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北朝石刻壁画中粟特人物形象探析

http://www.newdu.com 2018-02-19 未知 张帅 陈梅 参加讨论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20世纪以来,在黄河流域发现近20余座粟特人的墓葬,其中数10余座墓葬中均带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石质葬具,每座石质葬具表面都雕刻了具有粟特民族风情的图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考古价值。通过梳理考古发掘的石刻壁画,来探析北朝时期入华粟特人物形象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关键词:北朝;粟特人;石质葬具;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K8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9-0023-04
     
    一、粟特人物形象产生的背景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稳定中原后,因战乱几乎停滞的丝绸之路重现繁荣,从西域来华觐见和经商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善商贾”的粟特人,是丝路上数量最多、最为精明能干的商人,有“亚洲内陆的腓尼基人”之称[[i]]。粟特指中亚阿姆河、锡尔河两河流域的城邦,今乌兹别克斯坦。粟特人是古波斯的后裔,是伊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从家乡组织商团来华经商,往来于中西方丝绸商贸之路上。久而久之他们安居中原,甚至在华为官,直至死后葬于中原[[ii]]。丝路上沿线国家和城市随处可见粟特人定居的痕迹,长安、太原、洛阳作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成为很多入华粟特人的定居点。
    粟特人在中国史籍中有“昭武九姓”、“九姓胡”等称呼。汉文史书记载早期粟特人以“昭武”为姓,后来入华粟特人均以自己所在的城邦国名为姓。如康姓,源于康居(撒马尔罕),最早见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记录的文书中,其后该地又以萨末键、飒秣建、悉万斤、康国等名称出现在汉文史书中[[iii]]。为了达成丝路贸易,粟特商人需掌握丝路沿线各类语言,在西安安伽墓出土葬具刻画中可见突厥人和粟特人把酒言欢的场景。
    近年来北朝墓葬中出土的具有西域风情的粟特石质壁画有太原虞弘墓[[iv]]、西安北郊安伽墓[[v]]、史君墓[[vi]]、康业墓[[vii]]等墓葬。这些实物资料让我们对粟特人物形象的认识更为直观,亦填补了史料的空白。
    二、石刻壁画中粟特人活动场景
    目前已发掘的粟特人葬具有10座[8],这些石质葬具或石墓门上多采用浅浮雕、阴线刻、高浮雕等多种手法雕刻图像,有的还施以彩绘贴金,异常精美奢华[9]。通过分析虞弘墓、安伽墓、吉美博物馆等石葬具上粟特人的生活场景,可以丰富我们对北朝入华粟特人物形象的认识。
    石葬具上刻画的人物等图像清晰的还原了粟特人的生活场景,主要分为宴饮乐舞、出行、狩猎、丧葬祭祀等场景[10]。
    (一)宴饮乐舞
    现存于波斯顿艺术博物馆的两块石棺图像,系安阳出土的北齐石棺床后屏左右两块。石棺上刻画着一位衣着华丽的粟特贵人,身边众人环绕,在葡萄架下饮酒作乐。左侧石雕(图一,1)“葡萄园内,左下女乐五人,前列自右至左有横吹、箜篌、琵琶、后列两人梳月牙髻。中有一男子跳胡舞,右侧六个女子头梳月牙髻,前列三人手捧礼品,右一女子手挽酒瓶。葡萄园下一木制坐床,右坐八位男士,前排男子手持来通杯作饮酒状,大床左边坐七个梳新月髻的女子,前排女子亦持酒碗。”右侧石雕(图一,2)“门内葡萄园前方四个乐人分别手持箜篌、唢呐、琵琶。葡萄架下置坐床,前方摆食物,上坐五男子,左二右三,着大翻领胡袍,戴胡帽,左侧第二人手持大酒碗,其余人持小酒碗与之对饮。”两幅图像反映了粟特人在葡萄园中庆祝自己新年的场景[11]。
    安伽墓中的夫妇宴饮图(图一,3):“中国式歇山顶挑檐亭式建筑,亭内置榻一张,……。其中男主居右,着圆领浅袍,腰束黑色缀金带,左手持高足杯,屈左腿而坐,右手伸向妻子似与其闲聊。女主居左,着圆领束胸长裙,披红色帛,双手执高足杯,盘腿而坐。亭内回廊后有七叶树,远眺群山相连,亭外右侧立一男仆,着黑色长袍,怀抱酒罐,侧身。左侧台下立两个侍女,前者绾双髻,着圆领黑红相间束胸长裙,披红帛,右手执团扇,后者挽头髻,着圆领黑红相间束胸长裙,袖手侍立。亭前一拱桥,装饰华丽。”[12]
    安伽墓后屏的右石板(图一,4)上侧部分刻画着两个民族的首领骑马相遇,热情招呼。左侧人物披发,身穿翻领白色紧身长袍,……,身后一披发侍从,身着红色长袍,右手持枪状兵器。右侧人物戴虚帽,卷发,身穿圆领红色紧身袍……,身后立两人,前者着红色圆领紧身袍,右手握剑。后者着黑色紧身袍,斜襟,领口及袖口为红色,右肘内夹刀。左侧披长发者为突厥人,也见于撒马尔罕壁画中。与之相对右侧戴虚帽的为萨保形象。石屏下侧为两人坐于室内饮酒畅谈的画面,两人身后各一位侍从[13]。马尔沙克教授认为中间站立的为萨保的儿子,因为萨保这一官职可世袭,儿子在一边跟父亲学习如何处理外交事宜。
    除此之外,在太原虞弘墓中,其后壁居中部位的石板雕绘了一副宴饮图(图二,4),一大毡帐中间有一亭台式小建筑,亭前平台上墓主夫妇作对饮状。两人面前摆满食物。主人和侍者面前有六名男子乐者,中间有一男子在跳胡腾舞[[viii]]。其次在康业墓中,围屏后壁右二下部分刻画有四位粟特人,身着圆领窄袖长衣,或披发或短发,端坐持尖角酒杯,或捧叵罗,或执细颈瓶。再有史君墓中石棺北壁右二,刻画着墓主夫妇二人坐于大回廊的穹窿顶式建筑中,周围环绕有胡人乐队。
    石质葬具上宴饮乐舞场面,反映出入华粟特聚落内部以首领为中心的普通民众载歌载舞的欢乐画面,这也反映出粟特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
    (二)出行
    安伽石棺床左屏第一、第三幅图是车马出行图。第一幅图(图一,6)上部分刻画一辆牛驾带拱形帐篷大车……。牛右边一人牵缰绳,牛左边一人双手举红色荷叶形华盖。牛前一人着圆领对襟红袍,腰系刀鞘,回顾牛车。下部有四位女性,两人骑马两人步随。这里描述的应当是粟特商人从聚落启程前往另一商贸地的情景。另一幅(图一,7)描绘了一辆装有栏杆的牛车载满货物,牛车一侧站有一驭者,回首望车,车右一马背驮有商品,马上坐有一位头戴虚帽,身穿白色圆领袍的男子,并回首对望两仆从,呈吩咐状。下半部分有七人走在拱桥上,其中左侧有三名女眷,右侧三人为主仆,中间一小孩。上部分是商队启程图,下面站有女性家眷正在为商队送行[14]。后屏第五幅(图二,2)应为墓主人任萨保时出访突厥部落,……,右披发者为突厥首领,两人间有果盘,帐外地毯上有四侍卫,有戴波斯帽有戴突厥皮帽者,下面三人背负包袱,牲口随行,作商人模样,从图中帐后的远山相连的背景看应该是萨保出访突厥,伴有商队出行,粟特人怀有政治外交使命的同时仍然做着沿途的生意[15]。
    (三)狩猎
    狩猎是粟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伽墓后屏左二是萨保宴饮和捕猎结合图(图一,5),上部分是宴饮,墓主人屈右腿手持酒杯坐于毛毯上,其后站立持佩剑和持角杯的近侍,前坐三位乐人,面向主人演奏箜篌、竖笛、火不思,下方有形体较小的卷发人围着熏炉跳舞[16]。下部绘制狩猎场景,一人头戴虚帽骑马射狮是典型的波斯国王狩猎形象,下绘一骑马猎人刺杀野猪场景,推断为萨宝和部下狩猎的场面。
    安伽墓中还有专门刻绘粟特人捕猎的场景(图二,1),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两卷发粟特人骑马射猎羚羊,下部分一人左手持缰右手挥鞭,……,另一人缓行回望追猎者,马旁狗在追逐野猪。
    (四)丧葬祭祀
    粟特人按照袄教的丧礼仪式,死后由狗吃掉,然后把剩下的骨头装入骨瓮中埋起来。目前中原内地尚未发现这种葬俗,反而多见像安伽墓这种经过与中原习俗糅合后的样子,墓葬中放入石质葬具,避免遗体沾染土地。Miho美术馆存有一套关于粟特人葬俗的丧葬图(图二,3),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中央站立一位身穿长袍的祭司,脸部下带有口罩,前面放置一火坛,进行户外奉献仪式。火坛前摆有面包和水果等,祭司后有四人,两跪两立,手持小刀剺面,祭司等人左边有七人,前面两个女子一手持包袱,后面五男子叉手站立,悲视前方,火坛前有一围栏,里面有三匹骆驼。下部分两男两女,身后三匹马,人与马朝向树的方向前进。上下两部分中间有只狗站在祭司旁边,面朝火坛,在袄教葬仪中谓“犬视”,然后由人们用马将死者驮运至树林中,这种粟特遗址在片吉肯特也发现有类似内容的丧葬壁画(图二,5)。
    图一
    1.安阳石棺园林宴饮图 2.安阳石棺园林宴饮局部图 3.安伽石棺夫妇宴饮图 4.安伽石棺萨保迎接突厥与会客图 5.安伽石棺萨宝宴饮与狩猎图 6.安伽石棺车马出行图 7.安伽石棺车马出行图
    图二
    1.安伽石棺狩猎图 2.安伽石棺萨宝出访突厥图 3. Miho藏石棺丧葬仪式图 4.虞弘石棺夫妇宴饮图 5.粟特片吉肯特壁画丧葬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