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评论 >

孤竹寻音——农耕与草原的交汇(2)

http://www.newdu.com 2018-03-20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李健民 参加讨论

    定位孤竹国考古学文化
    夏商时期,燕山地区的物质文化遗存在考古学上曾统称为夏家店下层文化。近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对夏家店下层文化及燕山地区相关考古学文化的认识也逐渐深入,学术观点更加明晰。《中国考古学·夏商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指出,夏家店下层文化分布于燕山之北。而燕山之南夏商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则为大坨头文化和围坊三期文化。故此,地处燕山南麓的孤竹国文化遗存,似不宜归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范畴。西周初年,燕国正式受封为诸侯。自此,燕山以南,今京津塘广大地区尽在燕国实际掌控之中,孤竹国已沦为燕国的附庸。
    大坨头文化和围坊三期文化皆分布于燕山南麓的京津塘地区。就年代而言,大坨头文化居前,围坊三期文化随后。两种文化相似之处在于,出土陶器皆有鬲、甗、尊、罐、钵等,均流行喇叭形铜或金耳环;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异,大坨头文化的鬲有折肩和鼓腹鬲两种,围坊三期的鬲则不见折肩者,鼓腹鬲的领部皆较高。围坊三期文化还出现了鼓腹敛口壶、敛口钵等新器形。这两种文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围坊三期墓随葬品中已见铜鼎和铜簋等礼器。
    大坨头文化与围坊三期文化内涵相近的因素清晰表明了二者之间的承袭关系,文化内涵的差异则表明围坊三期文化自身的发展,以及受到殷商文化势力强烈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在廓清燕山南麓地区大坨头文化和围坊三期文化的年代序列与承袭关系之后,上述与孤竹国文化时空范围大体相合的考古学文化性质的认定,也就基本明晰了,即大坨头文化和围坊三期文化正值孤竹国初始和兴盛期。
    北方文化因素影响深远
    大坨头文化遗址以唐山小官庄和北京房山刘李店墓葬最为典型。唐山小官庄发现的6座墓葬皆为长方形石棺墓,东西朝向。有的石棺足端外附设足箱,以放置随葬品。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其组合为鬲、尊、罐。少数墓中还出土喇叭形铜耳环。房山刘李店发现的大坨头文化墓葬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随葬品陶器组合为簋、罐,皆置于足端。二号墓中还随葬有喇叭形铜耳环和铜指环。
    北京平谷刘家河村发现的围坊三期文化墓葬虽然已遭破坏,但出土随葬品仍十分丰富,有金、铜、玉、陶、铁等器物40多件。其中,金、铜、铁器堪称瑰宝,是迄今北京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商代中晚期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工艺价值。16件青铜器中,以三羊罍、鸟柱龟鱼纹盘的工艺水平最高,堪称同时期青铜器中的杰作。此外,铜器还有方鼎、弦纹圆鼎、鬲、甗、爵、卣、斝、罍、瓿、盘、盉和当卢、人面形饰等,金器有耳环、臂钏等,玉器有柄形器、璜等,还有弥足珍贵的铁刃铜钺。该钺是采用天然陨铁,加热后锻打成薄刃,再用青铜浇铸而成的兵器,是我国最早用铁的证明。
    平谷刘家河墓葬所出青铜礼器的造型与纹饰风格,具有明显的商代中晚期青铜器的特点。如云雷纹小方鼎的形制、花纹,与郑州出土的2件大方鼎相近;弦纹鼎、鬲、甗及鸟兽鱼尾纹盘、盉的形制与湖北盘龙城李家嘴墓出土的器物基本相同;饕餮纹鼎具有郑州二里岗上层器物的特点;三羊罍与郑州白家庄二号墓所出铜罍相似;铁刃铜钺与河北藁城台西村出土的基本近同;人面纹铜饰与安阳西北岗出土的人面纹铜饰相似。与上述商文化因素伴存的,还有属于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的器物。如金臂钏和金耳环等,明显与内蒙古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同类器物相似。
    分析表明,平谷刘家河这批青铜器遗存,至少包含两种文化因素,但以中原商文化因素为主。根据该墓所出青铜礼器的总体特征,推定为商代中晚期的孤竹国文化遗存,大体属于商文化的范畴。据出土的工艺精致的金臂钏和金耳环,还有象征权力的铁刃铜钺,以及16件成组的青铜礼器分析来看,该墓的主人应是孤竹国一位握有军权的国君级人物。
    河北滦县后迁义遗址出土的青铜礼器见于报道的有3件鼎和1件簋。鼎皆为深鼓腹,双耳对称置于口沿上,三实柱足垂直附立于腹底。其中,1件鼎饰云雷纹和斜方格纹,1件鼎饰饕餮纹,另1件鼎为素面,上腹饰突凸扉棱。簋壁面满饰乳丁纹。后迁义遗址出土的鼎和簋,其形制和纹饰均具典型的殷商文化同类青铜器特征,是围坊三期文化的晚期遗存。后迁义遗址还出土了三角形援有銎铜戈,是北方草原文化受殷商文化影响而出现的青铜兵器。
    大坨头文化和围坊三期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种类丰富的陶器,具有典型的定居农耕文化特征,而喇叭形铜或金耳环,以及金臂钏和三角形援有銎戈,则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考古资料表明,农耕文化是孤竹国文化的主体,同时又受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连绵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未中断。中原自夏商之始,是中华古代文化的主流地区,其文化内涵实为多元一体聚合之大成。孤竹国文化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融合的缩影,因而在中华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