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孙正国(1972- ),男,湖北利川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民间的教学与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开发和保护,也有许多学者进行过探讨。这些讨论大多聚集于某一个点,阐释得不够全面。广西师范学院副研究员杨军发表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的一篇文章——《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可谓集前人所长,同时又有自己的调查和理论以及方法的创新。总体说来,该文内容全面,资料翔实,较好地展示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书评 一、结构合理,内容丰富 首先,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得极为合理,不仅对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研究做了一番归纳和梳理,更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文章总共分为三部分。 一是作者先介绍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让我们了解了这个研究的一个背景所在。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当下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其实不容乐观,它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随着城镇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走出了以前那种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封闭式生活,逐步融入整个经济市场之中,这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生存环境的变迁。这种变迁当然有一定的好处,它不仅使得生活更加便利,也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收入,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但它们也存着弊端,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年轻人外出打工,乡村固有的文化结构被打破,空巢化现象严重。再者,上述的生存环境的变迁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代,出现“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只在老一辈中小范围地流传,大部分年轻人一窍不通,随着老一辈的不断离开,这些传统文化可能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二是作者通过调查和文献资料的收集并结合第一部分指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化。比如,从精神方面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在经济大背景的冲击下,情势本已严峻,而作为保护主体,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和政府却并未意识到这种严峻,致使民族文化少人问津,一些文物甚至流落海外。有些地区则打着传承的旗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无序开发,一味谋取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保护工作。这些都是保护意识淡薄的体现。再者,保护主体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保护工作存在碎片化现象。比如,开发缺乏系统性,随意篡改文化,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意义的消亡。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随着前面所讲述的问题的产生,实际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竞争力在不断弱化。现代社会中,消费方式、娱乐方式在不断更新换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古朴的传统文化吸引力在不断下降。最后,作者再从决策者的角度,指出了相关法律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很多保护工作已经启动,但实际上,效力不强、数据不全面、手段缺乏标准、立法缺乏依据的现象非常普遍。 三是承接前两部分,在分析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之后,作者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解决对策。这些对策包括“遵守客观规律,树立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保护机制”“提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这四点对策实际上与前文提到的现状与问题相对应,从精神意识、保护主体、竞争力和决策者进行论证。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文中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性描述,他举了非常多的例子,这些例子的融入使得整篇文章极为生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学问、做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既避免了纸上谈兵的空谈主义,也避免了没有理论高度的实践行为。 另外,作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这一点在文中多有提及。这种大背景的考虑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市场经济的影响。在讨论过程中,作者所谈到的,不仅涉及被保护对象,更涉及保护主体,把重点放在一种能动的“人”的身上。人是诸多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创造的,保护方法、手段、措施的具体实施也要靠人来推动。所以,研究人的行为,改变人的行动,应该被放在重点讨论的位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