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盗火——释读赫西俄德《神谱》中的奠基神话(4)

http://www.newdu.com 2018-06-09 《江海学刊》 吴晓群 参加讨论

    普罗米修斯形象的演变及问题
    从以上紧扣文本的解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赫西俄德《神谱》中的“普罗米修斯神话”讲述的是诸神间的故事,而故事中的两位主角,一位是众神之王宙斯,另一位则是原先并不起眼的古老的提坦巨神之一普罗米修斯。诗人从头讲起:“事情是这样:当初神灵和凡人在墨科涅发生争执……”(《神谱》第535行)(24)可见,这是他所要描述的神人分离的开端。宙斯与普罗米修斯之间的冲突都是围绕这种分离的加剧而展开的,一系列的奠基神话就是在叙述诸神间的行为和互动中,为人神间的关系和秩序确立一种范式。所谓普罗米修斯的大无畏牺牲与革命性胜利并不存在于古人的心目之中,宙斯才是真正的胜利者,也是正义和秩序的维护者。
    但在后世的历次解读之中,普罗米修斯却变成了人类的解放者,而宙斯则成为了暴君的典型。这一转变是如何完成的呢?我们知道,有关普罗米修斯的故事除了赫西俄德的讲述之外,在他之后,埃斯库罗斯、柏拉图、琉善等人又做了进一步的演绎,后世更有马克思、尼采等大思想家对其展开深入阐发,此外还有歌德、雪莱、拜伦等大文学家的精彩重述。
    对于普罗米修斯文学形象最早的改编是存在于埃斯库罗斯的三联剧《普罗米修斯》之中。其中完整保留于世的只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其他两部《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仅有残篇留传下来。从中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宙斯的形象从独断暴戾到开明宽容,这表明他从一个自然神向社会神的转变;而另一方面普罗米修斯则表现得更加勇敢,绝不屈服于宙斯,因此他被一直挂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于是他的形象就定格在“永远的受难者”上,也就成为了永远的英雄形象。(25)18世纪以后,对普罗米修斯文学形象的再塑主要归功于三位诗人:歌德曾创作过《普罗米修斯》一剧,虽未能完成,但在流传下来的片段中,我们看到普罗米修斯被塑造成一个人类的伟大创造者形象。(26)拜伦早年曾翻译过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片段,在他各个时期的诗篇中,普罗米修斯的名字先后出现过17次,1816年拜伦创作了短诗《普罗米修斯》,在其中,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敢于抗争,并最终打破枷锁的英雄。(27)而最为突出的应当是1819年雪莱在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所创作的主人公形象,这个普罗米修斯因盗天火给人类而被绑缚在山崖之上,过了3000年才重获自由,于是一个新的宇宙诞生,而普罗米修斯则成为了一位敢于推翻神界暴君的浪漫主义英雄。(28)
    对于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的内涵重新加以诠释同样源于希腊古典时代,柏拉图在《普罗泰戈拉篇》一书中借普罗米修斯故事为普罗泰戈拉用于说明政治技艺及美德是可以传授的。不过,对这一形象进行了近代式释读且最具冲击力的是两位大思想家:一位是马克思,他宣称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是自己最喜爱的希腊悲剧,每年都会重读一遍,并在其博士论文序言的最后一句话中将普罗米修斯称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29)。自此,普罗米修斯完成了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神上升为一个崇高的殉道者的认知过程。另一位是尼采,他在《悲剧的诞生》中论及普罗米修斯这一形象。在尼采看来,普罗米修斯是一个集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于一身的人物,他还进一步将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与《圣经》的原罪故事对立起来,视其为雅利安民族的精神财产。(30)由此,在西方思想史上,普罗米修斯的形象就彻底转变成了一个以智慧来为人类谋求美好事物的文化英雄,然而又由于他不节制的智慧和过度的同情,导致了本身的受困———为追求美好事物而主动犯罪,因伟大而毁灭。
    可见,从古代到现代,故事在流传之中,不仅是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性格和命运不断被重塑,而且普罗米修斯神话内涵和意义更是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其中文学性的流变还不是重点,关键在于对普罗米修斯故事的哲学式重讲和阐释及其折射出的普罗米修斯精神原型的象征意义才是值得关注的。换言之,数千年后,普罗米修斯的叛逆行为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人遗忘,众神之王对他的惩罚也变成了成就其伟大的途径,对普罗米修斯形象的解读越来越摆脱神话的语境,而成为某种类型的人和典范的代表。如果说赫西俄德的神话是为了从根本上确立神与人的分离,最初文本中的普罗米修斯必须要有以宙斯为代表的制约原则来加以限制以达到平衡的话,那么,现代人思想中的普罗米修斯意象则更纯粹地变成了一个反抗暴君、具有民主精神的古代英雄,宙斯则仅仅是一个起衬托作用的反派人物。
    自此,对普罗米修斯神话的不同解读渐成西方神话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各种神话理论及方法层出不穷。远的不谈,仅以上世纪80年代的法国学术界为例,1986年里尔大学以阅读《神谱》与《工作与时日》为主要内容专门创办了博士生班,三年后该校联合美国的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瑞士的洛桑大学和意大利的比撒古典语文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举办巡回研讨会,集中研读赫西俄德的作品。(31)
    关于普罗米修斯形象的嬗变,在中文学术界中也有不少研究,专题论文就有相当数量,但总体看来,阐发意义的多,分析文本的少(32),这是由不同的学术诉求、问题意识以及方法论所决定的,没有高下之别,同时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论述逻辑和解读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