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进食器,在古代被称为“匕”、“匙”。匕是餐勺在古代中国的通用称呼,秦汉以后的文献中,餐勺均以匕为通称。汉代时已开始称匕为匙,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匙,匕也”;扬雄《方言》记载:“匕谓之匙”。这表明在古代中国,匕与匙的名称是能够互换的,但比较而言,匕的使用更为广泛一些。在现代,餐勺则不再被称为“匕”,人们通常把餐勺称为勺子、饭勺、瓢羹等等。 中国古代餐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农耕出现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餐勺大都以兽骨为主要制作材料,形状常见匕形和勺形两种。匕形勺为扁平长条形,末端磨有薄利的刃口;勺形的窄柄有平勺,制作较为讲究。两种勺表面磨制都很光滑,用于取食的一端往往还磨出刃口。很多餐勺在柄端都穿有一系绳的小孔,便于携带。①在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骨勺出土,如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等。除了骨勺之外,浙江省良渚文化瑶山遗址和安徽省含山凌家滩遗址都出土了玉勺,形制与现代的餐勺相似。 圆雕鸟形象牙匕,长15.8厘米,宽3.4厘米,厚0.8厘米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② 双鸟纹骨匕,长14.5厘米,宽3.4厘米 1973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③ 骨匙,长13厘米,匙身宽3.5厘米,柄宽1厘米,厚0.2厘米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④ 白玉匙,宽1.84~3.52厘米,厚0.47厘米 良渚文化瑶山遗址M12出土⑤ 玉勺,长16.5厘米,柄长10厘米,勺池宽2.8厘米 凌家滩遗址出土⑥ 餐勺的出现,与古人的进食方式息息相关。中国新石器时代农作物品种主要是水稻和粟,分别适宜于湿润的南方和干旱的北方种植。这两种谷物的烹饪比较简单,人们可以直接粒食,用炊具加上水,煮成粥饭即可食用。面对热气腾腾的粥饭,尤其是半流质的米粥,人们不方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助器具食用。刚开始,人们可能随手捡来兽骨骨片或蚌壳,不经修整就用它进食粥饭了。后来,人们不再满意骨片参差不齐的自然状态,于是开始对其进行加工,真正意义上的餐勺就被制作出来了,餐勺从此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进食器,陪伴了人们数千年。史前广泛的粒食传统,特别是粥食方式的确立,使餐勺的出现成为必然的事情。 新石器时代制作餐勺的主要材料是兽骨,进入青铜时代后,逐渐以青铜作为制作材料。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工艺水平的逐渐提高,餐勺的材质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使用兽骨,转而使用青铜、金银、漆木、陶瓷等制作材料。此外,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器物的实用和美观,餐勺也变得更实用、更精致了。餐勺的出现,不仅为人们进食谷物提供了一种手段,更促进了人们对饮食器具的不断改进、追求,进而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 铜鬲,战国中晚期,通高11.4厘米,口径15.3厘米,腹径15.5厘米 铜匕,战国中晚期,通长26.3厘米,宽4.6厘米 2002年湖北省枣阳市九连墩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金盏及镂空金勺,战国,金盏通高10.7厘米,口径15.1厘米,足高0.7厘米 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彩绘云凤纹漆匕,秦,长20.5厘米,匕宽4.4厘米 1977年云梦睡虎地33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黄地粉彩万寿无疆羹匙,清同治,长16.5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参考资料: ①王仁湘:《味无味:餐桌上的历史风景》,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7页。 ②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文化精粹》,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③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文化精粹》,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④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文化精粹》,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61页。 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瑶山》,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87页,彩图616。 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田野考古发掘报告之一》,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56页,彩版二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