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出版的《地灣漢簡》收入了一封書信86EDT7:1(文后附圖),其文為: 李翕李業任況楊鴻叩頭言 成卿孟卿坐前頃起居人馬毋它害閒者虜從南方北追□ 毋它掾尉卿寧當來北耶願札記告令知之二卿當何 時來北諸事長毋累郵書將爲兄且自愛慎出入 86EDT7:1A 南來□□急願以記書相聞記單路不一┛二…… 人受記願爲謝官中諸人叩=頭= 86EDT7:1B 按簡牘書信命名慣例,應命名爲《李翕李業任況楊鴻與成卿孟卿書》,因致信人較多,爲簡明起見,或可暫定名爲《與成卿孟卿書》。今擬改釋、補釋幾字。 一、“害”或爲“𠲘(善)” 此字簡文作 ![]() ![]() ![]() 車融叩頭白之叩=頭=謹因使再拜白 王士執事善毋恙頃久闊不相見起居毋它善前所哀 73EJF3∶333A 該例中“善”寫作 ![]() 二、“追”當爲“過”[i] 此字簡文作 ![]() ![]() ![]() ![]() ![]() ![]() 三、補釋“幸” “過”下一字未釋,簡文作 ![]() ![]() ![]() 四、“兄”當爲“見” ![]() ![]() ![]() ![]() “爲見”的詞例在漢簡書信中也偶見,如居延新簡EPT2:5B:建昨莫所白欲歸事,豈肯白之乎?爲見,不一=二=。 五、“愛”或爲“憐” 該簡釋作“愛”的 ![]() ![]() ![]() ![]() ![]() ![]() 六、“南來”改釋“南方” 原釋“南來”的兩字或仍爲簡正面出現的“南方”(見附圖): ![]() ![]() 釋作“來”的字其上明顯為點畫,不是出頭的豎筆。 七、擬釋“緩” “急”前簡焦黑,似有焚燒痕跡?但黑印之外無旁溢出之筆畫,從間距看也似乎只有一字未釋,並非兩字。據文意推之,缺字或可擬補爲“緩”字。“緩急”在漢時文獻和書信中常見: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一旦有緩急,寧足恃乎。” 肩水金關漢簡73EJT30:27A+T26:21A《轉與幼卿書》:“□聞轉丈人緩急不轉聞幼卿來至都倉□□□□留迫……緩急以記齎楊子游令轉聞丈人教急 轉幸甚寒時幸近” 且“緩急”常與“聞”“相問”等連用,表示致信人詢問并希望被告知受信人等的近況。 八、單,或通“憚” 單,或通“憚”,有“畏惧”之義。《荀子·宥坐》:“若不可,廢不能以單之。”王先谦《集解》引卢文弨曰:“《家語·始誅篇》作‘又不可,而後以威憚之’……元刻作‘或爲憚’,與《家語》同。” 經過以上初步校讀,嘗試補釋和改釋了幾個字,現整理斷讀如下: 李翕、李業、任況、楊鴻叩頭言成卿、孟卿坐前:頃起居人馬毋它?善!閒者,虜從南方北過,幸毋它。掾、尉卿寧當來北耶?願札記告,令知之:二卿當何時來北?諸事長,毋累郵書,將爲見。且自憐,慎出入。(86EDT7:1A)南方□(緩?)急願以記書相聞。記單(憚)路,不一一二二。……人。受記,願爲謝官中諸人。叩頭叩頭。(86EDT7:1B) 這封書信的版式是漢代典型的私人書信,但因其致信人爲四人,受信人爲兩人,故在私人書信中較之又顯特殊。致信人李翕、李業、任況、楊鴻或爲戍守肩水候官(地灣)以北邊塞的吏員,受信人當爲肩水候官掾和塞尉,即成卿、孟卿,雙方關係似乎比較親密,可能是平級友人。書信的主要目的是打聽掾和尉卿什麼時候到北邊。邊塞寂寥、吏卒生活單調,我們從中或許可以體會到邊疆吏卒盼友人相見的殷切心情…… 主要參考文獻: [1]甘肅簡牘博物館等編:《地灣漢簡》,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 [2]甘肅簡牘保護研究中心等編:《肩水金關漢簡》,上海:中西書局2011—2016年。 [3] 張德芳主編《居延新簡集釋》,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16年。 附圖 ![]() [i] 此字改釋多承李迎春、馬智全二先生提示,敬致謝意!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8年6月6日21:1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