尚义,对于赈济同乡不遗余力。他回家乡葬母之前,听说家乡这一年大旱歉收,就特地筹措了一大笔银元乘专轮带回家乡。丧事办完后,宣布放赈。凡登门求济的,孩童银元一枚(价格可抵50斤稻谷),青壮男女两枚,老人五枚,鳏寡孤独者七、八枚不等,最多的十枚。外地饥民闻讯而集,饥民船只塞满了唐湾河,直至带回银元放完为止。 母亲死后,顾竹轩对母亲的孝顺之念油然发生,不能自已,联想到母亲的死,跟自己闹矛盾有关,跟自己闹矛盾是因为母亲念佛,因此他把母亲的死迁怒于佛教,于是恶向胆边生,产生了灭佛的心。接着又想:自己在佛门外,不能破坏佛教,当走进去才方便。他一个人打定了主意,也不对他的妻子打招呼,一早就到上海北站,准备到苏州报国寺去皈依印光法师,如果皈依了,便是优婆塞,就可以达到自己从内部毁灭佛教的目的。 不过几个小时,火车就到了苏州,顾竹轩找到报国寺,走到大雄宝殿里,独自傍徨,不知道印光法师住在哪里。当时殿里有一个和尚,正在打扫地面,打量了他一下,问道: “先生可是来皈依的么?” 问话的和尚就是明道法师。顾竹轩一听之下,心里感到奇怪,随即反问道: “你如何知道我要皈依?” 明道法师说:“早晨老法师招呼过,今天有一人要来皈依,你们不要挡他,领他来!” 原来印光大师闭关之后,苏州附近以及全国各地来求皈依的人很多,为了避免过多的拜访打扰清修,就约定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为给本地人授皈依的日期,其他时间没有特别的介绍,就不授皈依。顾竹轩听了明道法师的话,不觉打了一个寒噤,心想:“这老法师还了得?我人在上海,还没有动身,他就知道了。佛法无边,我不能破坏,还是来个护持罢!”于是顾就告诉明道法师说自己确实是来求皈依的,明道法师就带他来到印光老法师的关房窗口。关房的窗子已经开着,老法师探出头来说,要想皈依三宝必须恭敬三宝。明道法师在一边提醒说,顶礼老法师。顾于是在垫子上跪下。老法师耐心地开示了皈依三宝的含义和意义。他说: “三归者,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归者归投。依者依托。如人堕海,忽有船来,即便趣向,是归投义。上船安坐,是依托义。生死为海,三宝为船。众生归依,即登彼岸。既归依佛,以佛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归依天魔外道,邪鬼邪神。既归依法,以法为师。从今日起,乃至命终,不得归依外道典籍。(法,即佛经,及修行种种法门。典籍,即经书也。)既皈依僧,以僧为师。从于今日,至命终时,不得皈依外道徒众。” 老法师接着开示:“汝既皈依佛法,当以竭诚念佛,为母回向,庶令汝母超生净土。须知佛法,以因果报应为下学上达,原始要终之道。今之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彼此相戕,以杀为乐。只图自己快意,不顾国之灭亡,民之涂炭者,皆由不知因果报应之所酿成也。” 听着老法师的话,顾氏的脸一阵白,一阵红,阴晴不定,最后心悦诚服。最后,老法师嘱咐说: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老实念佛。 临走的时候,顾竹轩到底不甘心,壮起胆子问老法师:“我还在上海,您老怎么就知道我要来皈依呢?”师时顾左右,若不经意,回答说:“我授皈依多了,早间做功课的时候,似觉得今天有人来皈依,所以嘱咐明道他们接引一下。”老法师这么遮盖,是不想让人们知其有神通,并看这魔王,如果发起魔来,佛教倒也要受影响,故略露点给他看,使他回心。 这以后,随着身份地位的日益提高,顾竹轩开始洁身自爱,社会事务能敷衍的就敷衍,不能敷衍的就以自己年老多病为由加以推脱。但对于赈济同乡一直较为热心办理,同时由于受到青帮行事中向来的“狡兔三窟”风格影响,在与国民党上层交好的同时,也支持身为共产党员的侄儿从事革命活动,多次掩护和营救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还让自己的幼子加入新四军,这为他自己留下了后路。 1949年以后,顾竹轩留在了上海。由于此前他曾经多次帮助过共产党,成为昔日上海黑社会流氓大亨中唯一未被镇压,得以善终者。1956年7月6日,顾竹轩在上海去世。 摘自:《印光法师的故事》作者:余池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