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孙正国:注重保护 合理开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究》书评(2)

http://www.newdu.com 2018-04-12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孙正国 参加讨论

    二、观点聚焦,重点突出
    这篇文章的重点有两个,一个聚焦在“少数民族地区”,另一个聚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更代表着他们独特的身份、历史传承和民族精神。文化遗产首先是民族的,接着才能上升到世界的高度,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何谓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必须先弄清楚的问题,就像“文化”的概念一样,天天在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它真正的内涵。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指的是:少数民族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产品和文化场所。其包括了少数民族的口头传说和表述,亦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少数民族的传统表演艺术,少数民族的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这包括少数民族的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技能、少数民族的文化空间等。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深深植根于它们的历史土壤之中,这种非物质文化,也成为反映他们自身的过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
    我们在谈保护,并不是意味着不能进行开发。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不可割裂的整体。城镇化、城市化是大势所趋,难以避免。我们在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的同时,也在思考,应该怎么有效地开发这种资源。特别是对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一旦掌握资源,开发成功,能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凤凰古城,作为中国较早开发的古镇之一,它不仅让整个古镇的居民有所收入,带动了整个湘西文化产业链的发展,更成为一种古镇开发的“模式”。
    所以,我们之所以着重讨论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因为它们存在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意图把这种文化遗产和现代经济相结合,使它能产生经济效益、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这是开发的初衷。但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该文中提到的那些。因此,我们不得不放慢脚步,停下来思考一下,一味强调乡村发展,强调乡村都市化、城镇化,而忽视了其他因素是否是正确的?
    实际上,这种偏差之所以会产生,大部分来源于人们对经济发达地区成功模式的过度借鉴,比如珠三角,城市化进程速度极快、经济效益产生速度快,不少城市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乡村一跃成为国际性都市,比如深圳。这种快速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得其他地方纷纷效仿,努力开发一切能调动的资源,只为了发展经济。诚然,深圳从一个海边的小渔村发展为潜力巨大的现代化大都市有它的成功所在,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其传统文化几乎在发展中消失殆尽,徒留现代工业文化。再者,它的区位优势极为明显,临近香港、澳门,可以吸引投资、建立资本市场,且其沿海交通网络发达,是国家改革试验的先行点,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所以,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是缺乏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并不能一味追求以牺牲生态、传统文化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如果说,我们及时来修正这种偏差,争取在正确的道路上,把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必须对这种纯粹追求经济的模式进行反思。事实上,现在的珠三角也在进行反思。在现代的发展策略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更强调一种生态性的发展,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极为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