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寓意深刻,促人深思 可以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我们总是谈开发谈保护,但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真切地感受到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迫切性与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最具历史家珍的文化信息资源,是少数民族地区存留至今的重要见证。正是因为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才构成了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我们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当今,这项事业是极为迫切的,因为很多传统文化面临这消失的困境,会传统刺绣的人越来越少,机器作业和单调的流行元素占据了整个市场,会唱民歌、演奏民族乐器的人寥寥无几,传统节日也在流行的圣诞节、情人节的冲击下不断缩减其生存空间。如果再不行动,恐怕过不了多久,这些曾经璀璨的文化就要消亡。 要想真正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打破对成功模式的生搬硬套,结合自身特色,把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构建成熟文化产业链,深化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是有足够多的文化资源的,比如壮族的布洛陀、壮锦、绣球文化,瑶族的盘王节、瑶族刺绣、牛角乐器等,我们那么多少数民族,都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所谓文化产业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包容性的概念,历史上有着许多不同的派别,各自持有不同的理念。依据2004年国家统计局颁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标准来说,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业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根据这种定义,文化产业的范围大致包括提供文化产品(如图书、工艺品等)、文化休闲娱乐(如游览景区服务、民族地区游览服务等)和文化传播服务(如文艺表演、博物馆),这些是文化产业的主体。同时,与之相关的用品、设备和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等,也都属于文化产业的一环。 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寻找自身特色,合理定位。现今,中国旅游“同质化”现象很严重,不管走到哪里,到处都打着“特色村寨”的旗号在吸引游客,但真正去了会发现,每个古镇基本都一个样。所谓的特色村寨里贩卖的文化产品,也和其他无数地方的特色村寨没有多大区别。这就是文化资源开发失败的一个例子,生搬硬套别的地方的模式不仅难以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更使得非物质文化遭受巨大的损坏。真正意义层面的文化产业,必须寻找到自身的特色,拒绝“抄袭”,合理地定位自己。 第二,适度创新。当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难免对一些文化传承的方式或者手段、载体进行创新,这是允许的。但传统文化最核心、内涵的东西是不能变的,否则就会出现作者在文中中描述的的情况。 第三,吸引外来资金,构建文化产业链。文化产业要较为长久地发展下去,必然需要构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一开始的策划,到宣传,到特色文化的表演,再到文化创意产品的涉及与生产,生产后产品的销售渠道……这些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多时候,还要借助新兴媒体的传播。比如,北京故宫淘宝团队,以故宫元素为素材,创造出一系列有意思的、融和了故宫元素的文化产品。这些产品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但在内涵上依旧保留了传统精神,并借助淘宝、微信、微博等媒体的推广与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只有把完整的产业链构建起来,才能真正地让整个文化产业动起来。 第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产业结构与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和优惠政策,推进文化产业优先、快速发展。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扩大文化消费群体,刺激文化性消费,把消费层结构引导到第三产业来。加快建立产业集群,推进文化企业和其他各界的互动,让文化资源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多元推广、销售渠道,催生更有竞争力、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最后,要注重对文化和产业人才和培养和引进,人才资源才是第一资源,只有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才能让文化产业“后继有人”且不断深化发展。 中国不比其他国家,中国实际的情况复杂得多。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十几亿人口、56个各不相同的民族。每个地方的情况都如此不同。而我们所秉持的开发“乡村”的模式,发展到今天,出现了许多问题,早就到了必须对它进行修正的时候。把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建设文化产业链,深化产业发展模式,这是一条城镇化的新道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进行城镇化变革,不应该只走单一的工业开发、廉价劳动力输送等模式,更重要的是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总之,保护并不意味着不开发,而是要在反思现有“成功模式”的前提下,将保护与开发二者相结合,同步进行,完善地方文化产业,走出一条符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也是作者所期许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