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張家山247號漢墓遣策札記二則

http://www.newdu.com 2018-05-14 武汉大学简帛网 雷海龍 参加讨论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一、釋“墨杯”

    張家山247號漢墓遣策第35、37號簡,整理者釋文作:
    〼矢九    畫杯七    丿35
    矛一      枚杯七    丿37
    整理者對“枚杯”注釋説:枚,馬檛。杯,疑讀爲“棓”,大杖。或説“枚”字爲“杖”字之誤。[1]
    田河先生認爲:從圖版看,首字左邊所從分明是“手”,右邊所從似爲“反”,當釋爲“扳”。“扳杯”應與下文“畫杯”屬同類之器。“杯”是漢晉遣册中屢見之器,同一份遣册常記録多種杯,如:高臺十八號漢墓丁號木牘有“髹杯”、“畫杯”;鳳凰山八號漢墓遣册有“黑杯”、“赤杯”、“醬杯”;馬王堆三號漢墓遣册有“幸食杯”、“幸酒杯”等等,皆指隨葬之耳杯之類。[2]後於2010年正式發表的《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遣册補正》一文中放棄釋“扳”的意見,其餘意見保留。
    毛靜先生認爲:第三字原簡字形作,第四字原簡字形作,兩字左邊部分字形不一樣,所以第三字不從“木”旁,當爲“手”旁。“扳杯”的意思則可從田説[3],爲一種耳杯的名稱。[4]
    “枚杯”二字《報告》圖版作:
    

    比對此二字,很明顯,前一字的左旁非“木”,右旁爲“攵”,當釋爲“牧”。漢簡“牧”字字形可參看:
二年律令433 二年律令422 居延漢簡505.35 居延漢簡387.16 居延新簡EPF22:43

    “牧杯”當即“墨杯”。牧、墨均爲明母職部字,音同。黄帝之臣“力牧”,敦煌漢簡中作“力墨”,馬王堆帛書《十六經》多處作“力黑”:
    ·黄帝問力墨曰:官毋門者何也?□□〼    敦2069
    〼□已不聞者,何也?力墨對曰:官    敦2103
    【■黄帝】令力黑浸行伏匿……    《十六經·觀》3下/80下
    墨,《説文·土部》“墨,書墨也。从土从黑,黑亦聲。”墨杯即黑杯。“墨杯”、“黑杯”於漢代遣策中多見。如:
    黑杯廿    鳳凰山8號漢墓簡109
    黑杯十五隻(雙)   鳳凰山9號漢墓簡27
    黑杯五    鳳凰山10號漢墓牘1A4
    黑杯卅    鳳凰山168號漢墓簡31
    黑杯十    蕭家草場26號漢墓簡8
    墨桮(杯)廿枚    鳳凰山167號漢墓簡28
    漢代遣策中亦較多地記有“杯”。如:
    (漆)杯二百    長沙望城坡西漢漁陽墓木楬B:8
    (漆)桮(杯)十    雲夢大墳頭1號漢墓木牘B肆
    (漆)杯二雙一奇    荆州高臺18號漢墓木牘35-丁貳
    單用之“漆”通常指“黑漆”。牧杯、墨杯、黑杯、杯,均指通體塗黑漆的耳杯。張家山247號漢墓的發掘簡報未公佈墓中所出耳杯的圖片。我們可在大墳頭1號漢墓中找到與簡文所記“桮(杯)十”的“杯”具體樣式如下:
    

    (圖片採自:譚維四主編:《湖北出土文物精華》,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6頁)

     
二、簡15+41綴合

    簡15、41整理者釋文作:
    〼一筩,有匕。    □史先笥一〼[5]15
    〼合。    丿    〼41
    將簡41與簡15綴合,可得到下面這張綴合局部圖:
    

    二簡紋路相合,寬度一致,綴合處可復原“合”字,參簡22的“合”字。綴合後,簡15+41第二欄的釋文作:
    □史先笥一合。    丿   〼
    “×笥一合”於遣策中常見
    計﹦笥一合   鳳凰山168號漢墓簡59
    大笥一合   鳳凰山168號漢墓簡60
    肉﹦笥一合   鳳凰山168號漢墓簡61
    竹笥一合    蕭家草場26號漢墓簡30
    笥有蓋,可扣合,故可用量詞“合(盒)”。
     
[1]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2006年5月,第304、305頁;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第190、191頁。
    [2] 田河:《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遣册釋文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2008年10月21日。《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遣册補正》,《社會科學戰綫》2010年第11期,第89頁。
    [3] 海龍引按:指田河先生2008年網絡稿中的意見。
    [4] 毛靜:《漢墓遣策校注》,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張顯成),2011年4月,第25頁。
    [5] 先,整理者原釋光,何有祖先生改釋“先”,廣瀨薰雄先生從之。又,郭永秉先生認爲“史”前似有殘文,廣瀨薰雄先生從之。參看:[日]廣瀨薰雄:《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遣策释文考释商榷》,第372頁脚注④。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5月12日07:3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