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正确理解认识中国民族国情和民族关系的重要理论。这一理论经过费孝通教授1988 年的系统阐发,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重要共识,并被中央所采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 年9 月28—29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中华民族从“多元一体格局”提升到“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中国民族现象的新表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新时期做好团结工作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遵循。宁夏回族自治区近年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践探索,对理解认识当代中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一、宁夏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实践探索与主要特色 ( 一) 高度重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把它作为引领宁夏经济社会进步的总抓手。 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是全国5 个自治区中最小的,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规模也不大。宁夏不仅回族人口比例比较高,而且对全国回族乃至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民族宗教工作在宁夏具有战略和全局意义。 宁夏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时刻绷紧民族宗教工作这根弦,强化责任担当,建立健全具有宁夏特点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区,是宁夏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实践载体。宁夏的民族关系主要是回汉关系,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回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与此同时,当地伊斯兰教的中国化特色鲜明,不论是体现清真寺的多元包容,还是“回汉一家”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都充分体现了回汉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交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宁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回汉关系良好,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和谐相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观念深入人心,涌现了一批批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 ( 二) 以“两个共同”为引领,逐步形成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的宁夏特色 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形成了以“五抓”为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模式。一抓组织领导,二抓发展要务,三抓教育引导,四抓载体创新,五抓干部培养。 正确处理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把民族因素作为促进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宁夏在处理稳定与发展问题的关系方面,更大的精力、出发点与着眼点都是放在发展问题上。宁夏在发展方面甚至把民族宗教资源作为发展的依托。我们感受到,宁夏充分开发利用民族因素、民族文化、宗教因素的积极面,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作为有价值的资源去打造。充分利用民族宗教资源,把它作为发展可资利用的要素,成为宁夏发展方面的一大特色。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为导向,立足实际谋发展,形成了持续性强、特色鲜明的宁夏脱贫之路、教育发展之路。宁夏脱贫攻坚具有鲜明特色,是把劳动力转移到搬迁后的产业上去就业,使移民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在抓脱贫攻坚的同时,宁夏利用区位生态优势,通过引进产业进园区、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推进城镇化,争取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积极打造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提升振兴宁夏经济、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能力。 宁夏特别重视教育,重视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培养各级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